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强化班级文化建设 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 蒋雪琴 李小姣 饶 兰 郭 琦 赵 晶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积极有效地班级文化建设所形成的“软教育”环境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建立班级符号、制定班级文化、制定管理制度和构建和谐人际四种有效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班级文化建设;强化;发展;有效
  学生心理健康是否能得到有效培养和发展除了“硬教育”也需要“软环境”,前者是实实在在的有针对性的解决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培养和教育,后者就是学生所处环境的潜移默化受到的影响。我们常说环境育人,其实良好环境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学生常处的班级文化所形成的环境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更大得惊人。这几年我们以“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为主题专门对此进行了探索实践,积极探寻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径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既丰富了班级文化内涵又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班级管理、学生情操陶冶、文化认同等方面都收到显著实效。下面,我们聊聊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班级符号,塑造学生班级认同感
  班级符号是一个特定班级所独立的精神依托,包括班训、班歌、班微、班旗和口号等“五大件儿”,是学生对班级大家庭的精神向往。一个班的学生是否具有该班级所具的精气神,从班级符号的建立情况就可反映出来。对于一个特定班级,其班训、班歌、班微、班旗以及口号的出现都是根据班级同学集体商议创作的产物,体现了大多数学生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如“口号”“我进步我快乐”就反映了该班级以追求成功,不断进步为快乐。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班级口号或价值观时,应考虑到班情实际和同学的具体条件,并征求大多数同学的意见而集思广议。在小学,正是一个孩子的价值观念的萌芽期,老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班级的价值判断来衡量他们的行为。只有这种观念确定了,他们在认知事物或班规执行时才会正确对待,不在心理上留下“对我不公”“对我有意见”等错误认知或产生思想包袱。对于班级符号或价值观的提源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提取出符合他们自身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这对于促进他们对班级认同感有着良好的时效性。
  二、制定班级文化,塑造鲜明班级形象
  班级环境育人主要就是指文化育人。班级形象是指一个班级在别人眼中的主观感受,虽然潜在的,但可以通过学生表现可以清楚的看到或体验到,因此,有人说班级文化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班级文化虽然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但外在表现的形式是多样的,最明显地除了上面所说的“五大件儿”外还有外在显露的各类标语,悬挂在教室墙壁上的宣传画等都体现了班级文化的某种特质。对于隐性的,就只有从学生整体上的言行举止去分析,从学生对人、对事物的态度、观点上去分析。更多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看到,学生集体性努力,学风浓,课堂上课都能钻研听课,同学之间的探讨交流氛围异常浓烈,作业都工工整整。这些同样属于班级文化范畴。在班级中,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班主任还经常组织班内的德育实践活动,并在不同的场合中要求学生把本班班徽、班旗、班歌、班徽等精神象征物展现在别人眼前,让学生清楚了解,给人良好印象。另外,班上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文化交流,如知识竞赛、文娱晚会、运动会等等。学生越多,学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这样的班级形象也就越好,更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制定管理制度,构建民主和谐的班风
  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造成因素中,不和谐班风所造成的不愉悦班级占着很大比重。根据这一结论我们应强化管理制度建设,使班级在制度作用下进行到有效运转的圏子中。现行“00后”或“10后”小学生我行我素极多,如果没有制定管理制度来确保运转,那制度就是摆设无实际意义。没有制度作保障的班级环境自然也就没有良好的班风了。因此,强化心理健康发展的氛围营造我们应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力求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和文明的班级环境。各个班级应该逐渐建立起以班干部为监督主体以及奖励和惩罚的公开制度。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公道意识和团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只有当同学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才会真心诚意地关心和热爱这个班集体,才会在班级管理建设的过程中有着良好心理去实施制度管理和认真积极的学习。
  四、构建和谐人际,创设团结友善班集体
  团结互助的班集体是每个学生的向往,是一个有温暖的大家庭。但是这样的班集体需要每个学生热爱和并心去营造,把团队事务作为自己的应扛之任,不论哪项活动,只有班级需要,我都会义不容辞。有了冲突,要相互理解,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不要太过矫情,太过自私。和谐的关系要求所有人都有谅解与宽容之心,要想搞好关系,必须要怀揣着小事化了的态度。良好的人际交往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具有很强的作用,因此,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团队就显得尤为关键。作为班主任或德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创建中,使班级人文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更好服务。
  当然,在促进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多有效策略。作为此项工作的担当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学生一道,共同扛起建构、和促进大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软教育”环境下得到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惠及和培养。
  参考文献:
  [1]贺广明,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整体优化德育环境[J].学园,2010年。
  [2]吴群艳,浅析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J].高考,2018年。
  注:本文系广安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广市教所[2021]75号)
  • 【发布时间】2022/8/15 10:09:35
  • 【点击频次】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