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作者】 陈学敏

【机构】 江油市新兴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们的重心,不管是教学计算方法,还是教学解决问题,学生的计算问题一直是老师和学生重点关注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计算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四则运算,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恰当的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使计算简便。在这样的计算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灵活性。同时计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专心,严格细致的学习态度,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计算仔细,书写工整和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就显得异常重要。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就感到很困惑,觉得非常简单的知识学生学起来却感到很困难,总是没能达到老师自己想要的效果。为了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把计算教学融于情境创设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我们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激起对计算的兴趣。主题图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仔细斟酌教材中的主题图。当教材中的主题图不吻合学生生活实际时,教师要灵活进行处理,如在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整堂课中,我都以学生的实际材料作为数学学习的情景,通过秋游前的准备,乘车到旅游区游玩等一系列环节,把整堂课自然的串成一个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计算教学。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多么喜欢这样的课堂。此时,创设问题情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可见,创设问题情景是计算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理解算理,灵活变通,举一反三
  在计算教学中,必须注意算理的剖析,引导学生依据算理理解算法,掌握算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促进运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比如一年级时,要想学生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就需要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不会算或者不能正确计算就说明他对数的组成还没理解透彻。缺乏灵活变通或举一反三的能力。三年级时,在进行360÷6这样的例题教学时,很多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是60,算法就是先将360看成360除以6之后再在结果上加上一个0。这种算法固然结果是正确的,但是从算理上来看未必正确,应该让学生明白把360看成36的算法在算理上是不可取的,因为将360看做36,未必就真成了36。而是将360看成是36个10,用每个36除6,得到6个+,6个十就是60。这样在之后的教学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是对就知识的一种巩固和提高。另外,通过对各种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在以后更深入的学习中可以对计算方法进行适时的优化。我们还可以通过学具操作理解算理,比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当教师计数器演示8+5=?的算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学具8和2凑成10,因此把5分成2和3。得到8+5=13甚至更多的想法。这样通过操作交流,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夯实基础,强化基础知识掌握和口算训练
  计算题的解答首先须考虑的是如何运用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公式等,能否理解与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直接影响到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如四则混合运算,就应当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如92+7x(1-05),学生就应当了解到先乘除后加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等相关运算法则,才能确保计算不出现差错。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基础知识就更加丰富了,计算教学就更应当注意不可急于求成,要从已学的基础知识出发,进行迁移训练。又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就应当从加法、分数单位意义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单位不同,是否可以直接相加?进而指导学生运用通分知识、化异为同,将问题转化为已学习的同分母分数加法中去。口算训练也大致如此。口算作为计算能力的基础,是仅依靠思维计算,快速得出计算结果的数学技能。口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畴,对于学生记忆力、注意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均有直接作用。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上,教师尤其应坚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的教学原则。如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表等都应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对于学生口算方法的长期熟悉和巩固,教师要适时地推动学生将计算方法的熟练程度转化为基本数学技能,增强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四、应用知识,巩固内化
  通过猜想、验证、归纳,新知初步建模后,还需要对新知进行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和原有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松中,以利于更好的迁移和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两位数乘位数”新课结束后,首先我进行了必要的课堂练习和定数量的书面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适当的综合引深,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使新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
  总之,计算教学是数学课堂中的重中之重,它在数学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进行计算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合理,富有趣味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去发现算理。对于易错点要及时给予纠正,并及时给予评价,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持之以恒,孩子的计算能力一定可以得到逐步提升。
  • 【发布时间】2025/6/19 14:50:21
  • 【点击频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