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

 

【作者】 梁淑萍

【机构】 湖北省襄阳市双沟镇双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作业是巩固知识最好的方法,但每個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满足和满足的心理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分层评价
  家庭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巩固和深化知识,有利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性人才的发展。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作用,也是数学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
  一、作业内容有层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不能“一刀切”而应该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我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中等生可选择★★、稍差生可选择★。例如,在二年级下册学完《解决问题》后,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小明今年11岁,比爸爸小28岁,爸爸今年几岁?★★、小明今年11岁,比爸爸小28岁,今年爸爸和小明共几岁?★★★、小明今年11岁,爸爸39岁。当小明34时,爸爸几岁?此种作业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分层作业设计的措施
  发展性教育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我们要正视并合理地利用差异这种资源,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作业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分层作业是把过去统一的作业改为有阶梯式的三类作业:辅差作业、提升作业、培优作业,有时候也可以对学生布置同样内容的作业,但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一样。
  辅差作业:基础性习题,在设计时,紧扣教材的重点,注重双基的训练,习题简单,着重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让学困生能很容易完成,让学困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热情。
  提升作业:提升性习题,不仅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训练,还要求有提高能力的训练,使中等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进步,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原动力,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作业的扩展内容将所学知识向生活延伸、丰富。
  培优作业:拓展性习题,是在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知识的加深和知识面的拓展,以研究性作业为主。作业设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还能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横向联系,让学生挑战自我,得到成功的满足感。基础性习题,要求所有学生会解决;提升性习题,供中等学生完成;拓展性习题,因为难度较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开发智力,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里展示能力,收获学习的喜悦。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基础性习题、提升性习题、拓展性习题三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由地选择作业。基础题:小明生日那天,妈妈送他一个生日礼盒,已知礼盒的长、宽、高分别是40厘米、30厘米、10厘米。请问制作这个礼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如果礼盒的厚度忽略不计,那么礼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提升题:用2厘米厚的木板做一个长方体箱子。箱子长67厘米,宽45厘米,高78厘米。这个箱子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拓展题:一个长方体纸箱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这个纸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基础题紧扣简单的基础知识,只要掌握了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所有学生都能轻易解决。而后两个问题稍有些难度,需要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各条件之间的联系才能解决。因此,不要求所有学生完成,而是结合自己的自身水平有选择地完成。分层作业的内容步步提升,由基本到灵活,调动学生做题的积极性,也便于学生通过作业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学生完成分层作业以后,让学生在作业的最后自己总结当天的知识点,并对自己解题的方法进行简单评价,积累解题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优生带动学困生“每日一练”,不同层次的学生收获不同的感受。得体、得法、得力的分层练习,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高一层次的作业,对于他们每一次大胆的尝试都给予赞赏,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三、作业量分层
  由于学生的智商有高低之分,他们的学习水平也存在高低之分,所以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要因人而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选做不同的作业,改变以往教学中的统一作业为自主性作业,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自由选择作业内容和数量,作业设计要尽量引起学生的兴趣。
  总之,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除基础练习外,教师还需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拓展性作业,他们可做可不做;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扩大他们的作业量,让他们能够吃得饱,以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样,作业设计因人而异,全面兼顾,因学生特点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自主性,不但使学生易于接受,而且也能使他们认识到作业对他们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采用分层作业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教学内容,明确设计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分层作业模式,以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 【发布时间】2025/6/19 14:46:30
  • 【点击频次】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