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探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应用

 

【作者】 李 丹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应用探究式教学需要我们精心选择探究内容,精心设计探究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其利弊。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施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弹性的能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教与学方法,它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以科研为途径,以“问题”为媒介,自觉地以“主体性”和“以问题为媒介”进行自我探索,但这种方法实施需要创造一个与科研相似的环境或方式,引导同学们以个人探究或者团队协作的方式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获取信息。“以教为本”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思想的具体表现。小学数学教学实施是学校的基础,把它运用到课堂上,有助于使孩子认识社会、掌握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等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课上开展探究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是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所以该怎么做?本文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对这种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一、精心选择探究式教学的内容
  探究式教学法指导下的学习是一种引导型的学习方法,它的主体是学生,老师“教”是指“引”、“导”,“引”是引导、组织学生学习,而“导”是引导,引导学生思考。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了多元共存的新理念,即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用,反之则是要进行探索性的教育;只有具备了适宜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方能开展研究性的教育。目前的研究性教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形式的探索性教学,另一种是应用型的探索性教学。
  (一)形成型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在新知识和新概念的学习和建构中,当与学生的认识和实际的体验非常相近时,这一环节的学习可以被看作是探索性的。例如,小数乘法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且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式。老师首先要看的是,在整数乘法时,因数的增大或减小与乘数的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有着直接关系,若把小数点移除为整,则所得的积与原有的积有何关联?让同学们进行学习和反思。通过对多个问题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几次的倍数增大,同样的倍数也会被放大,而当把十进制为整数乘法时,就会把它放大好几倍;要将增大的乘积减小到同样的乘积就可以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扩大和缩小小数位数的方法,找到其中的规律和缘由,就可以得出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这些形成性的学习素材,如这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观念,都是我们在初等教育中进行的。
  (二)应用型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这种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对于一些实践性、开放性强的题目,我们可实施这种方式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在新知教学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转化为学习方法,从一种途径转向另一种途径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坚持数学运算速度的要求,同时使学生掌握合理的运算技巧和探索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分析数学习题条件的实质,以及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发现其中的隐含条件,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促进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及时摒弃自己的错误,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二、数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利与弊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习态度的良好手段。但任何好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作为教与学的探究式教学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既有明显的优点,也有不足。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西方教育家有一句至理名言:“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读了,我懂了;我用了,我会了。实施探究式教学也一样,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过程、研究过程、讨论过程,不仅获得了知识,发展学习能力,还体验到了交流、合作、研究的乐趣,从而将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促进智力发展。通过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研究、去学习,可以使学生更迅速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得信息。在解题中引导学生重视常规而又不墨守成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从而鼓励学生在解题中主动地、独立、别出心裁地提出新方法、新见解、不因循守旧,不迷信权威,善于联想、善于类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整体发展。
  (三)培养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和研究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再学习,而这种研究方法的雏形对将来进行科学探究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和迁移作用。
  (四)提升学生记忆品质。学生自己研究得到的成果,会把整个研究过程形成的记忆产生丰富的“再生力”而长期保持下去。
  但是探究式教学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一是通过研究发现探索方式掌握知识,效率较低;二是探究式教学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受教材限制、陈旧观念、行为惯性等因素影响;三是研究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不能实践操作的,就不能建立有效探究预设,那么研究过程就变成一种盲目乱猜,变成一种形式主义;四是一个人不可能只凭发现研究去学习,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任何研究都是不现实的。
  总之,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实施应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性学习的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了解到学习对个人的正面影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既要认真地选取适宜的课程,又要仔细地安排好课程的实施过程,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主动做“我要学”的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1]石金梅,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8年。
  [2]解建平,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20年。
  • 【发布时间】2022/11/20 3:00:34
  • 【点击频次】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