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周 筠

【机构】 江苏省宜兴市洑东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推动,学校越来越注重小学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言,德育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课堂教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出色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给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目前小学德育工作还没真正纳入小学课程,老师也没有把这些价值观念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忽略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严重影响了小学课程的顺利开展。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规定,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德育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协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文中把小学德育教育融入教学课堂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给小学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实践研究
  一、引言
  小学教育是我国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将历经启蒙教育的重要转变。在小学教育环节中,老师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协助小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小学生高质量完成小学的学习任务,使他们可以更快乐的成长。
  二、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素养的思想运用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品格的塑造有着更高的要求。 提升小学德育工作,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品德教育,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变成品格高尚的人才。因而,现阶段的小学进行德育文化教育,不但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并且能通过知识传递与情感陶冶,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品格涵养,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就需要小学老师更改之前的思想,高度重视学生三观的塑造,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思想意识,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氛围和谐,并且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
  如今小学生面临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现状、学校环境、家庭氛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给学生带来了非常大的思想冲击。目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关爱。学生的思想工作做不好,势必会使学生思想上造成误差,甚至作出违背道德的事。此外,小学生因为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接触新事物时容易受不良信息产生的影响。因而,我们应该大力开展品德教育,尤其是提升小学德育思想,及时干预学生错误思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立德树人思想为小学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目标。它更加专注于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生的优秀人格,为学生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小学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产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德育人是小学德育专业的指导思想,它不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德才兼备层面,并且规定老师贯彻立德树人优秀思想,做好学生德育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立德树人思想运用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一) 开展主题班会,实现德育教学
  以德育人为理念的教学能通过主题班会的方式进行。首先确立班会的主题,在确立班会主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小学生有限的生活经历与感知力。因此在确立主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生活具体情况,确保学生参加,可以展开讨论与思考。在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采用举例教学法,开发设计具体情况和实例,开展课堂教学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换位思考。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老师既能够了解学生具体的心理状态动态与对事物的道德观念,又可以和学生保持联系,激发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题班会真正以学生为主导,以老师为核心进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在主题班会进行的过程中,还可以与其他科目融合。 比如道德和法制,语文、体育等,既能使学生的观念遭受文化知识的耳濡目染,又能使学生的素养和综合能力推进德育主题。
  比如,每隔半个月举办德育汇总主题班会,制订“德育学习心得探讨班会”等有效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班级里的学生能够按照顺序登台表达意见,表明自己在德育学习上的成就和不足,并讲出之后的学习计划。老师也可以在一旁可以学生提出意见,帮助其建立更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协助学生解疑释惑,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创新小学德育教育手段
  在小学德育中,教师要注重小学德育教学方式的突破,确保德育的实效性,能够更好地进行德育教学的每日任务。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塑造学生对德育具体内容的热情,激励学生积极完成各类学习的目标,充分运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保证更好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创新升级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找寻相关德育的内容,学习业界杰出教师的教学经历,融合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实现小学德育教学方式的突破,协助小学德育获得很好的效果。
  比如,教师在小学德育环节可以采取“老师学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换句话说,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起到教师的功效,上讲台开展课堂教学全过程,而教师起到学生的作用,坐到学生的椅子上认真学习。在这过程中,能够不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处理突发事件与德育课程知识水平。学生解读后,教师也应该进行汇总。强调学生课堂教学的问题,从而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知识,使学生更系统的把握课堂教学具体内容,有益于全方位优化小学德育教学工作。
  四、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教学是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检验学生道德修养的关键。因而,务必重视小学德育,采用科学有效的举措,开展小学德育整体规划,着眼于小学德育的工作成效,使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圆满完成小学的各种学习任务。老师要开拓创新,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积极主动改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积累工作经验,使学生德才兼备共同发展。唯有如此,才可以推动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夏兰,谢素珍,沙秀丽.新时期立德树人理念下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8):162-164.
  [2]夏清.谈“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中的运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5):123-125.
  • 【发布时间】2022/11/20 2:42:48
  • 【点击频次】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