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作者】 王 艳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铺芽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课堂中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主体作用我们就必须搭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平台,让他们在亲历体验语文实践过程中获得良好语文教育。本文探讨了注重朗读实践、课本剧表演、自主阅读训练和激励评价实施等四种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作用;发挥;充分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践行落实这样的主体理念,我们就必须教致力于学,凸显学生主体作用,变课堂为学堂,把教的主阵地变为学的乐园。我们知道,语文知识的习得与内化主要是通过学生思维在语文实践相统一发挥作用才获取的,而不是教师的“灌输”和包办代替所能实现的。促进学生知识掌握、提升他们语文知识使用技能、发展语文素养,都必须以学生主体地位确立和发挥为前提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教师要实现新课标赋予的教学目标我们就必须以生为本地去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和发挥主体作用。特别是在新课标主体理念积极倡导的背景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使这些被动学习习惯了的学生进行主体重构,能独立起来学习,从而成为语文学习主体。
  一、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朗读训练
  朗读既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策略也是让学生走进语文知识殿堂、亲历文本接触的必经手段。在与词、句、义融为一体的交往过程中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开展朗读活动,鼓励学生在多次接触中加深对文本的领悟,深入到思想的深处与作者对话。并能在熟读中清晰地记住文本中的一些优美词汇和段落。这样的熟读不仅是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基本技能的有效路径,有效的朗读还能将语音和语法等常识在感悟下变成一种语文自觉,加强所学习的内容的接触与内化还可以为听力和口语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主动减少分析静听的时间,让学生以读为径接触文本,从而将主体性投入其中积极与语言“打交道”,让学生把朗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读中找到语文学习的感觉,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戏剧性、情节性强的内容,教学时,为了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们可把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改编,创出课本剧作品,然后再表演出来。这种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能激趣发挥学生主体性,还可有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对于情节较好的语文课本我们就可以此为径进行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扮演中发挥主体性。每回扮演最好有几人参与,但不能总是几个优秀学生出场。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文本的具体情况进行组织实施,指导他们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进行弹性的修改,使课本的教学内容更具可操作性和演出可行性。在进行这种活动前我们教师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而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可以采取先指导后实施的方法进行,过程中既要要求有对话练习也要有一定运作相配合,也可以让同学们练习一遍,然后在实际的教室里进行练习。这样效果好,学生兴趣强,还可以促使他们爱上语文学科、乐于语文学习。
  三、让学生自主进行阅题训练
  自拟习题测试试卷是培养学生知识整理、归类的一种重要方法,传统认为复习都是教师“一问一导”模式下进行的。在新课改实践的今天,我们要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就可以让他们自拟习题测试试卷,自主展开阅读实践进行阅读训练。这样,既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还能收获复习方法提高梳理综合、归类能力。当一个单元、一个章节或一个阶段性的学习结束后,我们就可搭建平台组织同学让他们根据所学的内容自行撰写一组练习题目或阶段性试题。实施这种方式既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还可以使学生更有动力去熟读文本,增强他们理解,提高他们悟性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此为径看出他们学习效果和不足,其所增添的试题资源还可以应用到其他同学语文实践中去,增大同桌或同组同学的语文机会。过程中我们还也可以让学生收回由同桌或同组同学使用过的试题进行批改,这同样是一种阅读实践,在培养效果上仍不可忽视。这样的实施不论是出题人还是作答者都进行了很好的语文实践,都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良好效果。
  四、注重鼓励评价彰显学生主体性
  每一个都有被欣赏、被尊重的心理需求。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更需要我们加强鼓励,多作表扬性评价,这样我们才能让他们彰显出极强的主体作用和学习自信心。落实到实践教学中,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活动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或回答问题时不上来的情况,我们不要过多地干涉或打断学生的活动,教师应在一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要流露出较为欣尝的表情,有时微微点头,有时送一束赞许的目光,有时可提示一句,启发思维,有时幽默地旁插一句,激发大家兴致,把学生的激情引向高潮。学生有进步,尤其是差生取得哪怕小小的成功,教师要巧妙运用自己的语言,及时给予真切的赞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致。
  总之,在全面践行学生主体理念的当下我们语文课堂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他们主体性,就必须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不再被动学习,在教师搭建的多种学习平台上进行自主或合作等多学习方式实践,从而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让他们获得师生共建高效课堂下的最有效的语文素养培养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小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J].教育研究,2019年。
  [2]曾发银,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J].文理导航,2018年。
  • 【发布时间】2022/11/19 15:32:51
  • 【点击频次】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