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在实践中的研究

 

【作者】 胥丽婷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王场中心幼儿园

【摘要】 教师在实施班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让儿童做课程的主人。本文将从大班班本课程《春天里——笋》为例,站在儿童的视角,关注儿童的问题,利用多方资源,及时捕捉回应儿童关注的焦点,开展顺应本班孩子兴趣点的班本课程活动。

【关键词】 班本课程 教师 儿童;
【正文】

促进每个孩子有个性地发展,是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合适的课程内容和孩子喜欢的实施方法则是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在實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遇到以下一个问题:教师预先设定的课程内容偶尔会不符合本班孩子的兴趣,而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却不能及时纳入到课程中来,因此教师需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通过班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本班幼儿个性发展。

一、幼儿园班本课程概述

1. 班本课程的内涵

所谓班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园本课程的“班本化”,是以班级为单位和开发主体,由师幼共同参与的富有班级特色的课程。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一部分,虽然从属于园本课程,但是又有一些个性化的差异,是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所开展的课程体系。

2. 班本课程的价值

班本课程能够真正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园特色园本课程的构建,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的发展是有着一定规律,但又有着一定个性,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够真正从每个幼儿着眼,充分保证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能够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班本课程的开发会以班内幼儿的生活感受、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等方面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幼儿潜能,促进幼儿的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

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教师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的过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设,能够促使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过程中来,能够大大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也是一个很好的提

  (3)有利于幼儿园特色园本课程的构建

 我们前面有提到,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说,班本课程其实是园本课程的重要基础。班本课程着眼于班内的幼儿,能够建立非常好的师幼关系,更贴近每一名幼儿的发展规律与发展需求,而班本课程的构建又为园本课程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对于班本课程资源的挖掘,大大丰富了园本课程资源,非常有利于在此基础上构建特色园本课程。

二、课程选材:触发感悟,触及心灵

有老师感慨:我们班级也有班本课程,但是学生不喜欢,教育效果不理想,为什么?教育可以影响学生的成长,但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成长。所有成功的教育都有一个前提:触动心灵。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能够触动学生的活动,才能提升教育效果。

三、展现课程开发中主体意识

幼儿教育中,教师课程开发和生成、课程规划和实施及评价,都不能离开教师主体意识的展现。所以,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展现出主体意识,积极主动进行开发与实践。为让幼儿教师展现主体意识,幼儿园领导者应当归还教师课程的决策权利,给予幼儿教师高度的支持,包括课程实践支持和资源支持等等。同时,幼儿教师要能准确地认知自己在课程开发中的角色,不能迷失自我,也不能消极怠工,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开发,尽自己最大地努力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后,幼儿教师应当确定班本课程开发起点,那就是幼儿喜欢和关注的内容以及需求,综合自身工作经验,更多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找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脱离固定教材和教育材料,设计新颖的班本课程,才能展现班本课程最大的优势与价值。

四、关注孩子的需要和学习愿望,使课程的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我们选择教材的时候,不但要问这种材料小孩能不能学,与他们的经验有没有衔接,我们还要问这种教材同他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影响。”正如陈老所说,我们选取课程内容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落点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看,幼儿的这种生活经验、兴趣需要是否具有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所以,幼儿园适宜的课程实施就是一个不断满足孩子需要的过程,课程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环节都是指向孩子的需要的,为着孩子的需要而安排的。

五、关注孩子的疑问之处

案例2:滑梯上的水

不知不觉已是深秋时节,最近几天昼夜温差非常大。早晨,孩子们去大型玩具上玩时,杜说:“老师,滑梯上有水,我裤子都有点湿了。”笔者一看,滑梯上确实有水。这时旁边的孩子说:“这水是从哪儿来的?”这下就引发大家的讨论,张说:“应该是昨晚下雨的吧!所以滑梯上有水。”沈说:“可能昨晚有人洗滑梯了吧,因为有人觉得滑梯有点脏。”杜说:“不对,是露水。”在晨间谈话环节,笔者把滑梯有水的事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大家便讨论了起来,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经过讨论和一系列求证,最后孩子们把下雨和洗滑梯这两种可能都排除了,自然得出原来滑梯上的水是露水的结果。

这时吴问:“那露水是从哪儿来的呀?”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探究。随后的几天,孩子们对于露水的探究兴趣一直在持续,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已悄然萌芽……

【分析】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敏锐地抓住孩子的疑问之处,围绕“滑梯上的水从哪儿来的”“露水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在活动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充分支持孩子主动寻找答案。幼儿通过热烈讨论、分析、探究,最终解开谜团,从而“无痕”地生成鲜活的班本课程。可见,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去关注孩子的问题,鼓励支持孩子去探究、解决问题,不要让孩子因遇到问题而轻易失去获得教育的价值,失去生成活动的教育契机。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师幼共同构建有价值的课程。

六、观察幼儿的行为支持班本课程深度发展

在开展班本化课程时,教师要着眼于班级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而不应止步于班级特色的追求。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要聚焦到幼儿多感官的、多样化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上来。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审议,只有这样,才能确定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教师在审议时要结合“通过教育来满足生活进步发展的需要”这一教育精神,把孩子在生活中的行为作为主要的审议内容。在《环保小卫士》班本课程审议中,教师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发现,课程实施对孩子的生活行为产生了影响。有的家长说:“最近孩子特别讲卫生,自己不乱丢垃圾,也不让小妹妹丢。”还有的家长说:“孩子比以前讲卫生了,外出时有垃圾会装在口袋里,找到垃圾桶再去丢。”保育老师也配合教师做了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结合孩子的行为,评价他们在课程活动中的发展,审议课程的实践意义。教师从孩子的行为表现中看到了班本课程开展的价值,更加坚定了班本课程开发的信心。

七、班本课程实施的效果

班本课程的实施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认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感受春天景象。同时也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笋干,了解笋干制作的过程,激发孩子们喜欢笋,探究笋的欲望,在操作中进一步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在与儿童共同建构的过程中,儿童是放松的、活跃的,情绪高涨的。

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炉”。我们实施班本课程,并不是为了“填满”学生的罐子,而是为了激励、唤醒和鼓舞幼儿,点燃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幼儿教育只有让教育回归孩子生动活泼的日常生活,从班本课程的设置做起,营造良好的情景氛围,班级才会成为最吸引人的地方,才会绽放出教育活力。

 

  • 【发布时间】2022/11/16 10:29:23
  • 【点击频次】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