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体验,让有效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作者】 钟倩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调元实验小学

【摘要】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着:提高教学实效,就必须让体验教学深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做一回阅读的主人。在亲历中,我们不断完善自身对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的认识,让阅读课堂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丰满他们的童年生活,推进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

【关键词】 情景体验;文本体验;活动体验;
【正文】


一、创设体验的氛围,在情境中体验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消除学生说话的紧张、胆怯心理,激发他们说的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让孩子们自由表达,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兴趣、带来自信、带来成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窦桂梅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是这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师: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地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儿请你实话实说。

生:我是当时的皇帝,但我没有兵权,我的兵权掌握在老佛爷慈禧的手中。我会号召所有的百姓团结起来,即使用长矛、弓箭,也能对付洋枪洋炮。只要团结,就有希望。

师:虽然你的皇权掌握在慈禧手中,但你善于发动群众-——了不起的皇帝。

生:如果我是朝中大臣,我会给皇帝建议,派人去留洋,学成归来后制造自己的枪炮。

生:我是北京城的一位老百姓,我会动员号召其他百姓团结起来与敌人抵抗。

生:假如我是士兵,我会和他们血战到底。即使我牺牲了,我的身体也要倒在圆明园里成为敌人的绊脚石!

师: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喝彩。(生鼓掌)但遗憾是,历史不能假设。请读下面的词条:

(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拜。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军阀混战时期,一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

师:读了上面的词条,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难道你心中仅仅是自豪和愤怒吗?

生:说不出来的滋味。

生:我悲愤!我的心里好像被插了几刀,很难过。

师:现在就要离开圆明园。那么,请闭上眼睛,课前你眼前出现的是废墟,是火焰,那么,现在,你的心中,圆明园仅仅是废墟、是火焰吗?圆明园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生:圆明园是我们的耻辱。

生:我认为是中国人民的警示牌……

此片段中窦老师通过恰到好处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诉说着满腔的愤怒,宣泄着所有累积在心中的情感。此时此刻,学生在深入人物的体验中,进一步领会文本的深刻内涵。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借助各种媒体、学生模拟表演、发挥想象力、联系生活实例,朗读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说话的场所、说话的机会,才能使学生心情舒畅,随心畅谈,语文教学才会涌动生命的灵性。

二、联系教学实际,让学生在文本中体验

“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是为了学生发展服务的。所以,我们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对他们的学习状况了然于胸,我们的教学才能够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祁黄羊》这一课时,我以“你从哪些词句读出祁黄羊是个‘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于公心的人”为切入点,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3~12自然段,边默读边圈画出关键词句。当学生交流到祁黄羊向悼公分别举荐仇人解狐和儿子祁午时,我实时而导:“祁黄羊一心想的是什么?”“考虑的是国家的安危,谁更有军事才能来担任中军尉。”此时,祁黄羊一心为国、做事出于公心的形象,活脱脱地站在学生的面前,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这样的引领是非常必要的,不但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把解读引向深刻,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教师要做文本与学生的知音,要在把握“课标”、吃透文本、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文本资源进行合理取舍,有效整合,根据教材的路径,尊重学生学习的路径,去设计、去寻找一条既能反映“课标”精神,又能体现语文特点;既能凸显文本特色,又能合乎学生实际的最佳教学路径,使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设计体验的方式,在活动中体验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如听完百灵鸟广播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参加了假日小队活动后谈谈自己的体会,上完一节课讲讲彼此的感想等。让他们在这种活动中亲自体验,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角色的体验,促进其感悟。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喜欢创新。课堂表演迎合了学生的天性,教师的适当指导使学生喜好模仿、表演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气氛自然活跃,学生兴趣盎然。

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我组织学生课前搜集宋庆龄的相关图片资料,课上进行有选择地交流,使学生对宋庆龄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理解樟树与宋庆龄之间有相似之处——樟树蓬蓬勃勃象征宋庆龄永葆青春的革命精神;樟树具有永久的拒虫香气,象征宋庆龄一身正气,让敌人害怕……

在教学有关象棋的知识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进行象棋对弈赛,学生兴趣高昂,乐此不疲。这样,学生把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实践,享受着学习语文的快乐。

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时,我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反复感知,使其对整个剧本达到能复述的程度,然后让学生自由结合排演,最后指导学生表演。这种以“演”研读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层次的体验,真可谓“一举两得”呀!

总之,只有让体验教学深入语文课堂,把阅读的权利还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们“活”起来、“动”起来,努力打造扎实、高效的和谐课堂,才能使语文阅读课堂精彩纷呈,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 【发布时间】2022/11/15 19:55:32
  • 【点击频次】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