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感性材料是人的思维活动产生的基础,人在接收了感性材料以后,就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习,并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就是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十分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物理理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强化了学生对感性知识的认识深度,又加强和巩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可以说,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物理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物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上,尤其是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实验教学法对于较大范围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重视课堂引入,课堂引入简捷新颖,不拘一格,就地取材,贴近生活生产实际,引人入胜,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有的老师通过自己拍的泾川县大云寺美丽的风景引入透镜;而有的老师挑选一名学生上讲台,用准备好的一面大透镜去观察远处的同学,台上和台下的同学相互观察,发现看到的像大小不同,提高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老师从学生喜欢旅游拍照入手,引入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还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北极的工作人员丢失火种,如何用冰块取暖灯,设置悬念,引入透镜;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导课环节,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也奠定了整个课堂教学艺术成功的基调。
二、对实验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实验方法
教材中有些实验控制的条件很严格,在通常的条件下是不能实现的,这样的实验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演示给学生看,而不是让学生动手去做,对干像是阿基米德原理这样的实操件非常强的实验是可以让学生去做的。还有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测量教材每一页纸的厚度,头发的直径等则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教师带着教学目的与学生一起做生验,还有像是小f,成使的生验p以让学牛根据理解在家里自制成像|且带到课堂里供同学们分享。
三、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演示实验教学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部分实验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无法完成。在演示实验中,有部分小实验教师无法在教室直接进行演示;还有的实验就算可以在教室完成演示,但是仅仅前排的学生能看见,后排的学生则无法看见;还有小部分实验缺乏操作仪器以及物品,根本无法开展。这个时候,教师则可以在网络上下载这些实验的演示操作,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教师将演示实验视频下载下来以后,还要进过二次加工,使视频更加的充实,并且具有加强的互动性,而后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制作好的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更加清楚、仔细的观察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对水和硫酸铜溶液的扩散实验进行演示的时候,因此实验现象的产生需要较长时间,实验结果无法直接观察;如对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的演示实验,因为实验仪器体积比较小,小零件的细微动作难以看清,所以教师的演示操作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自己制作演示实验视频,通过fiash动画、视频录制、视频下载等方法完成,然后再结合教学实际需求进行二次加工,将理论性语言加入其中,及时解释各个实验步骤。另外,教师制作的视频可以存放到资源库当中,教师随着调取所需要的视频,从而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四、“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通过亲自实践,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学生实验是物理考查的重点,不管是学期考试还是中考考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方试,一是理论考试,二是实验操作考试。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对此,笔者谈一些看法和建议: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如下问题:
(1)注意力分散。在教师讲时,学生只管自己边看边玩。导致一些学生在十分基本的知识点上也要发生错误。(2)仪器无端损坏。在教师介绍实验原理时主要是因为教师只利用静态的示意图及板书,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有不少学生在自已摆弄仪器,导致实验器材无端损坏。(3)热闹而无序。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及积极参与是在“仪器安装及调节”“操作并记录数据”“数据分析及处理”这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实验效果较差,这是由于前面几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导致学生的操作无序。
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如下的设计:(1)变视听信息相互干扰为协调一致,笔者认为在开始讲解器材作用与介绍实验原理时可以用视频展示台将实验器材放大,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清晰的仪器,又可以听教师讲解。在实验原理讲解时,力求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教学效率大大提高。(2) 用动作技能的学习规律指导动作技能的学习,学生的动作技能是比较缺乏的,由于教师不熟悉动作技能的学习规律的缘故。有的教师把动作技能的学习等同于知识的学习,认为我己经把它讲清楚了,你们也就会了。有的教师由于自己已经掌握了动作技能,而认为动作技能的学习很简单。其实既使是比较简单的骑车、游泳等动作技能,哪个人是一学就会的呢?只有通过教师很好的示范作用,(示范的可见性非常重要)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率才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的吸引力大大提高。
五、全方位挖掘教育资源,将实验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
物理实验教学资源不能只局限干教材,实验室等现有设备,生活化实验资源也是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随外可见的生活用品多可以成为实验器材。在武胜县教育局组织的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课堂上就出现了许多的生活用品。上课的内容是《压强》,其中一位老师在碗底涂上墨汁,印在白纸上来说明受力面积就是互相挤压的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这一小实验器材简单,便干操作,留给学生的影响却非常深刻。还有一位老师利用一根锯条和一块磁铁演示了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压物体表面的,以及重物对斜面压力大小与倾斜程度的关系。还有些老师利用铁钉、气球、铅笔、河沙、砖块等常见的物体探究了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使用的物理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小实验,小制作都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够完成的,教师可以大胆的加以引导。例如:制作小电动机不倒翁,潜水艇模型,小电铃,纸锅烧开水等小实验,都是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也有着极高的趣味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够对学过的知识起到加深巩固的作用。
作为教师的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演示实验,抓住教学中的导入、环节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等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实施探究教学营造一种有利的心理基础和环境氛围。
- 【发布时间】2022/11/10 14:22:47
- 【点击频次】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