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
【关键词】 ;
【正文】 在初中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实用性相对较强的学科,较高的实用性意味着语文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背词语、读课文、默短语、写句子,而是更加倾向于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运用,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它是在学校传授的语文知识基础上,运用合适的场景将所学内容进行加强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另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为增强其主动学习意识奠定基础。初中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时期,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为其成长注入活力,我国各地相继提出了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文就当前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状况、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与实施展开相关讨论。
1、当前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情况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情况并乐观,即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国进展的并不是很顺利。主要原因在于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经国家教育部研究决定开发出来的课程,但是并没有支撑这一课程开展的综合系统性理论和相关研究与指导,造成大多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没有教学理论,缺乏经验,导致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没有按照预期效果进行,甚至出现教学现场混乱的情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开展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这个决策是失误的,这只能说明国家的相关决策做得不完善、理论不严谨,学校的执行力度不强以及初中教师缺乏经验等问题。国家部门应不断完善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相关政策与理论,加强初中语文实践课教师队伍建设,进而提高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2、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
2.1明确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目标
任何事情包括学习语文在内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旦目标形成,事情离成功也不远了,进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亦是这样,所以说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很重要。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重视对语文语言的学习。语文是一门语言,语文的学习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交流合作,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应试考试,所以说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则需要学生脱离死记硬背的学习语文方法,更加切合地融入到语文语言环境中。第二,提高初中生前面综合素质。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是培养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初中生的能动性、积极性以及观察思考能力,进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讲,明确实践课的学习目标是基础而又重要的。
2.2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类型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构建类型多种多样,在此详细介绍两种建构类型。第一,形式构建。活动形式的构建可以分为三种:个人活动、分组活动、整体活动。其中分组活动的进行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划分开,在根据活动的情况将优差生混合组队,差生向优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差的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第二,评价构建。即整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以供学生、家长积极评价给予意见,老师结合相关意见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差异,为其学习、发展引领方向。
3、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
3.1引导初中生独思、讨论、交流、总结的语文学习技巧
一套高效有用的学习方法必需要有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老师传授的是他的知识,但是教学的目的还是要学生真正的理解。所谓独思-交流讨论-总结就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认识,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融合升华观点,最后总结整合结合老师给出意见,这样此次教学才得以有效完成。实施这项学习策略的步骤为:第一,老师先分组,把每组分到4-6个人,优差生也合理分配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发挥优生带动差生参与课堂的效果。除此之外,分组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跟着老师的步调走,这样很容易僵化思维,分组讨论的时候大家天马行空各有各的想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并共同进步。
3.2 选取多样的实践活动主题
主题即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所以授课老师应慎重选择主题,不仅要涵盖学习内容,更要具有探究性、实用性、趣味性。老师在选题过程中,可以在结合语文学习内容基础上选择身边发生的或者趣味性较强贴近生活的主题,学生不仅易懂,学习兴致高,老师也讲的轻松。比如老师可以选择有关于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的主题,让学生说明为什么喜欢和崇拜这个历史人物,这样的选题不仅可以学习语文,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学习巩固历史知识。因此,主题的选择关系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跃程度和学生的感兴趣程度。
3.3加强学校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支持
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老师,都是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得以顺利开展的主体,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不仅需要国家相关理论的支持,也需要学校给予老师支持。由于开展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相关理论作为支撑,学校应该聘用资深有经验的专家对教学理论、模式进一步研究,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否合理合适、可操作进行验证。在确保活动合理合适可操作的前提下应用到真正现实课堂中,进而确保学生的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真正做到促进初中生全面健康成长。
4、结束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必然会使教育被越来越重视,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提出进行便证实了这一点。尤其是当今社会,在全球经济化浪潮的席卷下,语文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国家应不断完善与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相关的政策与理论,学校加强对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老师积极进行课程研究,切实提高初中生的语文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与实施研究 胡中俊 中学生语文 2015,(06):112-113.
[2]初中语文课程实施现状探究 谢红仔 华南师范大学 2017,(07):117-119.
[3]新课程初中语文“导学—自悟”教学模式探究 吴云开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7):43-45.
1、当前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情况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情况并乐观,即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国进展的并不是很顺利。主要原因在于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经国家教育部研究决定开发出来的课程,但是并没有支撑这一课程开展的综合系统性理论和相关研究与指导,造成大多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没有教学理论,缺乏经验,导致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没有按照预期效果进行,甚至出现教学现场混乱的情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开展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这个决策是失误的,这只能说明国家的相关决策做得不完善、理论不严谨,学校的执行力度不强以及初中教师缺乏经验等问题。国家部门应不断完善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相关政策与理论,加强初中语文实践课教师队伍建设,进而提高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2、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
2.1明确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目标
任何事情包括学习语文在内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旦目标形成,事情离成功也不远了,进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亦是这样,所以说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很重要。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重视对语文语言的学习。语文是一门语言,语文的学习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交流合作,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应试考试,所以说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则需要学生脱离死记硬背的学习语文方法,更加切合地融入到语文语言环境中。第二,提高初中生前面综合素质。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是培养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初中生的能动性、积极性以及观察思考能力,进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讲,明确实践课的学习目标是基础而又重要的。
2.2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类型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构建类型多种多样,在此详细介绍两种建构类型。第一,形式构建。活动形式的构建可以分为三种:个人活动、分组活动、整体活动。其中分组活动的进行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划分开,在根据活动的情况将优差生混合组队,差生向优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差的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第二,评价构建。即整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以供学生、家长积极评价给予意见,老师结合相关意见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差异,为其学习、发展引领方向。
3、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
3.1引导初中生独思、讨论、交流、总结的语文学习技巧
一套高效有用的学习方法必需要有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老师传授的是他的知识,但是教学的目的还是要学生真正的理解。所谓独思-交流讨论-总结就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认识,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融合升华观点,最后总结整合结合老师给出意见,这样此次教学才得以有效完成。实施这项学习策略的步骤为:第一,老师先分组,把每组分到4-6个人,优差生也合理分配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发挥优生带动差生参与课堂的效果。除此之外,分组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跟着老师的步调走,这样很容易僵化思维,分组讨论的时候大家天马行空各有各的想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并共同进步。
3.2 选取多样的实践活动主题
主题即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所以授课老师应慎重选择主题,不仅要涵盖学习内容,更要具有探究性、实用性、趣味性。老师在选题过程中,可以在结合语文学习内容基础上选择身边发生的或者趣味性较强贴近生活的主题,学生不仅易懂,学习兴致高,老师也讲的轻松。比如老师可以选择有关于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的主题,让学生说明为什么喜欢和崇拜这个历史人物,这样的选题不仅可以学习语文,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学习巩固历史知识。因此,主题的选择关系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跃程度和学生的感兴趣程度。
3.3加强学校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支持
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老师,都是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得以顺利开展的主体,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不仅需要国家相关理论的支持,也需要学校给予老师支持。由于开展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相关理论作为支撑,学校应该聘用资深有经验的专家对教学理论、模式进一步研究,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否合理合适、可操作进行验证。在确保活动合理合适可操作的前提下应用到真正现实课堂中,进而确保学生的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真正做到促进初中生全面健康成长。
4、结束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必然会使教育被越来越重视,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提出进行便证实了这一点。尤其是当今社会,在全球经济化浪潮的席卷下,语文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国家应不断完善与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相关的政策与理论,学校加强对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老师积极进行课程研究,切实提高初中生的语文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与实施研究 胡中俊 中学生语文 2015,(06):112-113.
[2]初中语文课程实施现状探究 谢红仔 华南师范大学 2017,(07):117-119.
[3]新课程初中语文“导学—自悟”教学模式探究 吴云开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7):43-45.
- 【发布时间】2022/10/1 12:16:29
- 【点击频次】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