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写字是小学生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写字教学是巩固汉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小学生写一手好字,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会学生写一手漂亮的字更是让他们终身受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
依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关注学生要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见写字在小学阶段有着具足轻重的作用。小学阶段如何写好字,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书写的乐趣,激发学生书写兴趣
郭沫若老先生曾经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但学生兴趣是关键,那怎样才能使学生对书写产生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你不妨试试看。1、我在平时批阅学生的作业时,除了全批全改外,还喜欢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一个词或一句话的形式激发兴趣,别说还真管用,每次发作业本时学生都要纷纷查找自己是不是得到老师的好评了。随后你就会听到这样的一些话语“我得了一个好、我又得了个漂亮……”等。看着同学们如获至宝一样的高兴,自己心里也暗暗地高兴,这样做看上去老师花费的时间多了些,工作量加大了,其实,这举手之劳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即可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学生写字的“内动力”,每次作业,我都要做好作业批改记录以及学生书写情况登记,通过实践证明,当学生看到这些鼓励的话语,那种高兴劲就不用说了。有了第一次,学生还想得到第二次、第三次等,甚至在同学之间形成了竞争局面。这样,学生的书写兴趣会越来越高,自然养成作业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这样做效果的确不错,以前班上的作业优秀率只有20.5%,而经过一年的培养,本班作业的优秀率已达72%。2、开展作业展览活动,每一学年,我们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参加书写比赛,随后展出优秀作业,书法作品,让学生们参观,互相促进,激发兴趣,每次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书写比赛之前,我都要先在班上开展这样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各种作业摆在课桌上,相互观察,然后语、数各推进三本去参加学校的作业展评,最后评选出“我是小小书法家”。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作为教师,我们应通过富有感染力的示范作用,为学生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在教他们写字时,我要先做示范,然后强调写字姿势,让他们一笔一画地书写,此后,大部分学生做作业时特注意自己写的字是否工整,是否优美,通过写字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在老师的指导和示范下书写规范,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三、注重书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会方法。培养写字能力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大纲指出:“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笔画、偏旁、结构都是最基本的书写方法,要由简到繁的教学生掌握。在写字教学中,应加强笔画、偏旁、结构等基本书写方法的训练。
1.笔画教学。学会基本笔画是练字的基本环节。
在教学中,我采用结合识字学笔画,让学生了解各种笔画的写法。如:“木”字,横、竖、撇、捺四种基本笔画齐全,在掌握四种基本笔画的写法的同时,也就掌握了“木”字的写法。同时,结合识字让学生认识笔画的变化形态。比如,撇有三种基本笔画形态,平撇、竖撇、弧撇,在教平撇时,结合“千”、“看”、“手”等字,让学生懂得这三个字中的“撇”弯度很小,方向较“平”,与横的斜角接近,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平撇的写法。在教竖撇时,结合“用”、“月”、“开”、“斤”等字,向学生介绍竖撇的前半段是竖直向下,后半段渐向上升,弯度较大。同样,在教弧撇时,可结合认识“大”、“火”、“贝”等字,让学生认识弧撇的写法是:它是弯度最大的撇,前半段较竖直,后半段弯度很大。在此基础上,学生就掌握了平撇,竖撇。弧撇形态的写法。由于孩子的结构决定了它的笔画出现有一定的次序,在教学生写好各种笔画的基础上,还应注意教给他们遵循笔画规则。
2.偏旁,结构的教学。
结构是指一个字的笔画和各个部分怎样组合成一个字,也就是指笔画和偏旁部首在一个字中的位置。汉子结构单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基本笔画直接构成的独体字,一种是由偏旁或部首和基本字或几个基本字组成的合体字。
在教独体字时,我先让学生认识田字格,懂得它的作用。告诉学生,在田字格里,竖中线可用来确定字的中心,也就是说每写一个字,他的中心一定一定要在竖中线上。如写“千”字时,应让学生明确“千”的竖一定要在竖中线上,这样字才不会斜歪,“竖”如果没有写在竖中线上,字就会变成左重右轻或左轻右重,重心不正。从而让学生懂得些独体字的关键是如何将笔画搭配得当,布置得法,空白均匀,才能字形端正。
在合体字的教学过程中,要知道学生写好偏旁,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独体字左偏旁时,笔画,笔顺有无变化等等。例如“舟”作偏旁时,横改为提,提的收笔不超过第三笔横折钩;木作偏旁时,把捺改为点。此后教学生合理安排字的间架结构,使字的上下左右各部分所占的位置适当,不写的过大过小或过宽过长,字形就会均匀美观。学生在掌握笔画,偏旁、部首、结构、最基本的书写方法后,要反反复复练习,训练学生的写字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四、培养小学生正确书写笔顺笔画
小学生书写时笔顺问题较多,比如在横竖训练时“土”、“王”等字时总会有些学生先把横写完再写竖。另外,笔画书写笔形错误的现象也不少,比如把“宇”字里的横钩写成横竖的,把“气”字的横斜钩写成横折弯钩,把“愿”字卧钩写成竖弯钩等。因此,笔顺笔画的教学应该加强。平时教学中要强调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入后关门等。对于一些笔顺特殊、结构复杂的汉字,单独给学生强调。只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相信每个汉字的笔顺都不难掌握。
五、组织各种活动,巩固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师要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书法家”、“看我写的最漂亮”、“我的作业最整齐”等等,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当孩子的字达到一定水平,我们可以安排他们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指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如饥似渴”等动力现象和行为。
六、加强书写过程的互动
若想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教师应一改以往以自己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改变高高在上的权威心态,应突出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积极地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书写能力的个体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书写教学。而当发现学生出现书写姿势和书写行为不正确时,教师不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或者仅仅口头告知他们错误在哪,而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他们深入分析问题所在,告知学生错误的书写姿势和行为具有的危害,然后积极地帮助他们进行纠正,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总之,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当然,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也是我们所有教师共同努力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阶段的最佳时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
依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关注学生要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见写字在小学阶段有着具足轻重的作用。小学阶段如何写好字,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书写的乐趣,激发学生书写兴趣
郭沫若老先生曾经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但学生兴趣是关键,那怎样才能使学生对书写产生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你不妨试试看。1、我在平时批阅学生的作业时,除了全批全改外,还喜欢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一个词或一句话的形式激发兴趣,别说还真管用,每次发作业本时学生都要纷纷查找自己是不是得到老师的好评了。随后你就会听到这样的一些话语“我得了一个好、我又得了个漂亮……”等。看着同学们如获至宝一样的高兴,自己心里也暗暗地高兴,这样做看上去老师花费的时间多了些,工作量加大了,其实,这举手之劳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即可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学生写字的“内动力”,每次作业,我都要做好作业批改记录以及学生书写情况登记,通过实践证明,当学生看到这些鼓励的话语,那种高兴劲就不用说了。有了第一次,学生还想得到第二次、第三次等,甚至在同学之间形成了竞争局面。这样,学生的书写兴趣会越来越高,自然养成作业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这样做效果的确不错,以前班上的作业优秀率只有20.5%,而经过一年的培养,本班作业的优秀率已达72%。2、开展作业展览活动,每一学年,我们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参加书写比赛,随后展出优秀作业,书法作品,让学生们参观,互相促进,激发兴趣,每次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书写比赛之前,我都要先在班上开展这样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各种作业摆在课桌上,相互观察,然后语、数各推进三本去参加学校的作业展评,最后评选出“我是小小书法家”。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作为教师,我们应通过富有感染力的示范作用,为学生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在教他们写字时,我要先做示范,然后强调写字姿势,让他们一笔一画地书写,此后,大部分学生做作业时特注意自己写的字是否工整,是否优美,通过写字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在老师的指导和示范下书写规范,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三、注重书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会方法。培养写字能力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大纲指出:“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笔画、偏旁、结构都是最基本的书写方法,要由简到繁的教学生掌握。在写字教学中,应加强笔画、偏旁、结构等基本书写方法的训练。
1.笔画教学。学会基本笔画是练字的基本环节。
在教学中,我采用结合识字学笔画,让学生了解各种笔画的写法。如:“木”字,横、竖、撇、捺四种基本笔画齐全,在掌握四种基本笔画的写法的同时,也就掌握了“木”字的写法。同时,结合识字让学生认识笔画的变化形态。比如,撇有三种基本笔画形态,平撇、竖撇、弧撇,在教平撇时,结合“千”、“看”、“手”等字,让学生懂得这三个字中的“撇”弯度很小,方向较“平”,与横的斜角接近,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平撇的写法。在教竖撇时,结合“用”、“月”、“开”、“斤”等字,向学生介绍竖撇的前半段是竖直向下,后半段渐向上升,弯度较大。同样,在教弧撇时,可结合认识“大”、“火”、“贝”等字,让学生认识弧撇的写法是:它是弯度最大的撇,前半段较竖直,后半段弯度很大。在此基础上,学生就掌握了平撇,竖撇。弧撇形态的写法。由于孩子的结构决定了它的笔画出现有一定的次序,在教学生写好各种笔画的基础上,还应注意教给他们遵循笔画规则。
2.偏旁,结构的教学。
结构是指一个字的笔画和各个部分怎样组合成一个字,也就是指笔画和偏旁部首在一个字中的位置。汉子结构单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基本笔画直接构成的独体字,一种是由偏旁或部首和基本字或几个基本字组成的合体字。
在教独体字时,我先让学生认识田字格,懂得它的作用。告诉学生,在田字格里,竖中线可用来确定字的中心,也就是说每写一个字,他的中心一定一定要在竖中线上。如写“千”字时,应让学生明确“千”的竖一定要在竖中线上,这样字才不会斜歪,“竖”如果没有写在竖中线上,字就会变成左重右轻或左轻右重,重心不正。从而让学生懂得些独体字的关键是如何将笔画搭配得当,布置得法,空白均匀,才能字形端正。
在合体字的教学过程中,要知道学生写好偏旁,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独体字左偏旁时,笔画,笔顺有无变化等等。例如“舟”作偏旁时,横改为提,提的收笔不超过第三笔横折钩;木作偏旁时,把捺改为点。此后教学生合理安排字的间架结构,使字的上下左右各部分所占的位置适当,不写的过大过小或过宽过长,字形就会均匀美观。学生在掌握笔画,偏旁、部首、结构、最基本的书写方法后,要反反复复练习,训练学生的写字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四、培养小学生正确书写笔顺笔画
小学生书写时笔顺问题较多,比如在横竖训练时“土”、“王”等字时总会有些学生先把横写完再写竖。另外,笔画书写笔形错误的现象也不少,比如把“宇”字里的横钩写成横竖的,把“气”字的横斜钩写成横折弯钩,把“愿”字卧钩写成竖弯钩等。因此,笔顺笔画的教学应该加强。平时教学中要强调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入后关门等。对于一些笔顺特殊、结构复杂的汉字,单独给学生强调。只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相信每个汉字的笔顺都不难掌握。
五、组织各种活动,巩固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师要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书法家”、“看我写的最漂亮”、“我的作业最整齐”等等,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当孩子的字达到一定水平,我们可以安排他们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指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如饥似渴”等动力现象和行为。
六、加强书写过程的互动
若想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教师应一改以往以自己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改变高高在上的权威心态,应突出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积极地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书写能力的个体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书写教学。而当发现学生出现书写姿势和书写行为不正确时,教师不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或者仅仅口头告知他们错误在哪,而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他们深入分析问题所在,告知学生错误的书写姿势和行为具有的危害,然后积极地帮助他们进行纠正,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总之,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当然,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也是我们所有教师共同努力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阶段的最佳时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 【发布时间】2022/10/1 12:15:19
- 【点击频次】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