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作者】 言 林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恐龙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体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良好意志力的形成。教学中,我们可采取规范教育法、任务驱动性、情感教育法和竞赛激励法等策略加以实现。
  关键词:初中体育;意志力;培养;实践策略
  意志力,在心理学上和兴趣、情感等一样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其在促进学生注意力、情绪和欲望自我管控方面有着良好的主观作用,简称决心。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意志力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个意志力较强的人他会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同时也会积极地去克服各种困难,乐观地面对挫折。这样的处事心理自然有利于他们实现自我既定目标。而初中学生,特别是现行“10后”的,由于娇生惯用,他们吃不得苦,意志力更差。再加上他们在初中这个特定阶段,个体处于生长发育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青春发育期”。处于这个阶段的他们人体的代谢活动相对活跃,整体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精神的发展却很不平稳。在这个方面男女学生之间差距很大。而体育不仅担当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重大,也就是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体能更要培养学生耐力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学生意志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规范教育法培养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经历了不同教师的教法实施和方法培养,加上认知的丰富,他们看待各种事情的观点也的了不同,我们无法做到时时刻刻地照顾他们。但是,我们也不能太过纵容,任其发展。毕竟教育的首要责任就是学规范,让学生达成社会需要的言行以及思想的规范要求。而在体育教育中,通过制度和指导来规范学生在运动中、课堂中的言行方式、引导和他们形成自律品质,能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自我探究。因此,在体育教学实施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融合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同时也要把课堂规范和学习规范列为其中,使其正确面对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对某些高难度或高风险的运动项目,如单杠双杠运动若无严苛的规定和以铁的纪律为保障,就会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出来。所以,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讲规范、讲规矩是成功的保证也是防止意外出现的必需,只有把这样的意识形成才能减少安全风险,才能助推意志力形成。
  二、利用任务驱动法培养
  有志者,事竟成。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意志是一种精神上的动力,作为一种正能量的发动机,它可以用它来衡量一个人意志是否脆弱还是强劲,是积极的还是发展不顺有阻碍的。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就可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刻苦努力去完成某种动作,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有序的锻炼运动,还能促进意志品质得到培养。我们知道,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让学生完成某项任务,他们在经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身体上的障碍和技术上的障碍,特别是运动负荷过大问题,此时的他们就可能出现心理困难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开展这样活动的训练之前和过程中,都要注重“意志驱动”,让他们在进行体育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应发挥自身的特长,培养自我信心。同时我们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方法和步骤时要突出重点,并对其进行规范演示,并在适当的防护下,使其具有较强的勇气和信心,没有担心安全和成功率的后顾之忧。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畏惧感,就会有勇气地去迎接挑战。实践证明,只要老师坚持把意志力培养的方法和要求时时落实到课堂中,就能有效解决一些学生畏惧困难的薄弱意志的问题而促使他们形成勇敢、顽强、坚韧等优良意志品质。
  三、利用情感教育法培养
  没有情感的人就来会对真理有所追求。一个人对真理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都是受自身情感内驱而致。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积极参加和主动克服困难都是因为他们有着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情感。所以,利用情感教育法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有效方法。为此,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师生关系之间的情感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利用我们体育自身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情感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其信其道乐其学。意志力中,对情绪管理是很难的,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受青春期因素影响易冲动,会轻易改变决定,甚至突想就会把某种不强烈的决定抛弃。而体育,过程中有多种困难出现,严峻考验着学生意志力,如果没有强烈情感作精神支柱,学生就容易前功尽弃。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利用对事物的执着情感来熏陶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情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矢志不渝和坚持到底。在进行精神助力的同时我们更要让学生坚持就是胜利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形成强烈意志力而“信其道”。
  四、利用竞赛激励法培养
  人不激不励。意志力又称精神发动机,没有在成功路上获得良好体验往往就难以走动胜利的终点。作为体育教师,要用好心理刺激——让学生受到鼓励、表扬的评价,从而在心理上感受到自我努力换来的进步。我们知道,初中学生好动好竞争的,抓住这个特点的教学应用就是充分发挥体育学科无处不有的竞赛资源,让学生在竞争中满足他们好赢的需求。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增强意志力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人是有个体差异的,我们要让学生对体育学习持有好感,就必须分层实施,让人人都有成功机会。这样更利于意志力的培养。
  当然,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论哪种方法,我们都要注意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使之能持久、专一的做某事,具有较强的耐心,提升信心,变成决心,从而实现心中的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范海松,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8年。
  [2]刘红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J].体育时空,2021年。
  • 【发布时间】2022/10/1 12:13:30
  • 【点击频次】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