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通过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可以促进儿童形象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让儿童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进一步创造的精神,发展儿童美术实践能力,使其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今后的美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习兴趣;基础
美术是复杂的综合性艺术学科,它不但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美术是学校艺术教育课程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美术兴趣,促进素质提高,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量研究表明,独特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教育部专家指出:在相对较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课堂氛围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学习的主动性也较强。在舒适、愉悦的客观环境中,学生对外界的感觉良好,就会充满艺术的灵感,自我表现力较强,进而会创作出较好的绘画作品。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奇异的树》这一课程时,教师通过展示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或PPT教学资源,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教师将生活中不同类型的树木、自然场景、森林植物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融入于“有声有色”的课堂气氛中,这样一方面比较容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循序渐进,提高兴趣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在第一步启蒙阶段,已经培养出了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所以,第二步的任务是保持和提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画也是如此。假如我们在教小学生初学绘画时,就教他们如何构图,如何配色等复杂的绘画理论,他们一定会象听天书一样觉得画画失去兴趣。因此,我在教学画画的起始阶段,遵循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教学原则,开始时,先让小学生感到画画容易,画画好玩,逐步提高他们画画的兴趣。如,我在教二年级“画你喜爱的小动物”一课时,我没有让他们去描画生活中小动物的原样,而且用简笔去画,我以画小巧玲珑鸡为例,先让同学们通过观看小鸡模型和凭借记忆,说出小鸡主要部位都是什么形状的,在我的启发和提示下,小学生们很快把小鸡各部位开头说出来。于是,我在黑板上,根据同学们提供的图形,即用大圆画身,小圆画鸡头,用小圆点画眼睛,鸡腿、鸡爪用几条线画,经过我这样简单几笔的勾画,一个形似而神象的小鸡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同学们觉得非常有意思和简单,也学老师的样子在本子上小鸡。于是我趁机问同学们别的动物如小牛、小狗、小羊该怎么画呢?同学们由此受到启发,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都画了出来,而且争先恐后地把画本交给我看。当然画得五花八门,有好有坏,我都一一做了适当的点评,并把部分画得好的画在同学们中传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时,我把做画中“观察”和“想象”的概念结合着本课所讲的内容渗透给同学们,他们没有感到生疏和无法理解,而且很快地理解了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在愉悦中,同学们既体会到了画画的乐趣,又学到了绘画的点滴知识。这不但调动了他们做画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水平。
三、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美术兴趣
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增加多媒体的价值和利用效率。美术教育与绘画密切相关,但是在绘画美术中,这两个概念具有不同的美术价值。如何利用现代技术促进美术教育是评价美术教师的重要内容。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清晰度的图像,他们更清楚的了解所画内容,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既教师使用更多的多媒体功能来放大教科书的原始图像,并将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还可以包括播放学生的杰作,并指导学生如何改善绘画的缺点。作为美术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他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举世闻名的绘画图像,并研究流行作品的优势和美术价值。在这个多媒体课程中,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更快的掌握绘画技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很多当代美术教学的新模式,其中多媒体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很好地满足美术教育的要求。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显示丰富多样的图形,从而使交流变得更加轻松直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并在现有的学习方法上弥补缺陷。例如,在剪纸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展示剪纸的简短动画,并帮助他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也可以将已弄好的剪纸展示给学生。从一张纸开始去认识普通美术作品的美和美术价值,并指导学生获得剪纸经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各地剪纸的特色,例如甘肃的“抓髻娃娃”,体现了北方的简约大气;而南方剪纸以其精美小巧而闻名。由于多媒体具有很多优势,例如直观明了、动态展示、声像同步等,可以让学习内容变得更加抽象和容易理解,不仅激发学生参与,还有效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适时地运用鼓励,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对同一个审美材料,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就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自然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在欣赏徐悲鸿的《群马》时,我先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然后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最后鼓励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在启发学生对审美意境的理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能激发人的学习欲望,兴趣能够让人身心愉悦。兴趣是美术的活水,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长久保持下去,我们会从这条路上不断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习兴趣;基础
美术是复杂的综合性艺术学科,它不但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美术是学校艺术教育课程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美术兴趣,促进素质提高,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量研究表明,独特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教育部专家指出:在相对较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课堂氛围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学习的主动性也较强。在舒适、愉悦的客观环境中,学生对外界的感觉良好,就会充满艺术的灵感,自我表现力较强,进而会创作出较好的绘画作品。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奇异的树》这一课程时,教师通过展示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或PPT教学资源,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教师将生活中不同类型的树木、自然场景、森林植物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融入于“有声有色”的课堂气氛中,这样一方面比较容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循序渐进,提高兴趣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在第一步启蒙阶段,已经培养出了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所以,第二步的任务是保持和提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画也是如此。假如我们在教小学生初学绘画时,就教他们如何构图,如何配色等复杂的绘画理论,他们一定会象听天书一样觉得画画失去兴趣。因此,我在教学画画的起始阶段,遵循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教学原则,开始时,先让小学生感到画画容易,画画好玩,逐步提高他们画画的兴趣。如,我在教二年级“画你喜爱的小动物”一课时,我没有让他们去描画生活中小动物的原样,而且用简笔去画,我以画小巧玲珑鸡为例,先让同学们通过观看小鸡模型和凭借记忆,说出小鸡主要部位都是什么形状的,在我的启发和提示下,小学生们很快把小鸡各部位开头说出来。于是,我在黑板上,根据同学们提供的图形,即用大圆画身,小圆画鸡头,用小圆点画眼睛,鸡腿、鸡爪用几条线画,经过我这样简单几笔的勾画,一个形似而神象的小鸡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同学们觉得非常有意思和简单,也学老师的样子在本子上小鸡。于是我趁机问同学们别的动物如小牛、小狗、小羊该怎么画呢?同学们由此受到启发,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都画了出来,而且争先恐后地把画本交给我看。当然画得五花八门,有好有坏,我都一一做了适当的点评,并把部分画得好的画在同学们中传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时,我把做画中“观察”和“想象”的概念结合着本课所讲的内容渗透给同学们,他们没有感到生疏和无法理解,而且很快地理解了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在愉悦中,同学们既体会到了画画的乐趣,又学到了绘画的点滴知识。这不但调动了他们做画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水平。
三、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美术兴趣
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增加多媒体的价值和利用效率。美术教育与绘画密切相关,但是在绘画美术中,这两个概念具有不同的美术价值。如何利用现代技术促进美术教育是评价美术教师的重要内容。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清晰度的图像,他们更清楚的了解所画内容,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既教师使用更多的多媒体功能来放大教科书的原始图像,并将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还可以包括播放学生的杰作,并指导学生如何改善绘画的缺点。作为美术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他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举世闻名的绘画图像,并研究流行作品的优势和美术价值。在这个多媒体课程中,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更快的掌握绘画技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很多当代美术教学的新模式,其中多媒体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很好地满足美术教育的要求。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显示丰富多样的图形,从而使交流变得更加轻松直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并在现有的学习方法上弥补缺陷。例如,在剪纸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展示剪纸的简短动画,并帮助他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也可以将已弄好的剪纸展示给学生。从一张纸开始去认识普通美术作品的美和美术价值,并指导学生获得剪纸经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各地剪纸的特色,例如甘肃的“抓髻娃娃”,体现了北方的简约大气;而南方剪纸以其精美小巧而闻名。由于多媒体具有很多优势,例如直观明了、动态展示、声像同步等,可以让学习内容变得更加抽象和容易理解,不仅激发学生参与,还有效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适时地运用鼓励,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对同一个审美材料,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就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自然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在欣赏徐悲鸿的《群马》时,我先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然后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最后鼓励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在启发学生对审美意境的理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能激发人的学习欲望,兴趣能够让人身心愉悦。兴趣是美术的活水,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长久保持下去,我们会从这条路上不断的研究和探讨。
- 【发布时间】2022/10/1 12:13:09
- 【点击频次】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