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双主双优”新课改的推进中为了使教与学更优化情境教学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生活实例情境、历史故事情境、实验操作情境和偶发事件情境等四种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情境教学法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大量应用。所谓情境就是一种能诱发学生积极学习主体性产生的情感氛围,也是促使学生生成良好求知心理和获取知识认知、体验探索发现的一种影响心理的外驱力。新课标对此很重视,反复强调情境策略对于物理教与学进行优化的重要性。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教师朋友都热衷情境创设,甚至追求“繁华艳丽”的外在形式点缀课堂,但效度低,有哗众之嫌。那么,如何创设情境呢?经过几年的物理教学和“双主双优”课改推进实践,我认为有效的情境教学法应从精心设计情境开始,根据内容和学情的不同需要而采取不同创设方式,使情境更好地服务内容教学。
情境教学法应用之一: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物理是生活的抽象概括。源于生活的物理其教学与其说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倒不如说是物理又回到了生活的怀抱。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学应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生活化实施理念,而我们创设生活情境,其目的就是打通生活与物理的通道,让物理“回娘家”,获得真实感。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内容,都是基于学生身边物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如声现象、光现象、电现象、磁现象以及各种力问题、能问题等,都是学生有切身体验的物理问题。在教学这类知识时,我们就要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实际进行实施,把他们现有生活体验作为新知教学的基础铺垫。这样实施既可唤起学生感同身受又可降低理解难度,增快接受效率,提高传授效果。例如,特别在教学一些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更需要我们运用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如力的反作用、电磁互生现象、物体浮沉条件等。一句话,在物理课堂中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进行实施是教学常态,可能每个知识的教学都应用到了这种方法。
情境教学法应用之二:利用历史故事创设情境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又博大精深。在物理的长期发展中也积淀了众多故事。其中有物理本身的故事,也有物理学家个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可以成为我们一种教学资源。我们在教学相关内容时就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把它作为情境创设的“料子”,整合到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营造课堂活力气氛提高学生兴趣,还可催发他们探究意识。比如,在展开阿基米德实验教学之前为了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学知识我们可先用多媒体视频动画来“讲”“曹冲称象”这个有趣的历史故事,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故事中的关于船只的吃水深度、排水量、船只和石块的重量关系这几个概念,从而在教学中就创造出了一个生动的、充满传奇色彩的、生动的历史故事情境,然后再引出阿基米德定律,这样教学既自然又能激发学生对物理探究的兴趣,增强主体性。又如,在教学《大气压力》时我们可以利用课件回放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历史故事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和强大,同样可使学生主体性倍增。
情境教学法应用之三:通过实验操作创设情境
物理重实验,很多现象和性质的教学都是在实验中进行的。为了使这样的内容能更好地提效育人,我们就可以把实验操作作为情境载体而进行创设。这样的情境实施既实现了注重实践又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特别是在实验操作情境中精心设计问题构成操作情境+问题情境的结合,更能催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和探究欲。例如《浮力》的讲授,为了让学生不受潜在经验影响,不会误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质量、体积、密度有着直接关系,为了让学生知道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水中的沉陷程度、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空实心、物体的形态以及液体自身密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就可以创设实验操作情境让学生看到同一个物体在水中所处的不同状态。每进行一次试验之前,都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猜猜可能是怎样的,这样更能诱发学生思考和专注学物理。实验操作是培养动手的,而问题情境的实施是培养动脑思考的,二者的结合更能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深刻印象,强化记忆。
情境教学法应用之四:巧用偶发事件创设情境
偶发事件是教学中经常能遇到的一种事件,虽不可预设,但我们可以以此为“此情此景”的教学作为情境创设的重要资源,只要教师有教学睿智,教学语言组织得当,同样可以收到良好效果。我们知道,初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持久度还不大,还不能很好地坚持一节课。作为一线教师要使学生时时保持高专注还需要运用有效的诱发因素来维持,特别是一些爱开小差的学生。如果此时的课堂正好有偶发事件发生,我们就可将计就计,把其打造成教学情境,用在课堂教学中,其起到的激趣、诱思往往更强。例如在教学动能势能时遇到鸟儿进课堂,我就将其创设成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本身就符合学生需求,不仅活跃课堂氛围而且更能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总之,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既能激趣又能诱思的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既有着广泛的应用之地又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能帮助我们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能提高教学有效性。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合理应用,使之更好地为优教优学服务,为育人提效提质服务,为学生物理素养提升服务。
参考文献:
[1]陆成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几种教学法的运用[J].中外交流,2021年。
[2]钟良铭,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16年。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情境教学法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大量应用。所谓情境就是一种能诱发学生积极学习主体性产生的情感氛围,也是促使学生生成良好求知心理和获取知识认知、体验探索发现的一种影响心理的外驱力。新课标对此很重视,反复强调情境策略对于物理教与学进行优化的重要性。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教师朋友都热衷情境创设,甚至追求“繁华艳丽”的外在形式点缀课堂,但效度低,有哗众之嫌。那么,如何创设情境呢?经过几年的物理教学和“双主双优”课改推进实践,我认为有效的情境教学法应从精心设计情境开始,根据内容和学情的不同需要而采取不同创设方式,使情境更好地服务内容教学。
情境教学法应用之一: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物理是生活的抽象概括。源于生活的物理其教学与其说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倒不如说是物理又回到了生活的怀抱。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学应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生活化实施理念,而我们创设生活情境,其目的就是打通生活与物理的通道,让物理“回娘家”,获得真实感。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内容,都是基于学生身边物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如声现象、光现象、电现象、磁现象以及各种力问题、能问题等,都是学生有切身体验的物理问题。在教学这类知识时,我们就要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实际进行实施,把他们现有生活体验作为新知教学的基础铺垫。这样实施既可唤起学生感同身受又可降低理解难度,增快接受效率,提高传授效果。例如,特别在教学一些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更需要我们运用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如力的反作用、电磁互生现象、物体浮沉条件等。一句话,在物理课堂中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进行实施是教学常态,可能每个知识的教学都应用到了这种方法。
情境教学法应用之二:利用历史故事创设情境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又博大精深。在物理的长期发展中也积淀了众多故事。其中有物理本身的故事,也有物理学家个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可以成为我们一种教学资源。我们在教学相关内容时就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把它作为情境创设的“料子”,整合到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营造课堂活力气氛提高学生兴趣,还可催发他们探究意识。比如,在展开阿基米德实验教学之前为了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学知识我们可先用多媒体视频动画来“讲”“曹冲称象”这个有趣的历史故事,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故事中的关于船只的吃水深度、排水量、船只和石块的重量关系这几个概念,从而在教学中就创造出了一个生动的、充满传奇色彩的、生动的历史故事情境,然后再引出阿基米德定律,这样教学既自然又能激发学生对物理探究的兴趣,增强主体性。又如,在教学《大气压力》时我们可以利用课件回放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历史故事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和强大,同样可使学生主体性倍增。
情境教学法应用之三:通过实验操作创设情境
物理重实验,很多现象和性质的教学都是在实验中进行的。为了使这样的内容能更好地提效育人,我们就可以把实验操作作为情境载体而进行创设。这样的情境实施既实现了注重实践又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特别是在实验操作情境中精心设计问题构成操作情境+问题情境的结合,更能催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和探究欲。例如《浮力》的讲授,为了让学生不受潜在经验影响,不会误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质量、体积、密度有着直接关系,为了让学生知道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水中的沉陷程度、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空实心、物体的形态以及液体自身密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就可以创设实验操作情境让学生看到同一个物体在水中所处的不同状态。每进行一次试验之前,都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猜猜可能是怎样的,这样更能诱发学生思考和专注学物理。实验操作是培养动手的,而问题情境的实施是培养动脑思考的,二者的结合更能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深刻印象,强化记忆。
情境教学法应用之四:巧用偶发事件创设情境
偶发事件是教学中经常能遇到的一种事件,虽不可预设,但我们可以以此为“此情此景”的教学作为情境创设的重要资源,只要教师有教学睿智,教学语言组织得当,同样可以收到良好效果。我们知道,初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持久度还不大,还不能很好地坚持一节课。作为一线教师要使学生时时保持高专注还需要运用有效的诱发因素来维持,特别是一些爱开小差的学生。如果此时的课堂正好有偶发事件发生,我们就可将计就计,把其打造成教学情境,用在课堂教学中,其起到的激趣、诱思往往更强。例如在教学动能势能时遇到鸟儿进课堂,我就将其创设成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本身就符合学生需求,不仅活跃课堂氛围而且更能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总之,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既能激趣又能诱思的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既有着广泛的应用之地又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能帮助我们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能提高教学有效性。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合理应用,使之更好地为优教优学服务,为育人提效提质服务,为学生物理素养提升服务。
参考文献:
[1]陆成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几种教学法的运用[J].中外交流,2021年。
[2]钟良铭,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16年。
- 【发布时间】2022/10/1 12:06:41
- 【点击频次】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