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李秋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第十二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教师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学习能力,提高“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效率?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图形与几何”的地位及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意义来分析教师在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空间观念;教学策略
  “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其核心是发展空间观念,一方面,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了解、探索和把握空间能使人类更好地生存、活动或成长。另一方面,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何为空间观念呢?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可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这些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一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对培养他们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新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
  “图形与几何”在数学学习中占了重要的席位,但纵观小学阶段学生在这一领域知识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这一领域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有的学生甚至“谈几何色变”,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于这一领域知识的学习兴趣变淡,如此一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也就成了泡影。由此可见,学生在第一学段对“图形与几何”知识入门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对后期的学习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万丈高楼平地起,要靠地基打的牢,学习也正是如此。“图形与几何”在小学阶段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学段之间的内容相互关联,螺旋上升,逐段递进。基础没有掌握好,何来进阶?没有夯实的基础,在学生的头脑中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即便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也是漏洞百出。因此,重视“图形与几何”第一学段的教学,深入研究该学段的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受认知水平的影响,空间观念正处于萌芽阶段,如何呵护好这棵小苗,让它经过阳光、雨露的滋养长成参天大树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
  一、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情境创设的出发点
  “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的特点,通过创设和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既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又能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一课时,利用孩子们乐于助人的特点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学校要更换一批坏掉的课桌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帮助木工师傅量一量桌子的长度,积极热情的孩子们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都是同样的课桌,大家的测量结果却是不同的?聪明的孩子们最后发现,因为大家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造成了结果不同。此时,我窃喜,你们中计了,随后我提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同学们都饶有兴致,由此我们开启了新知识的学习之旅。
  二、空间观念的形成需要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支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很多,第一学段的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合理利用和挖掘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生活中到处都有几何图形,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有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图形组成的,在孩子生活的周围,处处可见不同形状的几何体或几何图形。因此,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在幼儿园阶段积累的有关图形的知识经验,以直观感知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生活中的几何体,使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能够找到丰富的支点,学生在潜意识中不自觉地把生活空间变成了图形空间,把学科中抽象的图形变成了形象的乐园,在观察、思考与交流中获得知识。在西师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我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如乒乓球、篮球、橡皮、粉笔盒、魔方等,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这两类图形的关联,引导学生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实的生活内容练习起来,拉近几何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三、学生观察物体时给予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
  “图形与几何”研究的是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属性,学会观察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的一种重要方法。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的范围受到了限制,视角不同对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属性的感知也不同,必须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把握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从而获得所研究的几何体的完整信息。如在教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方位多角度把握几何体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辨认不同方位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学校,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让每一位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在组内交流自己看到的是什么;课后安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积木进行搭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在西师版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的教学中,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后,我安排了一个课堂活动,对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在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前,我给学生们做了提示,分别从图形的边与角进行对比,学生在有效的指导下,顺利发现两类图形的异同。
  四、借助信息技术,直观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动态演示,使学生在一种直观、动态的情境中观察几何图形或几何体的变化过程,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如在进行西师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时,我们无法让学生靠想象来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制作出动态变化的效果,学生们很容易就发现和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五、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实践操作活动,能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抽象的知识,事实上,我们运用直观感受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引起学生的积极有效的思维。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仅仅凭借观察实物与模型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体验,最终内化。最常用的操作实验有图形的拼摆、折叠、划分、测量、割补以及制作模型等。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中最常用的的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画一画、涂一涂、剪一剪、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等多种操作活动,使知识内容与空间图形有效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时,学生仅仅在学习认识1cm后,是无法建立1cm的实际长度概念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1cm的实际长度,如:用自己的拇指和食指满满张开比出1cm,再和直尺上的1cm比比看,你比的1cm准吗?用直尺量一量自己的哪只手指宽度是1cm?再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宽度大约是1cm?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学生初步建立了1cm的实际长度观念。
  六、养成规范作图的习惯
  作图是学习几何的常规直观手段,我们应该重视在小学阶段通过作图活动,让学生积累感性认识,进而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第一学段学生作图都是在方格图里面进行,相对较简单,但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规范作图,只有在入门时养成规范的作图习惯,以后学生才能认真、规范地画好每一次图。
  七、积极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语言是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仅次于直观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学习空间与几何,形成空间观念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掌握几何语言的过程。几何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将大大促进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地用文字语言进行对几何体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方位思考,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如在教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时,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角,再表达自己摸了角以后的最直观感受,学生通过表达,促进了对角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表达过程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空间观念也在不断地形成和发展。
  八、创新实践性作业
  “图形与几何”第一学段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践性作业的作用,将课堂学习的知识与课外活动充分的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所学知识,将知识转换成能力,提升学习效果。为此,我们要创新地布置实践性作业,提升学生的作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积木拼一拼、摆一摆,拍好照片,在学校交流展示;在认识了平面图形后,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剪好各种平面图形,拼组成自己喜欢的一幅画,在班级中举办“拼图展览”,每位学生为了创造好的作品都会竭尽所能,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也很棒。孩子们用自己认真、努力的行动来展现对实践作业的喜爱。
  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需要用心慢慢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相信坚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27-29 
  [2]空间观念[OL],百度词条
  • 【发布时间】2022/10/1 12:06:23
  • 【点击频次】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