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幼儿劳动教育

 

【作者】 尹跃红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鲁家园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但现在看来,由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越来越差。而合理组织幼儿劳动,让幼儿在劳动中接受教育,成为现在社会教育孩子的必要课程。
  关键词:幼儿劳动;实践体验
  现在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享受着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难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也会使孩子养成懒惰的行为方式,对家长们产生依赖的心理,不利于孩子个性的良好发展。所以,我们要通过合理的劳动,使幼儿学习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思想品质,初步养成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幼儿的劳动和成人的劳动不同,不是为了得到某种成果而劳动,而是具有游戏性、生活性等特点。为了更好的给幼儿安排合理的符合幼儿特点的劳动,使幼儿在劳动中快乐的成长,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幼儿劳动的特点。
  一、劳动环境创设合理,构建合理的劳动课程内容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基础教育也逐步纳入教育改革的重点范畴,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逐步加大力度。物质环境作为一种显性的教育因素,具有广泛的探索、想象、创造和求异的空间,能激发幼儿不断与其相互作用,积极地动手动脑。因此,在物质环境的创设方面,一要注重幼儿园自身教育资源的最大功效的发挥。二是要注重材料投放的合理性,要紧紧围绕幼儿的实际需要,学习兴趣和劳动目标三方面来投放游戏材料,使环境布置既儿童化又教育化。
  另外,教育目标是通过教育内容来体现的,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以目标为依据。幼儿园的“劳动活动”是指通过让幼儿参加一些简单的劳动,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形成劳动技能,具有教育性的一种活动。其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取多样化、多形式开展的,归纳总结起来大致分四类:第一类是自我服务劳动——幼儿自己照料自己的劳动。如幼儿自已进餐、睡眠、盥洗、如厕、穿脱衣服等;第二类是服务于集体的劳动。最常见的是值日生劳动,如收拾整理玩具、扫地、修补图书等;第三类是种植、饲养劳动,增强幼儿情商意识——让幼儿亲自参加种植一些易于管理的农作物,如种植地瓜、花生、豆类等,以及照料适于幼儿饲养的小动物,如兔子、鸟类、鸡鸭、金鱼等,在实践中培养、增强其情商意识;第四类是手工劳动——幼儿运用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劳动,强化其基本的动作协调能力。
  二、观看劳动教育影像,增强幼儿劳动意识
  通常我们眼中的劳动教育就是社会实践活动,但这一理解过于狭窄。我们应更新劳动观念,尝试用新的劳动教育方式——“静态劳动教育”开拓探索。笔者发现,许多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会因天气、场地等因素受阻,而静态教育法突破了客观条件的局限,使幼儿劳动教育适用于更多场景。例如,教师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组织幼儿观看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影像资料(如与劳动有关的电影、动画片、纪录片等),或是拍摄幼儿劳动、学校厨房阿姨辛苦制作美食以及保育员阿姨悉心照顾幼儿的画面等。通过一系列影像资料的观看和教师的引导,幼儿能更好地理解“劳动最光荣”“劳动者不容易”等内容的深刻含义。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为幼儿输入与年龄段相贴切的劳动知识,不仅能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而且能在他们心里种下劳动的种子,为他们今后的劳动教育打下基础。
  三、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木的劳动技能
  在教学活动中,教给幼儿基木的劳动方法和技能,可通过游戏的形式以幼儿熟悉和喜爱的人物为主角,使幼儿从有趣的游戏中掌握技能。如通过“小小能手”让幼儿学会穿衣、梳头、叠被等简单动作。教师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劳动的正确方法,用简明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幼儿去模仿和练习。如洗手,它的规则是饭前便后要洗手。
  教师教给其洗手的正确方法,并示范整个洗手的过程:卷袖口、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脏物冲洗干净,再用毛巾擦擦手,挂好毛巾。示范后再让幼儿练习,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幼儿便掌握洗手的方法了。把一些劳动技能与游戏相结合。如教孩子系鞋带可这样讲解:把两条鞋带交叉,交出一个小小山洞,小兔相在山洞里捉迷藏,它把一只耳朵藏在山洞再从另一边站出来,玩得真高兴。这样孩子很快掌握了系鞋带的方法。
  四、寓劳动干游戏活动之中,激验劳动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最乐干接受的教育方式,让枯燥的劳动寓干游戏教育之中,激发幼儿劳动的兴趣。如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当“医生”,给病人看病:当“妈妈”给娃娃喂饭,整理娃娃家里的物品:当售货员卖东西,整理超市等等,在游戏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劳动变但有趣味性,滔除幼儿劳动的厌烦情绪,也激发了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锻炼了劳动能力,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不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劳动竞赛。如针对冬天到了,小班幼儿穿脱外套有困难,比较依赖干老师的情况下,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我们开展了穿脱衣服的比赛,并给幼儿颁发奖品奖状,这样的游戏竞赛活动不仅让幼儿掌握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技能,也感受了劳动的快乐。
  五、寓劳动干学习活动中,培养劳动的能力
  (一)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
  利用有关干劳动的儿童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开展领域教学。如学习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教育孩子学会自我服务,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双手做各种事情,针对有的幼儿上幼儿园时不愿意自己走路,通过故事《小脚不见了》,帮助幼儿分析故事中的小猪胖胖的小脚为什么不见了,并让小朋友想办法帮忙小猪胖胖找回小脚,从而让幼儿知道上幼儿园要自己走路。通过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了解歌曲所隐含的寓意,引导幼儿理解劳动光荣的品质。
  (二)区域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
  区域活动中如美工区让幼儿学编织,教师的示范让孩子学着教师怎样来“做”,不仅学会了编织的技能,还能感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在生活区我们也给幼儿准备了系鞋带,订纽扣、编辫子、扫豆子等游戏。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对劳动活动的兴趣,同时发展幼儿手指的小肌肉群,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三)在种植与饲养的活动中培养劳动技能
  在幼儿园的种植园地里,教师组织幼儿用铲松土,种上大蒜、青菜、辣椒等各种菜苗,定期给菜苗浇水,施肥,拔草,记录种子发芽,测量它们每天长高了多少,和孩子们一起期待着小苗苗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在班级的“自然角”,用各种瓶子,花盆种上各种花和菜苗,幼儿每天轮流当值日生,给自然角的花浇水和记录生长过程。在自然角中还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小螃蟹,小乌角,小金鱼等,让孩子们经常给它们喂食换水。在种植与饲养的活动中,幼儿掌握了相关的劳动技能,提高了劳动能力。
  (四)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
  针各年龄班幼儿的不同特点,创设劳动情境,定期开展不同的劳动活动,让劳动成为固定的课程。如在中小班我们开展整理班级物品,擦卓椅,门,栏杆、玩具,捡落叶等,在大班,教师带领孩子们洁洗户外体育器械,整理菜园子等,在劳动课程里教师通过孩子们在劳动中认识工具,使用工具,尝试探索各种各样劳动方法,通过不断尝试和发现,发展孩子劳动的能力。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因此,我们都应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坚持正确的引导,使幼儿潜意识的活动逐渐向有意识的劳动方向发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爱劳动,爱劳动人民,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这是我们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务,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不可忽视的。因为一个执爱劳动,懂得劳动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之材,让我们的孩子通过劳动拥有一双勤劳、能干、灵巧的双手,让智慧的火花从孩子的灵巧的手上绽放!
  • 【发布时间】2022/10/1 12:04:24
  • 【点击频次】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