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理念的有效实践

 

【作者】 魏君湘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五星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数学欲提效增质,在课堂中应用生活化理念实施是个不错选择,这过程需要我们采撷生活实例,创设生活情境,搭建生活实践,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的通道中感受、体验到数学的生活性和生活中的数学性的“互通”,从而在实用性的激励下获得生活数学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理念;实践;有效
  生活中的不论是数量关系还是空间形式本是直观可感可触的,被抽象形成数学之后以一门学科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时就具有了极强的抽象性。虽如此,但还是挡不住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因为大数据社会已来临,数学在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对此,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实践要求,那就是要把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能力和方法作为教学担当,让他们有真正良好的数学实践能力。而要达到这种效果,数学教学提效增质的实施就少不了生活化理念的引领指导,特别是化作教学行为展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优教优学方式的应用开展,这样才能使教优化,利于提效优育,让学生得良好发展。下面,我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际探索聊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理念的有效实践。
  一、实施生活化策略,需要采撷生活实例
  虽然数学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但同一个知识点,则可以用很多生活现象来加作为载体或知识的包装。也就是说,数学同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可选择的生活实例具有非对称性,后者往往以“数倍”存在。因此,我们在进行生活化数学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底选择哪种生活实例来作为课堂教学应用,不是随意搬上课堂就可达到预期的。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引进课堂的生活实例一定要抱有采撷思想,优化选择,使其更好地符合教学内容、学情、当地生活实际需要,这样的生活实例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和数学很实用等收获感。故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作为执教者要尽可能地站在学生角度、利用学生视角去看生活问题,去思考生活问题,这样我们才能选择到具有现实性和符合学生爱好的生活实例来,才能使教的内容和过程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才能激起学生生活应用意识培养的需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努力。例如,在教学设计“东南西北”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认识方位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能诱发学生去认知方向获得知识的生活问题来实施,而且这样的问题还要基于学生先前基础,对前后、上下、左右这样的表方位的词有一定感性认识,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设计符合学情需要,才能起到助教优学的效果。实践告诉我,应用生活化理念采撷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设计一定要用学生眼光和学生思维,从他们的角度来采撷,才能起到良好效果。
  二、实施生活化策略,需要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是打通数学与生活通道的有效方式,是体现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最直接证明。实践中,我们看到,很多数学课堂枯燥,学生缺乏兴趣,主要原因就是脱离了生活的数学知识太抽象,太过于理论化。要让小学生学这样的数学,显然是引不起他们兴趣的。但是我们又发现,我们小学阶段的数学总比其他学段的课堂更“讨人喜欢”,更能让学生“乐其学”。原因我认为是小学数学知识所对应的生活问题更多,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了潜在认知而更易感知。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教学已情境化。因为情境化的过程是精心设计的,本身就是趣味性和诱思性的结合,更能让学生积极投入。例如,在教学“加法的认识”一课时,我们就可在上课伊始让学生看书上的情境图,同时问:“你能模仿出她的动作吗?”情境图上的运作是我们学生常作动作,而教师以此激趣诱思,自然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而争着说“我来”“我会”。激发了兴趣,从而让学生参与学习奠定了情感支撑,为理解加法的含义奠定了兴趣基础。
  三、实施生活化教学,需要引导生活实践
  数学实践性很强,作为生活工具在大数据来临的今天,其担当的学科育人责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就需要在实施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周围,生活需要数学来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切身体验他们才会更加相信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是我们口头讲解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通过数学实践,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才能有一个锻炼的机会和平台,才能真正学会解决生活问题。现实的生活问题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即使是抽象出来的问题,也常常有多个组合。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生活问题时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择取其某个点进行着力,引导学生完成问题解决。如在“认识人民币”课程中进行生活化实践时我们就可以模仿商场运作,让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尝试利用人民市知识来学会“买卖东西”。通过识别商品、查看标价、合计;通过交钱、找零费等,让同学们经历这一整个过程,让他们多种数学知识都得到整合性的应用。这样有利于形成综合性的生活反哺技能。实施教学生活,不论是哪个知识的教学实施,引导学生生活实践都是少不了一波操作,实施时,教师应搭建平台,让学生在爱学中乐参与,发展数学实践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欲提增质我们就要化生活化理念为有效的教学行为,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提效增质的具体项目而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时刻感觉到身边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的方式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有了这样的生活化意识才有生活化策略,也才能让学生学到更有意义的数学,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姚金成,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途径[J].读写算,2020年。
  [2]陆金英,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与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
  • 【发布时间】2022/10/1 11:59:36
  • 【点击频次】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