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情境策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汤慧萍

【机构】 四川省蓬安县杨家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情境策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作用非常明显。本文探讨了情境策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实践意义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情境策略;应用;有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与特定情境相关,积极学习的动力来自于情境给予的提供。实践也证明,积极的情境,也可以使学生学习更有效果,特别是在利用旧知和经验为基础学习方式,更能高效吸收正在面临的新知。而且,其获得的知识不仅易于保存,而且易于迁移,应用于新的问题解决中。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情境策略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也随之增多。在我实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把此策略带到课堂,也能让学生“以境诱思”“以境生情”,起到煽情激学效果。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情境策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情境策略施教的实践意义
  情境策略在新课改中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原因在于其功能强大,作用明显,在提升教学质量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激趣、诱思和煽情、创境之效果。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科学合理应用情境策略施教,还可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增强对计算机学习的情感体验,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而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爱好创设情境,还可以使教学内容以生活需要而呈现在学生视野中,既生动有趣,又体现信息技术学习的实用价值,通过生活现象的负载,原本抽象的知识披上现实的外衣就变得直观形象了。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情境策略作用重大。但我们发现,最有效的情境,就是充分发挥计算机功能优势,集成更多有趣有效的教学介质,从声音、动画、色彩、图像等方面综合刺激,形成视频兼顾的音视画面,创建出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并以此为平台,展开教与学,使学生有主体的能动性,能自愿在这种情境平台上进行探索操作和练习实践,发现新知,形成能力,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内化为操作方法,实现积极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情境策略施教的实践途径
  情境策略是一种理念化形,物化为教学操作的途径方法。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可拓展途径,丰富方法,从而其课堂教学更具有多样性和有效性。我们知道,作为信息技术化身的多媒体,也可以创设直观情境,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只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教学平台,让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更直观便捷呈现。在这儿,不在我们探讨之列。
  (一)利用图片创建情境。这儿的图片,不是随意而捡的,而是选择那些利用教学目的实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挂图、简笔画等。由于这些图片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引进课堂,创设情境,就更能让学生乐于参与。我们知道,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抽象思维能力弱,形象思维能力强。抓住这个特点,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特点,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学道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对所教的知识通过直观化手段使其形象作用于学生感官,如图片、挂图等,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前,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中,学习内容简单并且配备了一些图片。教师可以使用这些图片或其他图片来指导学生并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认识机器人”这一课时,该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机器人的概念、产生、发展、类型和应用。机器人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而教材中关于机器人的某些概念又过于抽象。因此,教师可以剪辑电影《变形金刚》中的一些机器人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了解现实中的机器人情况。这样教学,就是教师利用图片创建教学情境,起到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作用,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主体性。
  (二)利用生活需要创设情境。信息技术是门实践性强的工具学科,生活处处都能用得着。特别是现在,感觉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特别离不开,没有它的帮助,我们感觉什么工作都不能高效开展。正是这种需要的现实性,我们可利用生活需要来创设信息技术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国庆中秋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家人团聚和庆祝建国纪念,我们在教学PPT演示文稿设计时,创设了相关情境,鼓励学生以《我和我的家人》《我和我的祖国》为题,进行演示文稿创作。结果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情境中得到了兴趣激发和思维启发,不仅创有动力,还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创造出许多生动的作品来。
  (三)使用竞赛游戏创建情境。小学生是好动的,更是好竞争的。抓住这个特征,把竞赛游戏引进课堂,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形成教学情境以便施教,就可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增强他们学习动力。例如,在教学“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时,我们知道,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将图片文件插入到幻灯片中。并学习设置图片格式并实现图片和文本的混合,内容虽然不多,但特别重要,因为这是学习PPT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可以将一个学生作为一个游戏竞争小组,也可以三到五个学生为一组来进行竞争。例如,在“文字输入教学”中创设竞赛情境,开展男女对抗赛或“一对一”的竞争赛,这些竞赛都可以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使用游戏创建情境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也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更是我们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用得较多的方式。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过程中巧妙创造一些教学情境,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我相信,只要不断探索,创新情境教学实践,就可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情境资源”,在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提升的同时,也将使其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孙琦,浅谈情境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7年。
  • 【发布时间】2022/10/1 11:59:21
  • 【点击频次】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