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合作性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开展

 

【作者】 罗大春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中滩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合作性学习是我国新推出的一类极具优越性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十分显著,并且其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推崇及认可。怎样高效化的推行合作性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始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心,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让其能够达到乐于学习的目的。同时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分析学习的特征,结合其教学现状,将学习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提高整体课堂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合作性学习模式的创意性以及时效性极强,其会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的组织方式,结合相应的程序以及方法,让学生能够彼此合作,一同完成学习目标,同时老师要以小组总体成绩当作奖励的依据,调节学生的人际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情感、技能以及认识。应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较好地切合当前初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会和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适应,达到扬长避短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采取小组间的竞争方式,约束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团结互助等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视野,明确设定合作学习的发展方向,借助信息反馈等方式,调整优化当前的生物课教学措施。
  1、学习特征
  1.1任务的选择性
  学习要求学生全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彼此相互交流探讨,这样可以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相长”目的,从而顺利推行教学活动。想要成功地开展学习活动,那么学生就必须要保持积极自主的态度,全部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所以在开展学习活动时,应当有意识的选择相应的学习任务,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情,设置一些更具趣味性且带有科学探究价值的任务,这样学生的探究兴趣才会变得更加的强烈。除此之外,老师所设置的学习任务难度必须要保持适宜的状态,尽可能的略高于当前学生的现阶段认知能力,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水平,选择阶梯状的分布形式设计学习任务,达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
  1.2时间的灵活性
  时间的布置以及分配会直接决定学习的有效性,要在规定的时间当中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顺利地开展学习活动,这就必须要妥善的规划并调配教学时间。例如,针对一些较为抽象或者复杂的知识点,老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及空间,在详细讲解知识点后,让学生利用空闲的时间去探讨和交流,尽可能的放缓学习的节奏,这样学生才能够较为灵活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对其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老师可以使用板书的方式,将其知识点罗列清晰,这样学生探讨的问题就会更具条理化的特性,明确小组探讨时期的重点,把握问题思考的关键。
  2、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对策
  2.1一问一答互动式
  在推行合作性学习法时,一些老师会过于注重学生彼此的合作学习关系,完全忽视了师生合作学习关系。所以,在实际课程教学阶段,老师可以采取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这类学习方式主要是由学生回答以及老师提问这两个步骤构成,借助提问的方式落实学习。老师需要了解知识体系及教学的重心,这样在提问的过程中,才能够达到有的放矢的教学目的,提高其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生物的生活环境》这一知识时,老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该知识,可以使用语言正确的描述生物圈的范围,同时说出生物圈给生物生存所提供的基础条件,举例分析栖息地的变化对于生物所形成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在教学时,老师要设置好教学问题,询问学生:“同学们,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天空当中会有鸟,地上会有绿草,水中会有鱼,那么是不是地球所有的地方都会存在生物呢?生物圈的范围又是什么呢?”利用这些问题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产生出探究生物知识的心理,对其问题进行正确的解答,这类一问一答互动式的学习法能够转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明确设定学生的主体课堂地位。这类教学模式的使用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将其内心的疑惑表达出来,老师也可以解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变得更强,进而创建出更为轻松的教学环境。
  2.2群策群力小组式
  小组是开展学习的基础单位,同时也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其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和探讨,由此可见,小组成员的结构会对学习的成效形成直接性的影响。在学习阶段,老师必须要注重优化小组的结构,保障小组成员分配的合理性,遵守“人数适宜、实力相当”等的原则,将小组人数控制在5至8人,并且在开展学习活动时,老师必须要保障课堂的秩序性,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发挥出自身的引领效应,抓住教学的契机,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启发。例如,在讲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老师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的方式,认知绿色植物的产物以及原料等,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学生划分成为多个实验小组,并在小组当中选出组长、实验人以及发言人等。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亲自动手实践,将其所学习的知识落实到练习活动当中,老师要适时的参与,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去验证淀粉遇碘变蓝,这样学生就能够懂得配合,给后续所开展的实验活动做铺垫。
  结语
  综上所述,老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将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其中,要放弃传统固化的教学理念,坚持学习法,这样学生才能够更为自主的学习知识。老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的教学角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其学习能够更好地渗透到教学课堂中,补充教学的内容,学生也能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交流彼此的思想以及知识,分享学习经验,一同完成学习任务,最大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合作学习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J]. 胡贝琴. 考试与评价. 2020(07)
  [2]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杨滟菊.新课程(中学). 2018(10)
  [3]合作性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连志高.  当代教研论丛. 2015(09)
  [4]环境意识培养背景下图片资料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孙礼梅.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4)
  [5]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张梅,张新贵,王春明.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0(04)
  • 【发布时间】2022/10/1 11:58:20
  • 【点击频次】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