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语文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实践

 

【作者】 秦小菊

【机构】 四川武胜中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取得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高效性我们必须从营造和谐氛围入手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悦读中探究质疑获得真实感受,在平台实践中成就真实自我,促使个性张扬。
  关键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实施;有效实践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有效的阅读实施不论是获得的理解还是体验都不能以教师分析来替代学生阅读实践。而传统语文教学,教师在夯实课文分析上下足了功夫,努力肢解,析词剖句,耗费大量时间却换得“不昭不昏”,学生除了有些概念之外语文能力却一无所获。这是典型的以牺牲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为代价、教师成了中心的教学理念所致,是与新课标精神和语文学习规律相悖的教学行为。我们在吐槽的同时应着力按照课标要求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营造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和谐氛围
  传统教学,执教者几乎实施的就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答案”、统一的训练、统一的题库、统一的评价要求“一刀切”学生模式,要求学生只能按照参考上的“标准”解答题目。这无疑忽视了学生与语文材料接触的独特体验和质疑创造,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在全面践行语文教改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化教学行为和以标准统一的共性化教学观念而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营造与之相适应的实施情景,注重阅读潜能激发,珍视学生认知,允许对文本有不同看法、体验与感受,让阅读成为学生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载体,形成个性张扬舞台。而这些的实现需要教师放慢教学速度而利用时间营造愉悦、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在心理自由的基础上拥有自主阅读的权利,感到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在这样条件下,学生才会用心阅读、专心探究、静心思辨、沉心感悟、畅心交流,而不会顾讽怕嘲,人云亦云,在阅读中的创造性见解也敢大胆直抒,从而成为一个有独特个性的、自我意识强的个体。当然,良好的阅读氛围需要以情营造、以激励促进、以教师学识之风引领。
  二、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学习兴趣
  所有智力工作都需要兴趣。而开展个性化阅读,需要学生克服思维与文本的交融屏障而大胆想象、大胆创新,这更需要兴趣作动力支撑才能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性。多年实践告诉我当学生对阅读有“我要学”兴趣和需要后就会有自觉性进而创造性地学,表现出空前的阅读自主性。所以,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就应把兴趣培养列为重点,把激发阅读欲望形成强烈动机作为出发点,大力引导学生自主悦读。当然,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对于高中学生和语文学习特点我认为最好运用学识渊博的大家风范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标杆”而爱好阅读,进入文本世界。教学中,我常用自身作为学生的引领者,利用自身强烈的阅读兴趣感染学生,让他们在看到多学习、多积累语文同样不断提升自我拥有知识的无限魅力。这就是以趣激趣的途径,更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个性化阅读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有效做法。
  三、提升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贵有疑。阅读要有创新性感受和价值性东西的获得,必须要质疑,树立批判意识。没有质疑就不会有探索和思考,阅读再多的书也只能浮于文字表面而无法理解蕴藏之意和弦外之音,受不到情感熏陶,更不会有所进步。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增强“为什么”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思维在阅读行进中与文本对话、交融,甚至通感,获得意义建构。在日常教学中,我以预习课文为依托,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做到边读边思,“三点重击”(重点、难点、疑点),大胆质疑,形成问题并梳理归类:篇章结构或是字句理解方面的,情感表达还是表现形式方面。然后,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尽量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同桌交流、共同解决。经讨论交流还是不能为解的,上交教师,进入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教的范围之列,我就组织学生共同来解答问题、探讨文本。在阅读教学完成之后又回过头来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评点,而评点的过程也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该如何提出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杜鹃枝上杜鹃啼》等课文时就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实践证明,这样的训练既能让学生锻炼思维,提高质疑能力,又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展示个性,特别是学生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之后获得得的成功体验更能让他感觉到深入学习的愉悦性,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悦读自我实践者,自觉践行文本阅读,不光是课内的。
  四、搭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交流平台
  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吸收过程,是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体验的过程。由于学生存有个体差异,知识习得有多有少,素养提升有快有慢,情感体验有深有浅,价值取向有对有错。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平台,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同时,加深情感体验,纠正不良价值取向。这个平台就是学生阅读感受的交流平台,这个“交流”是广义的,可以是语言表达的,如组内质疑讨论;也可是动作交流的,如表演,象学习戏剧或故事性强的小说之后进行;也可是多方互动的,如辨论演讲;也可是写作表达的,用书面形式来体现学生作品阅读的评价和感悟的。
  当然,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其径还多,作为一种课改倡导,在“三活课堂”理念指导下更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这几年探索中,我发现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首先就要求教师必作思想解放,敢于相信个性化阅读不会影响高考质量,从而大胆改革,有无限教学与课改自信。
  参考文献:
  [1]解小鹏,新课标倡导语文个性化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
  [2]彭诚英,高中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理解[J].云南教育,2021年。
  • 【发布时间】2022/9/25 8:57:09
  • 【点击频次】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