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初中英语在我国初中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而对作业进行有效设计可以极大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水平,改善同学们的英语学习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我国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然后提出了改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从而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来显著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效策略
作业布置是任何科目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可以强化学生对课堂上所讲解知识的记忆,教师通过学生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检验他们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检验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初中英语教學需要有效的作业来强化记忆,但是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很多中学的英语作业设计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
一、作业设计应强调层次性和自主性
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作业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能力等做到分层设计。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为“必做”和“选做”两个层次。“必做”题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完成,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选做”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力完成。另外,我们也可以把班级学生按层次从高到低分为A、B、C三个等级,科学明确地制定分层目标,设计分层作业。课堂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选用各层次练习,教师进行组间巡视,指导C级学生落实双基,启发B级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点拨A级学生进一步发挥创造潜能。课后分层布置家庭作业,鼓励C级学生有余力可做一些B级作业,鼓励B级学生,有余力做A级作业。分层作业针对个别差异,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在不同基础上都有各自的提高和发展。
二、作业设计应体现复现性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对所学的知识应该赶在遗忘以前迅速地、及时地进行巩固、复习、重现和运用,才能更好地强化记忆的效果。在巩固新知识时,有计划地将新旧语言材料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新出现的语言材料和已学过的是相互联系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符合认识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学生在熟悉的话题中学习新知,会让他觉得这题目好像是做过的,“我会做”,无形中使其信心大增。
三、作业设计注重创新性
英语作业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如学Reading Colours and moods后,传统的练习是复述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作业设计时可以让学生设计装修一个房间或设计一身服装,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运用课文中所学有关颜色的知识,通过英语表达深化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转换作业方式,减少机械练习
因为环境和语境的关系,在农村,英语课堂基本上是学生学习英语和感知英语的唯一的场所。为了巩固课堂所学,很多教师会将作业布置的重点放在抄写与背诵重点单词,短语、句子以及课文上。在缺少语境练习的情况下,这些作业的布置再合情合理不过了,既容易操作,短期内也更容易达到巩固的效果。但是长时间的操作,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时就需要我们将抄写背诵的形式进行转换。例如在要求学生抄写和记忆单词时,初学时可以简单地抄写,学完之后,可将单词变成句子。还有在一个单元完全结束之后,让学生根据单词的词性去进行总结和抄写。同样是抄写但是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这样就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夯实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为长期有效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所以教师应当更加有意识地做到布置作业方式的转变,不要将作业的布置等同于做练习,所有作业布置的最终目的,其实都是为了服务课堂,在做到作业转换之外,丰富学生作业的类型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单元是按照不同的训练目的去设计教学内容的,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均衡发展,就不能只将作业停留在语言点的练习上,而应适当地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去布置作业,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例如在处理牛津英语8A Unit7 Reading a时,就可以在布置作业时添加自己对家乡和喜欢季节的描述这样的写作练习,将不太好处理的诗歌体裁的课文材料转换成学生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这样的作业布置即可以减少课本的难度,又为第二节课的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在处理这些课时,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五、提升作业的实践性
实践性作业就是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将作业内容向外延伸,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者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高效系统地完成作业。实践性作业的目的除了巩固学生的基本英语知识外,还能锻炼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多与人接触,比如,在学习到涉及西方节日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布置手抄报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将节日的来历、节日习俗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内容体现其中。手抄报不同于传统的作业形式,学生通常不会对其产生抵触的情绪,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查阅相关知识,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六、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批阅工作
既然老师没有充分的时间批阅作业,就可以发动学生与老师共同完成。这种做法非但会给学生心中留下不好的想法,还会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成长。就拿修改英语作文为例,老师把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在组内之间交换作业,互相修改作文,并且把自己认为错误和优秀的句子都标注出来,写好认同的分数。小组内一起从分数高的作文中挑选出最优秀的文章供全班欣赏,把分数最低的作文交给老师,由老师进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做到共同学习,互相鉴赏,认真思考和对待文章中的每个句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初中英语教师应当重视作业布置,既要体现趣味性、实践性特征,又要彰显层次性的特点,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通过完成作业获得英语素质“质”的飞跃,并从中真正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所在。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效策略
作业布置是任何科目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可以强化学生对课堂上所讲解知识的记忆,教师通过学生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检验他们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检验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初中英语教學需要有效的作业来强化记忆,但是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很多中学的英语作业设计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
一、作业设计应强调层次性和自主性
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作业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能力等做到分层设计。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为“必做”和“选做”两个层次。“必做”题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完成,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选做”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力完成。另外,我们也可以把班级学生按层次从高到低分为A、B、C三个等级,科学明确地制定分层目标,设计分层作业。课堂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选用各层次练习,教师进行组间巡视,指导C级学生落实双基,启发B级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点拨A级学生进一步发挥创造潜能。课后分层布置家庭作业,鼓励C级学生有余力可做一些B级作业,鼓励B级学生,有余力做A级作业。分层作业针对个别差异,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在不同基础上都有各自的提高和发展。
二、作业设计应体现复现性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对所学的知识应该赶在遗忘以前迅速地、及时地进行巩固、复习、重现和运用,才能更好地强化记忆的效果。在巩固新知识时,有计划地将新旧语言材料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新出现的语言材料和已学过的是相互联系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符合认识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学生在熟悉的话题中学习新知,会让他觉得这题目好像是做过的,“我会做”,无形中使其信心大增。
三、作业设计注重创新性
英语作业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如学Reading Colours and moods后,传统的练习是复述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作业设计时可以让学生设计装修一个房间或设计一身服装,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运用课文中所学有关颜色的知识,通过英语表达深化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转换作业方式,减少机械练习
因为环境和语境的关系,在农村,英语课堂基本上是学生学习英语和感知英语的唯一的场所。为了巩固课堂所学,很多教师会将作业布置的重点放在抄写与背诵重点单词,短语、句子以及课文上。在缺少语境练习的情况下,这些作业的布置再合情合理不过了,既容易操作,短期内也更容易达到巩固的效果。但是长时间的操作,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时就需要我们将抄写背诵的形式进行转换。例如在要求学生抄写和记忆单词时,初学时可以简单地抄写,学完之后,可将单词变成句子。还有在一个单元完全结束之后,让学生根据单词的词性去进行总结和抄写。同样是抄写但是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这样就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夯实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为长期有效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所以教师应当更加有意识地做到布置作业方式的转变,不要将作业的布置等同于做练习,所有作业布置的最终目的,其实都是为了服务课堂,在做到作业转换之外,丰富学生作业的类型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单元是按照不同的训练目的去设计教学内容的,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均衡发展,就不能只将作业停留在语言点的练习上,而应适当地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去布置作业,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例如在处理牛津英语8A Unit7 Reading a时,就可以在布置作业时添加自己对家乡和喜欢季节的描述这样的写作练习,将不太好处理的诗歌体裁的课文材料转换成学生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这样的作业布置即可以减少课本的难度,又为第二节课的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在处理这些课时,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五、提升作业的实践性
实践性作业就是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将作业内容向外延伸,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者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高效系统地完成作业。实践性作业的目的除了巩固学生的基本英语知识外,还能锻炼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多与人接触,比如,在学习到涉及西方节日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布置手抄报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将节日的来历、节日习俗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内容体现其中。手抄报不同于传统的作业形式,学生通常不会对其产生抵触的情绪,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查阅相关知识,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六、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批阅工作
既然老师没有充分的时间批阅作业,就可以发动学生与老师共同完成。这种做法非但会给学生心中留下不好的想法,还会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成长。就拿修改英语作文为例,老师把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在组内之间交换作业,互相修改作文,并且把自己认为错误和优秀的句子都标注出来,写好认同的分数。小组内一起从分数高的作文中挑选出最优秀的文章供全班欣赏,把分数最低的作文交给老师,由老师进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做到共同学习,互相鉴赏,认真思考和对待文章中的每个句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初中英语教师应当重视作业布置,既要体现趣味性、实践性特征,又要彰显层次性的特点,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通过完成作业获得英语素质“质”的飞跃,并从中真正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所在。
- 【发布时间】2022/9/13 10:50:24
- 【点击频次】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