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散发魅力

 

【作者】 刘学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宗场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的教学成效直接影响着其它各学科的进展。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其意义在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文学素养。虽然当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重点置于阅读教学上,同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教学的有效性却不尽人意。这就要求我们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秉持高效的意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散发魅力。对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想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发挥引导作用。这种转变的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设置课堂预习任务。教师在每节课课后都要向学生简单介绍下节课要讲解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并且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教师要适当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预习去回答。同时让学生通过预习至少找到一个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课堂上向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发问。有了预习的基础,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多去发言,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其次,设立课堂讨论小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每讲完一单元内容的时候,教师都准备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由小组合作完成,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班级内部形成一股强烈的学习和思考的氛围。 
  再次,抓重点,取舍有度。就40分钟的课堂教学而言,一节课时间真的是非常有限,若面面俱到,就会蜻蜓点水,不能给学生深切的感受与体验。如果根据单元目标与课文重点,简化头绪,精选内容,拈出最精要的一处或几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做到长课短教、一课一得即可。这样训练具体了,学习深入了,体验也丰富了,学生的感悟也就深刻了,收获就自然有了。《故乡》文章篇幅长,我只就其中重点的、刻画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自然段,以及后边离开故乡的心理描写的段落进行精读精练,课堂效果良好。
  二、教学策略活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并巩固知识。在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材如何使用更有利于初中学生学习,让他们愿意学、乐意学、学得好,达到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上多层面的收获呢?教学策略活动化,将死的文本变为可操作的活动,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习乐趣是教学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教学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教学《核舟记》介绍船头部分时,我将课堂分为两个活动。其中有个活动是画画。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文本后,要求学生将文本文字转化为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这个活动是综合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对文字进行想象并转化为画面,再把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三、扎实抓好朗读,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感悟
  语文课堂是朗读的天地。课堂效果好的老师大都是成功地抓好了朗读的。我觉得好的朗读,应体现层次性、指导性。如果只是为读而读,就不好了。譬如让学生自由散读,说说大意;让学生齐读,来检查效果等等。这样的朗读,意义就不大。朗读的层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是就整个课堂设计看,开课初读,感知内容;接着诵读,体悟感情;再读品味语言,推知意境;结课再读,联系生活谈感受。这样将朗读贯穿整个课堂,由浅入深,易于掌握,又有层次性。二是朗读的指导上要体现齿层次性,也要有技巧的指导。先是自由朗读,再是个人展示朗读;接着是评读、教读、学读;然后是示范读,邀请同学完整让地朗读,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很有层次性。在朗读中有学习方法的指导,有朗读技巧把握的启发。这样的朗读高就抓实了,学生学得扎实,得来自然,课堂气氛也烘托出来了。
  四、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开拓思维,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图书漂流角,让学生将自己家中看过的图书都拿到学校,摆放在班级的图书漂流角上。不同的学生拿出的书籍各色各样,这样就相当于在班级内部形成了一个小图书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间的时候到图书漂流角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阅读,这样有助于在班级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其次,教师可以每个月都为学生布置一本课外书籍阅读任务,并在每个月末在班级内部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将自己近期读书的体会整理成报告,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都选定一本课外读物作为学期必读,在每个星期都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在课上为学生朗读,当然也可以邀请学生到课堂上进行朗读,这样每一学期大家都可以收获一本课外读物。 
  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乎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它不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广阅博览,熟读精思,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而且为个性化的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形式、多渠道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散发魅力!
  • 【发布时间】2022/9/13 10:42:33
  • 【点击频次】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