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小学作文教学中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许多学生由于生活单调,阅读面狭窄,在写作文时往往无话可说,而课堂作文教学又存在着时间有限,训练有限,训练周期长,效果不佳等弊病,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如何引导学生作文入门,让学生喜欢作文,轻松作文呢?
在沿袭了传统的多读书多练笔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笔者从说画写相结合方面做了深入研究。
1.先说后写——创新,利用语音转化文字的媒体技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因此,针对中低年级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优于书面语言的表达这一特点,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以口头作文为先导,指导学生先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在学生说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谁?在哪里?什么时间?做了什么?出现了什么问题?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通过提问培养学生说话有条理、叙述具体。
学生都说得很好,但是在写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困难,主要是学生的书写速度跟不上他们的思维,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用时过长,写下来的文章逻辑思维混乱,语句不通,这就打击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在教学中笔者创新性地运用了课堂新技术媒体——语音转化文字,将学生的口头作文直接转化成文字呈现在大屏幕上面,微信、搜狗输入法、Word等,都有这个功能。学生的口头作文转化为文字,师生再共同稍加修改。告诉学生,这就是一篇作文。如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大大地降低了。
先说后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更使习作化难为易,消除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要说的变成文字就可以了,慢慢地学生就越来越愿意起来口头作文了。
2.先画后写、画写结合——激趣,做学生喜欢的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图画变故事,画童话。图画成了发挥创作想象力的源泉……图画打开了话匣子。”三年级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远优于逻辑思维,在先说后写的基础上,在写人物作文、写景类作文时让学生先画后写、以画促写。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是写人物的外貌,为了学生有话可写,有兴趣写话,教师先让学生把人物画出来,不仅用上铅笔更是用上所有他们喜欢的颜色去勾勒,画出人物的特点,学生兴趣大增。画完以后再交流,在交流中,把人物的外貌、特征等表达了出来。虽然还没有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但已经对要写的人物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印象,然后再根据自己画的写出来。在实际作文教学中,说写画的结合,确实让学生习作变得轻松了,教师教学也有方可循,效果非常好,学生乐意画,愿意写。作文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手抄报是画写结合的主要体现形式,突破了单纯的“抄”。画自己擅长的,写自己喜欢的。把作文训练以手抄报的形式布置下去,在自己的文字旁边是五颜六色的图案,像绘本故事一样,有画有字。一张手抄报,是学生的心血,每次观看,爱不释手。不太擅长绘画的同学,请别的同学为自己的作品配上图画,形象了文字内容,还加强了同学之间对作文的交流。
虽然小学作文起步在三年级,但基础却是从一年级开始,应从一年级开展有效阅读,积累文字,加强写话训练,积累更多的语文习作素养,习得写作方法,为三年级作文提供有力支持。
在沿袭了传统的多读书多练笔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笔者从说画写相结合方面做了深入研究。
1.先说后写——创新,利用语音转化文字的媒体技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因此,针对中低年级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优于书面语言的表达这一特点,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以口头作文为先导,指导学生先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在学生说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谁?在哪里?什么时间?做了什么?出现了什么问题?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通过提问培养学生说话有条理、叙述具体。
学生都说得很好,但是在写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困难,主要是学生的书写速度跟不上他们的思维,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用时过长,写下来的文章逻辑思维混乱,语句不通,这就打击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在教学中笔者创新性地运用了课堂新技术媒体——语音转化文字,将学生的口头作文直接转化成文字呈现在大屏幕上面,微信、搜狗输入法、Word等,都有这个功能。学生的口头作文转化为文字,师生再共同稍加修改。告诉学生,这就是一篇作文。如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大大地降低了。
先说后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更使习作化难为易,消除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要说的变成文字就可以了,慢慢地学生就越来越愿意起来口头作文了。
2.先画后写、画写结合——激趣,做学生喜欢的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图画变故事,画童话。图画成了发挥创作想象力的源泉……图画打开了话匣子。”三年级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远优于逻辑思维,在先说后写的基础上,在写人物作文、写景类作文时让学生先画后写、以画促写。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是写人物的外貌,为了学生有话可写,有兴趣写话,教师先让学生把人物画出来,不仅用上铅笔更是用上所有他们喜欢的颜色去勾勒,画出人物的特点,学生兴趣大增。画完以后再交流,在交流中,把人物的外貌、特征等表达了出来。虽然还没有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但已经对要写的人物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印象,然后再根据自己画的写出来。在实际作文教学中,说写画的结合,确实让学生习作变得轻松了,教师教学也有方可循,效果非常好,学生乐意画,愿意写。作文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手抄报是画写结合的主要体现形式,突破了单纯的“抄”。画自己擅长的,写自己喜欢的。把作文训练以手抄报的形式布置下去,在自己的文字旁边是五颜六色的图案,像绘本故事一样,有画有字。一张手抄报,是学生的心血,每次观看,爱不释手。不太擅长绘画的同学,请别的同学为自己的作品配上图画,形象了文字内容,还加强了同学之间对作文的交流。
虽然小学作文起步在三年级,但基础却是从一年级开始,应从一年级开展有效阅读,积累文字,加强写话训练,积累更多的语文习作素养,习得写作方法,为三年级作文提供有力支持。
- 【发布时间】2022/8/15 10:15:29
- 【点击频次】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