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做题策略研究 助攻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专题案例分析
【关键词】 ;
【正文】 通过设立教学专题让学生参与到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做题策略的研究中来,引导学生在习题中发现、归纳、概况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中考查的各种语法现象,总结出各类语法现象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并通过大量高考真题或模拟题对所总结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进行修改和验证,从而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尤其是英语后进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专题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中提到:“低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教师想方设法将学生纳入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按照自己的标准框定学生的理解与表达,结果‘学’只是配合‘教’的附属活动。牢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英语学习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教师要牢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和评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也指出“在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个体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新信息并将其纳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中,能够根据已接收的新信息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建立各种知识组合。”其中特别强调了“理解掌握”和“知识整合”的能力。
另外,语法填空(总分15分,每题1.5分,共10个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基础性试题所占的比重较大,大部分题目是基础题,同时又重视综合能力的运用,因此,设计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做题策略研究”的专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学情分析
两个班的学生共101人,文科班,女生居多,思维细腻,有一定归纳概况总结的能力并且有参与教学活动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愿望。选其中英语较弱的学生高一时英语考试语法填空得分在10分以下的同学作为基数参考,如下图,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英语总分和语法填空得分都比较低。
三、专题研究实施过程
阶段一、预热阶段
在专题实施初期,告知学生即将进行的专题研究活动。与学生共同讨论专题设计的意义以及即将取得的成效,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向学生展示整个专题研究即将经历的过程。让学生做好心理预设,并写下决心和目标,为后面专题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流程如下:
阶段二、学生各自完成六篇不同的语法填空题。
连续三天,除了完成每天正常的家庭作业外,学生还要自行额外做两篇英语语法填空。总共完成六篇不同的语法填空,并自己对答案,识别出每道题的句法、语法考点。并写在专门的本子上。
阶段三、学生根据自己完成的语法填空题,识别出语法填空的设空规律以及考查的语法现象。给出1-2节课,让学生自行翻阅语法书,独立思考,对阶段二中所做的语法填空题进行系统的梳理,识别出考查的语法现象,最后总结出语法填空的设空规律。同时总结出部分语法现象的解题策略和解题规律。
阶段四、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享自己总结的各种语法现象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语法书,互相讨论,并总结各种语法现象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此时,发给学生一份学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通过了解部分学生在这个阶段完成的学案可以看出,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并且在不断地修改和确认。
阶段五、学生通过大量语法填空练习题对总结出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进行验证和修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连续三天,每组学生每天完成相同的3-4篇历年高考真题语法填空。在练习题中验证自己小组总结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是否有效,同时通过练习题来对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进行修改和完善。
阶段六、总结阶段
用两节连堂课,在全班开展小组PK赛。
Step 1 赛前,老师在班上用视频展台展示出一系列语法填空中容易混淆的题。
Step 2 每个学习小组成员用自己小组总结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来答题。
Step 3 集体宣布答案,由答对的小组派出成员用本小组总结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来给全班同学讲解。保留有效可行的解题策略,完善不足,得分高的小组胜出。在学生讲解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也参与部分讨论,补充学生疏漏的地方。
Step 4 最后,学生整理笔记,记录最终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
四、专题研究的成果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整个专题研究由学生主导,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活动的发出者,帮助者。与传统教学中,老师讲方法,老师总结规律,学生死记硬背相比,让学生们在解题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最后形成一套自己的解题步骤和解题策略,这样学生记得更牢,解题效率和正确率也会更高。
2、学生总成绩尤其是语法填空的单项成绩均大幅提高。
以下是学生在进行专题研究前后的成绩比较(语法填空满分15分,每题1.5分,共10题)
五、小结
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英语学习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成绩,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应成为今后英语教学设计的主要方向。
一、专题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中提到:“低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教师想方设法将学生纳入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按照自己的标准框定学生的理解与表达,结果‘学’只是配合‘教’的附属活动。牢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英语学习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教师要牢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和评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也指出“在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个体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新信息并将其纳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中,能够根据已接收的新信息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建立各种知识组合。”其中特别强调了“理解掌握”和“知识整合”的能力。
另外,语法填空(总分15分,每题1.5分,共10个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基础性试题所占的比重较大,大部分题目是基础题,同时又重视综合能力的运用,因此,设计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做题策略研究”的专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学情分析
两个班的学生共101人,文科班,女生居多,思维细腻,有一定归纳概况总结的能力并且有参与教学活动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愿望。选其中英语较弱的学生高一时英语考试语法填空得分在10分以下的同学作为基数参考,如下图,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英语总分和语法填空得分都比较低。
三、专题研究实施过程
阶段一、预热阶段
在专题实施初期,告知学生即将进行的专题研究活动。与学生共同讨论专题设计的意义以及即将取得的成效,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向学生展示整个专题研究即将经历的过程。让学生做好心理预设,并写下决心和目标,为后面专题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流程如下:
阶段二、学生各自完成六篇不同的语法填空题。
连续三天,除了完成每天正常的家庭作业外,学生还要自行额外做两篇英语语法填空。总共完成六篇不同的语法填空,并自己对答案,识别出每道题的句法、语法考点。并写在专门的本子上。
阶段三、学生根据自己完成的语法填空题,识别出语法填空的设空规律以及考查的语法现象。给出1-2节课,让学生自行翻阅语法书,独立思考,对阶段二中所做的语法填空题进行系统的梳理,识别出考查的语法现象,最后总结出语法填空的设空规律。同时总结出部分语法现象的解题策略和解题规律。
阶段四、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享自己总结的各种语法现象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语法书,互相讨论,并总结各种语法现象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此时,发给学生一份学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通过了解部分学生在这个阶段完成的学案可以看出,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并且在不断地修改和确认。
阶段五、学生通过大量语法填空练习题对总结出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进行验证和修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连续三天,每组学生每天完成相同的3-4篇历年高考真题语法填空。在练习题中验证自己小组总结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是否有效,同时通过练习题来对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进行修改和完善。
阶段六、总结阶段
用两节连堂课,在全班开展小组PK赛。
Step 1 赛前,老师在班上用视频展台展示出一系列语法填空中容易混淆的题。
Step 2 每个学习小组成员用自己小组总结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来答题。
Step 3 集体宣布答案,由答对的小组派出成员用本小组总结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来给全班同学讲解。保留有效可行的解题策略,完善不足,得分高的小组胜出。在学生讲解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也参与部分讨论,补充学生疏漏的地方。
Step 4 最后,学生整理笔记,记录最终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步骤。
四、专题研究的成果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整个专题研究由学生主导,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活动的发出者,帮助者。与传统教学中,老师讲方法,老师总结规律,学生死记硬背相比,让学生们在解题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最后形成一套自己的解题步骤和解题策略,这样学生记得更牢,解题效率和正确率也会更高。
2、学生总成绩尤其是语法填空的单项成绩均大幅提高。
以下是学生在进行专题研究前后的成绩比较(语法填空满分15分,每题1.5分,共10题)
五、小结
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英语学习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成绩,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应成为今后英语教学设计的主要方向。
- 【发布时间】2022/8/15 10:12:57
- 【点击频次】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