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谈谈幼儿礼仪品格教育如何开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品格教育是人的道德素质核心,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指一切美德。随着独生子女“4+2+1”家庭生活模式的出现,很多家长给孩子充足的营养、丰富的知识,却忽略了孩子的品格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品格教育;重要性;实施;开展
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成年人培养教育的基础。有道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品德好坏之别。因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就幼儿园来讲,应将礼仪品格教育融于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要善于抓住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每一个契机,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从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在晨间入园中浸润品格教育
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园利用每一个晨间入园时间,开展“我是小小接待员”品格教育活动。每天清晨入园时,大班小朋友轮值担任“小小接待员”,孩子们佩戴整齐的绶带,主动热情、文明有礼的向入园的老师和小朋友问好,大声说出“你好”“早上好”等礼貌话语。
每日的晨间小接待员活动,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渗透礼仪品格教育,在短短的晨间接待的过程中,培植的不仅仅是幼儿的文明礼貌,更是培植孩子的大方、自信的性格。日复一日的晨间接待环节,潜移默化的感染到每一个孩子,礼貌待人、微笑服务的意识和习惯浸润到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克服内向,学会交往,进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二、完善园本课程,实施礼仪品格教育
依据实际情况及幼儿发展特点,整理开发一套适合本园的礼仪品格教育的园本教材。通过利用专门的礼仪课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幼儿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等方面的礼仪知识传授,确定适合开展的主题教育内容,探究教学方法,形成有效的教育课程,固化“人人有礼貌、个个懂礼节、处处讲礼儀”的精神文明园的文化氛围。
三、品格浸润于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周围环境的一种积极互动方式,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益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让孩子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接受品格教育,将品格教育渗透于区域游戏中。在区域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做到文明礼貌、谦让与分享等等良好的品格。在建构乐园中,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下,通过协商、合作共同搭建出楼房、大桥……规则游戏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种植园地,看护好每一盆花花草草,经过悉心照料,爱心、耐心、责任心的好品质也生根发芽。图书区的整理与摆放、玩具的收放、都需要孩子们持之以恒地坚持着,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未来承载的是希望和担当。我园的特色混龄游戏,以大带小混龄游戏,大班幼儿的正确行为规范为中小班幼儿树立榜样,这也是榜样的力量。同时,当“好榜样”的自我暗示激励着大班幼儿做更好的自己。
通过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模拟实践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助人与自助,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习得互谦互让的良好品格。
四、适时的节日活动。渲染礼仪品格教育
幼儿都喜欢过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爱热闹、好奇心重等心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母亲节可以指导幼儿动手为妈妈制作一张新奇的贺卡或画一幅图等作为礼物,写下最希望对妈妈说的话;提醒、督促幼儿记住爸妈的生日,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献上自己的礼物,并在那一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捶捶背、帮助爸爸妈妈洗脚等,让爸妈开心;元宵节、端午节、圣诞节、儿童节、元旦等节日,送给同伴亲手制作的礼物;在教师节扮演小记者,组织采访园长和教师等活动,使幼儿体会到自己的付出能带给他人快乐,并形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五、对幼儿礼仪品格教育要坚持
好习惯成就人的一生,因此必须从小抓起,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有的要求一开始做得挺好,时间一长孩子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坚持下去了。这时就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用游戏方式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他人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等,各班老师还根据教育目标,创设各种动态的活动区,我们在普遍开展各项游戏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区角活动,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取得了较明显的教育效果,最终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品格是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础,礼仪品格教育的精髓在于“自律、尊重、爱心”,它既是潜移默化地渗透,也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幼儿礼仪品格教育贯穿幼儿园每天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家园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礼仪品格的形成,为每个幼儿奠定最佳的人生起点。
关键词:幼儿园;品格教育;重要性;实施;开展
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成年人培养教育的基础。有道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品德好坏之别。因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就幼儿园来讲,应将礼仪品格教育融于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要善于抓住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每一个契机,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从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在晨间入园中浸润品格教育
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园利用每一个晨间入园时间,开展“我是小小接待员”品格教育活动。每天清晨入园时,大班小朋友轮值担任“小小接待员”,孩子们佩戴整齐的绶带,主动热情、文明有礼的向入园的老师和小朋友问好,大声说出“你好”“早上好”等礼貌话语。
每日的晨间小接待员活动,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渗透礼仪品格教育,在短短的晨间接待的过程中,培植的不仅仅是幼儿的文明礼貌,更是培植孩子的大方、自信的性格。日复一日的晨间接待环节,潜移默化的感染到每一个孩子,礼貌待人、微笑服务的意识和习惯浸润到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克服内向,学会交往,进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二、完善园本课程,实施礼仪品格教育
依据实际情况及幼儿发展特点,整理开发一套适合本园的礼仪品格教育的园本教材。通过利用专门的礼仪课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幼儿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等方面的礼仪知识传授,确定适合开展的主题教育内容,探究教学方法,形成有效的教育课程,固化“人人有礼貌、个个懂礼节、处处讲礼儀”的精神文明园的文化氛围。
三、品格浸润于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周围环境的一种积极互动方式,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益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让孩子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接受品格教育,将品格教育渗透于区域游戏中。在区域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做到文明礼貌、谦让与分享等等良好的品格。在建构乐园中,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下,通过协商、合作共同搭建出楼房、大桥……规则游戏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种植园地,看护好每一盆花花草草,经过悉心照料,爱心、耐心、责任心的好品质也生根发芽。图书区的整理与摆放、玩具的收放、都需要孩子们持之以恒地坚持着,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未来承载的是希望和担当。我园的特色混龄游戏,以大带小混龄游戏,大班幼儿的正确行为规范为中小班幼儿树立榜样,这也是榜样的力量。同时,当“好榜样”的自我暗示激励着大班幼儿做更好的自己。
通过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模拟实践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助人与自助,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习得互谦互让的良好品格。
四、适时的节日活动。渲染礼仪品格教育
幼儿都喜欢过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爱热闹、好奇心重等心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母亲节可以指导幼儿动手为妈妈制作一张新奇的贺卡或画一幅图等作为礼物,写下最希望对妈妈说的话;提醒、督促幼儿记住爸妈的生日,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献上自己的礼物,并在那一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捶捶背、帮助爸爸妈妈洗脚等,让爸妈开心;元宵节、端午节、圣诞节、儿童节、元旦等节日,送给同伴亲手制作的礼物;在教师节扮演小记者,组织采访园长和教师等活动,使幼儿体会到自己的付出能带给他人快乐,并形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五、对幼儿礼仪品格教育要坚持
好习惯成就人的一生,因此必须从小抓起,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有的要求一开始做得挺好,时间一长孩子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坚持下去了。这时就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用游戏方式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他人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等,各班老师还根据教育目标,创设各种动态的活动区,我们在普遍开展各项游戏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区角活动,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取得了较明显的教育效果,最终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品格是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础,礼仪品格教育的精髓在于“自律、尊重、爱心”,它既是潜移默化地渗透,也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幼儿礼仪品格教育贯穿幼儿园每天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家园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礼仪品格的形成,为每个幼儿奠定最佳的人生起点。
- 【发布时间】2022/7/18 8:39:50
- 【点击频次】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