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双减”和“新课标”背景下 初中英语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新路径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一份高质量的英语作业能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巩固技能,提升学习能力与英语思维。“双减”背景下,英语作业设计的新路径是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跨学科融合创新。通过多学科资源的介入和融通,更好地解决学生在本学科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音英融合,让听力作业更有韵味;地英融合,让阅读作业更加开阔;语英融合,让阅读作业更加亲近;美英融合,让写作作业更有美感,物英融合,让实践作业更贴近时事。只要按照这条新路径精心设计作业,“双减”提质的效果定能实现,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定能提升。
关键词:“双减”;2022新课标;英语作业;跨学科融合创新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2年4月27日,教育部印发新版《英语课程标准》。较2011旧版课程标准,2022新课标注重加强学科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用跨学科的思维培养学生整体认知世界的能力。【2】新课改环境下,“跨学科融合”将成为教学新常态。打破学科边界,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必将成为创新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美国学者舒梅克(Shoemaker)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教学将跨越学科界限,把课程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
英语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英语作业再认识的过程。“跨学科融合”这种新颖的作业,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完成,就能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彰显英语作业的价值,达到与当下“双减提质”精神相符合的理想境界。下面,笔者以自己多年以来的英语作业设计实践为基础,整理出英语作业设计的一条新路径,与大家分享。盼能起些参考作用。
一、音英融合让听力作业更有韵味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机械反复地练习英语听力,让学生略感枯燥。极具治愈的音乐,对口当下学生喜好,渲染文化氛围,创设语言环境,让英语学习增添许多韵味。学生在音乐轻松的氛围下练习听力,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1- Unit5后,专门设计的一份期中考前听力复习练习。它选自音乐剧《悲惨世界》插曲Castle on a cloud。
目的:英语在歌曲中的有效渗透能加强学生听、读、写、唱能力;提升记忆力、反应能力;帮助攻破易错点、难点和考点;训练语感、语音和节奏。
Castle on a cloud
音乐剧《悲惨世界》插曲
a castle on acloud,( There be句型。U3重难点)
I likego there in my sleep, (like to do sth.喜欢做某事。U1-U3易错。)
Aren't any floorsme to sweep, (for sb.to do sth.常考介词。)
Not in my castle on a cloud.
Therea room full of toys, (U3 There be句型和缩写词that’s.)
Thereaboys and girls, ( There be和重点词hundred.)
Nobody shouts ortoo loud, (连词or,实动三单。U1-U3易错。)
Not in my castle on a cloud.
There is a lady all in, (white,短语in white作后置定语。)
Holds me anda lullaby, (连词and,实动三单。U1-U3易错。)
She's nice to see and she's soft to touch,
She says “Cosette, Iyou very much.”(实动原形。根据句意。)
I know awhere no one's, (易错place和be lost。U5)
Ia no one cries, (易错know和where。U5)
Crying at all is allowed, (否定词not在be后构成否定句。)
Not in my castle on a cloud.
二、地英融合让阅读作业更加开阔
地理教学与英语关系十分密切,许多地理知识与英语密切相关。在作业设计中融合地理和英语,能培养学生国际理解意识、跨文化沟通意识与能力,以及文明互鉴共赏能力;加深中华文化理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6 Section B 2a-2c后,笔者设计了如下这道拓宽国际视野的融合作业。
目的:第一题让学生运用比较学习法找出朱辉的家人和他的寄宿家庭所在地和现在所在地的时间。这是一道英语题,答案来自课文。朱辉的家人在深圳,时间是早上9:00;而朱辉和他的寄宿家庭远在纽约,现在时间是晚上9:00。第二题和第三题是要求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去推算两个城市的时差。这是融合渗透题,答案是纽约时间更慢,慢12小时。第四题需要学生在头脑中整理所学地理知识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范围知识),在下面这张地图中标记出自己知道的国家和城市。这种“看图填空”题在地理学科中很常见,分值占比重。这些作业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拓宽学习视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第五题是让学生为即将回家的朱辉设计一条合适的回家路线。学生需要在地图中找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再按照例子设计写出或者画出路线。这是一道分层融合作业。在图中画出,适合基础较弱的同学;照例子写出,对学生要求更高,还需查找后再写出对应地理事物的英语单词。做完这五道题,相信学生印象十分深刻。不管答案怎么样,地英融合实实在在为学生搭建了国际视野大平台。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Read the TV report again and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2.Which city has slower(更慢) time?
3.How many hours slower than that city?
4.Mark(标记)the other countries(国家)and cities(城市)you know in the map.
5.If Zhu Hui comes back home to Shenzhen this summer vacation,can you plan a right routine(合适的路线) for him?Draw a line on the map or write it on the blanks in English.(Answers vary.)
Example:(By ship)New York-the Atlantic-the Indian Ocean-the Pacific-the South China Sea,(By subway)-Shenzhen.
三、语英融合,让阅读作业更加亲近
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学科,各自代表着一种文化。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当下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考试中,分值占比70%左右。而语文学科试卷的阅读材料基本都选自课外,所以语文和英语学科的融合势在必行,这肯定也会碰撞出绚烂的火花。设计作业时,笔者参考学生阅读感知能力差,阅读面窄等问题进行思考,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7 Section A 3a诗歌Mom knows best以及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为例,笔者设计了如下两份融合作业。作业旨在落实2022新课标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也与我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那就是:做一个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学会做人,接着学会做事,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目的:课堂融合作业第一题是考查对标题意思的理解。第2题是诗词与课文主题的理解。两道题都是英语对汉语,语文诗词俗语与英语的融合。
目的:课后融合作业第一题是汉语和英语的拓展融合,考查重点单词意思以及所给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二题考查两篇文本的“共性”。通过两篇不同的文章共同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爱。Mom knows best是愧疚的爱,《回忆我的母亲》是感激的爱。爱永远是不变的话题。它亲切又朴实,平凡而伟大。第三题是开放式德育题。目的在于育人,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为民族复兴大任扛大旗的新时代新人。
课堂融合作业:
( )1.What does the title Mom knows best mean?
A.妈妈无所不知。
B.妈妈知道的事情最多。
C.妈妈最了解我,而且知道什么对我来说是最好。
(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Chinese poem or saying express the similar emotion?
A.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C.年少不懂父母恩,半生糊涂半身人。D.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课后融合作业:
( )1.下面这段文字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下面哪一项不是作者朱德对母亲表达的思想感情?
A.regret B.thankful C.remembrance
( )2.What’s the order of《回忆我的母亲》and Mom knows best?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事情发展顺序
3.假如朱德穿越回到了两个月前,那时他的母亲还没去世。你认为朱德会在她最后弥留的两个月为他的母亲做什么呢?说什么呢?
四、美英融合,让写作作业更有美感
对英语感兴趣的孩子大多喜欢艺术。对英语感受一般的孩子会觉得这种融合新奇有趣。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都是双赢的策略。下面是一节中考英语话题复习课的学生课前融合作业。它集美育、德育、智育为一体,致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即具备独立思考、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目的:Pre-task1在于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分类写出描述外貌和性格的单词短语,为课中的语言输出做基础铺垫。Pre-task2在于让学生把Pre-task1的目标语言与绘画相结合,再写出一段描述朋友外貌、性格的话,从而实现美育与英语教学的完美融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美术与英语的融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基础较弱的学生也能“听得懂、跟得上、说得出。”学生容易记住,乐于接受。这节课上的展示也一个比一个精彩,课堂氛围轻松开放,知识复习任务愉快地完成。
五、 物英融合,让实践作业更贴近时事
社会每天都在发展,一些值得中学生关注的大事情,可以在作业中适当体现。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当日学习的英语知识,技能或思想,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发生的巨变,感受祖国的美好,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做到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让实践作业更贴近时事。例如,在笔者教学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5 What are shirts made of?Section A 3a-3c后,先让学生完成第一份作业。再让学生观看一段神州十三号飞行乘务组“天宫课堂”物理启蒙课视频,接着完成以下作业。
目的:第一题答案是:尽管产品牌子是美国,但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的产品。第一题是理解课文后的情感升华,旨在让学生燃起爱国之心,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题是与物理学科的融合。通过观看天宫实验,学生会在自豪感的引领下,仔细思考,认真分析,查找资料,得出结论。这个作业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紧密联系生活。第三题是课后融合延伸题。是在下一节课上用英语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和感受。俗话说:“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事实证明,操作性的作业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到英语和物理学习上。当学生的操作变成学习的一部分,亲身经历操作过程,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更加深刻,学习质量不言而喻。
1.How do you feel about that so many products in America are made in China?
2.Watch the video and then fill in the chart.
3.Choose to do(one to three experiments.)to see what will happen on the earth when you do these experiments.Share your ideas next class.
2022版新课标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运用这种新路径设计的英语融合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看、写能力,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跨学科跨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英语与以上五个,甚至更多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总之,只要按照这条新路径精心设计作业,“双减”提质的效果定能实现,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定能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2]王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文解读
[3]钟杰,班主任德育预设技巧66招[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4 7-9
关键词:“双减”;2022新课标;英语作业;跨学科融合创新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2年4月27日,教育部印发新版《英语课程标准》。较2011旧版课程标准,2022新课标注重加强学科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用跨学科的思维培养学生整体认知世界的能力。【2】新课改环境下,“跨学科融合”将成为教学新常态。打破学科边界,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必将成为创新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美国学者舒梅克(Shoemaker)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教学将跨越学科界限,把课程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
英语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英语作业再认识的过程。“跨学科融合”这种新颖的作业,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完成,就能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彰显英语作业的价值,达到与当下“双减提质”精神相符合的理想境界。下面,笔者以自己多年以来的英语作业设计实践为基础,整理出英语作业设计的一条新路径,与大家分享。盼能起些参考作用。
一、音英融合让听力作业更有韵味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机械反复地练习英语听力,让学生略感枯燥。极具治愈的音乐,对口当下学生喜好,渲染文化氛围,创设语言环境,让英语学习增添许多韵味。学生在音乐轻松的氛围下练习听力,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1- Unit5后,专门设计的一份期中考前听力复习练习。它选自音乐剧《悲惨世界》插曲Castle on a cloud。
目的:英语在歌曲中的有效渗透能加强学生听、读、写、唱能力;提升记忆力、反应能力;帮助攻破易错点、难点和考点;训练语感、语音和节奏。
Castle on a cloud
音乐剧《悲惨世界》插曲
a castle on acloud,( There be句型。U3重难点)
I likego there in my sleep, (like to do sth.喜欢做某事。U1-U3易错。)
Aren't any floorsme to sweep, (for sb.to do sth.常考介词。)
Not in my castle on a cloud.
Therea room full of toys, (U3 There be句型和缩写词that’s.)
Thereaboys and girls, ( There be和重点词hundred.)
Nobody shouts ortoo loud, (连词or,实动三单。U1-U3易错。)
Not in my castle on a cloud.
There is a lady all in, (white,短语in white作后置定语。)
Holds me anda lullaby, (连词and,实动三单。U1-U3易错。)
She's nice to see and she's soft to touch,
She says “Cosette, Iyou very much.”(实动原形。根据句意。)
I know awhere no one's, (易错place和be lost。U5)
Ia no one cries, (易错know和where。U5)
Crying at all is allowed, (否定词not在be后构成否定句。)
Not in my castle on a cloud.
二、地英融合让阅读作业更加开阔
地理教学与英语关系十分密切,许多地理知识与英语密切相关。在作业设计中融合地理和英语,能培养学生国际理解意识、跨文化沟通意识与能力,以及文明互鉴共赏能力;加深中华文化理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6 Section B 2a-2c后,笔者设计了如下这道拓宽国际视野的融合作业。
目的:第一题让学生运用比较学习法找出朱辉的家人和他的寄宿家庭所在地和现在所在地的时间。这是一道英语题,答案来自课文。朱辉的家人在深圳,时间是早上9:00;而朱辉和他的寄宿家庭远在纽约,现在时间是晚上9:00。第二题和第三题是要求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去推算两个城市的时差。这是融合渗透题,答案是纽约时间更慢,慢12小时。第四题需要学生在头脑中整理所学地理知识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范围知识),在下面这张地图中标记出自己知道的国家和城市。这种“看图填空”题在地理学科中很常见,分值占比重。这些作业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拓宽学习视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第五题是让学生为即将回家的朱辉设计一条合适的回家路线。学生需要在地图中找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再按照例子设计写出或者画出路线。这是一道分层融合作业。在图中画出,适合基础较弱的同学;照例子写出,对学生要求更高,还需查找后再写出对应地理事物的英语单词。做完这五道题,相信学生印象十分深刻。不管答案怎么样,地英融合实实在在为学生搭建了国际视野大平台。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Read the TV report again and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2.Which city has slower(更慢) time?
3.How many hours slower than that city?
4.Mark(标记)the other countries(国家)and cities(城市)you know in the map.
5.If Zhu Hui comes back home to Shenzhen this summer vacation,can you plan a right routine(合适的路线) for him?Draw a line on the map or write it on the blanks in English.(Answers vary.)
Example:(By ship)New York-the Atlantic-the Indian Ocean-the Pacific-the South China Sea,(By subway)-Shenzhen.
三、语英融合,让阅读作业更加亲近
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学科,各自代表着一种文化。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当下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考试中,分值占比70%左右。而语文学科试卷的阅读材料基本都选自课外,所以语文和英语学科的融合势在必行,这肯定也会碰撞出绚烂的火花。设计作业时,笔者参考学生阅读感知能力差,阅读面窄等问题进行思考,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7 Section A 3a诗歌Mom knows best以及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为例,笔者设计了如下两份融合作业。作业旨在落实2022新课标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也与我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那就是:做一个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学会做人,接着学会做事,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目的:课堂融合作业第一题是考查对标题意思的理解。第2题是诗词与课文主题的理解。两道题都是英语对汉语,语文诗词俗语与英语的融合。
目的:课后融合作业第一题是汉语和英语的拓展融合,考查重点单词意思以及所给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二题考查两篇文本的“共性”。通过两篇不同的文章共同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爱。Mom knows best是愧疚的爱,《回忆我的母亲》是感激的爱。爱永远是不变的话题。它亲切又朴实,平凡而伟大。第三题是开放式德育题。目的在于育人,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为民族复兴大任扛大旗的新时代新人。
课堂融合作业:
( )1.What does the title Mom knows best mean?
A.妈妈无所不知。
B.妈妈知道的事情最多。
C.妈妈最了解我,而且知道什么对我来说是最好。
(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Chinese poem or saying express the similar emotion?
A.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C.年少不懂父母恩,半生糊涂半身人。D.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课后融合作业:
( )1.下面这段文字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下面哪一项不是作者朱德对母亲表达的思想感情?
A.regret B.thankful C.remembrance
( )2.What’s the order of《回忆我的母亲》and Mom knows best?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事情发展顺序
3.假如朱德穿越回到了两个月前,那时他的母亲还没去世。你认为朱德会在她最后弥留的两个月为他的母亲做什么呢?说什么呢?
四、美英融合,让写作作业更有美感
对英语感兴趣的孩子大多喜欢艺术。对英语感受一般的孩子会觉得这种融合新奇有趣。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都是双赢的策略。下面是一节中考英语话题复习课的学生课前融合作业。它集美育、德育、智育为一体,致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即具备独立思考、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目的:Pre-task1在于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分类写出描述外貌和性格的单词短语,为课中的语言输出做基础铺垫。Pre-task2在于让学生把Pre-task1的目标语言与绘画相结合,再写出一段描述朋友外貌、性格的话,从而实现美育与英语教学的完美融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美术与英语的融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基础较弱的学生也能“听得懂、跟得上、说得出。”学生容易记住,乐于接受。这节课上的展示也一个比一个精彩,课堂氛围轻松开放,知识复习任务愉快地完成。
五、 物英融合,让实践作业更贴近时事
社会每天都在发展,一些值得中学生关注的大事情,可以在作业中适当体现。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当日学习的英语知识,技能或思想,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发生的巨变,感受祖国的美好,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做到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让实践作业更贴近时事。例如,在笔者教学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5 What are shirts made of?Section A 3a-3c后,先让学生完成第一份作业。再让学生观看一段神州十三号飞行乘务组“天宫课堂”物理启蒙课视频,接着完成以下作业。
目的:第一题答案是:尽管产品牌子是美国,但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的产品。第一题是理解课文后的情感升华,旨在让学生燃起爱国之心,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题是与物理学科的融合。通过观看天宫实验,学生会在自豪感的引领下,仔细思考,认真分析,查找资料,得出结论。这个作业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紧密联系生活。第三题是课后融合延伸题。是在下一节课上用英语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和感受。俗话说:“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事实证明,操作性的作业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到英语和物理学习上。当学生的操作变成学习的一部分,亲身经历操作过程,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更加深刻,学习质量不言而喻。
1.How do you feel about that so many products in America are made in China?
2.Watch the video and then fill in the chart.
3.Choose to do(one to three experiments.)to see what will happen on the earth when you do these experiments.Share your ideas next class.
2022版新课标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运用这种新路径设计的英语融合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看、写能力,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跨学科跨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英语与以上五个,甚至更多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总之,只要按照这条新路径精心设计作业,“双减”提质的效果定能实现,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定能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2]王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文解读
[3]钟杰,班主任德育预设技巧66招[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4 7-9
- 【发布时间】2022/7/18 8:36:03
- 【点击频次】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