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

 

【作者】 王凤香

【机构】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建华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创新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核心,教师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小学抓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治探索与合作交流,拓展学生思维空间;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开阔学生智力;指导学生多元练习,发散学生思维等,以此来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主阵地。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一、巧设情景引入,激发探索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特别感兴趣;反过来说,一个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它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我这样设计教学情境:可爱的小同学们,我们上商店买东西,要带什么去呀?同学们大声说:”钱”。还没有等我再往下问,很多同学就从口袋中拿出钱来。有1元的,有5角、2角、1角的,甚至更多的钱。这一下同学们兴趣都起来了,大家都跃跃欲试想去超市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说,光有钱不行,还要认识钱,清楚每张钱的面额以及元、角、分的不同,这样买东西时才会给错钱或者被人骗。这样一说,学生们兴趣来了,作出聚精会神听课的样子。整节课,学生就是在这种兴趣中学会了到元、角、分的不同,也学会了他们之间的换算,聪明的同学还会说出自己的手上的前可以买什么东西。由此可见,只要一个个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去,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就会积极去探索,去创新。
  二、鼓励自主探索,引导合作交流,发展创新思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达到培养穿新思维的目的。例如:在练习“1+3= 1+3+5= 1+3+5+7= 1+3+5+7+9= ……”这些算式中,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思考: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创新,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参与思考讨论,积极猜想质疑,不断发展思维
  课堂中,教师要安排走狗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不断产生新设想。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7册第33页内容时,学生对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为什么要扩大相应的倍数认识较为模糊,这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有的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每把椅子30元,100元可以买几把?还剩多少钱?”说明余数是10而不是1;有的用验算的办法加以检验;有的用列除式方法解答,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要扩大相应的倍数”才正确。为什么呢?教师在引导学生从算理上议一议,得出“1”是在原来被除数的百位上,表示的1个百,所以余数是100而不是1。这样学生在全程参与上掌握了这一性质,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四、注重作业创新,减少重复练习,鼓励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教学中要注意练习设计,避免重复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出了一道这样的题:“李村乡修一条长1200米的路,前3天修了这条路的1/4,照这样的效率,剩下的路还需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请用多种方法解答)。这种题目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沟通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接替的灵活性、多样性,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开拓学生思维空间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也是多方位的,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师生共同配合,才能取得实效。
  • 【发布时间】2022/7/17 19:35:44
  • 【点击频次】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