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构建幼儿园高效课堂
【关键词】 ;
【正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要做到有效教学。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幼儿有效地发展。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通过有效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立足于幼儿园实际、教师实际与教学实际,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力度,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那么幼儿园应该如何把握20~30分钟的有效时间,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呢?结合自身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面着手:
一、选择有效性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没有预设课堂是杂乱无章的,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用好每一秒,充分课前准备非常重要。教学目标定位要难易适中,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因人而异,不同幼儿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教育内容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使活动内容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要“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很早就提出教育要引起和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并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为依据安排课程。
可见,课程内容不能脱离幼儿成长的生活世界。内容的选择应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也就是要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与幼儿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来确定,幼儿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才能真正有效。
对于课堂所需实现的目标,教师要从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去思考,明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在设计教案时有个总体的思考方向。
二、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幼儿创造潜能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各环节中,教师要牢记幼儿是课堂教学中心,精心设计调动幼儿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课堂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幼儿身上。只有通过幼儿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种使幼儿能真正处在做中学情景,促其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不仅仅要关注幼儿双基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语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信心。
在活动的组织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幼儿操作,使他们在动手动脑过程中提升经验,要把教育目标物化其中,重在指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在师幼互动中,师幼双方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发挥程度有很大差别,教师一般居于更为主动的地位,而幼儿则相对被动。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师幼互动质量,为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创造条件,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学质量。如,教师应精心设计提问,提问要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多样性并要尊重幼儿的差异,对不同的幼儿要考虑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问题。
教师还要把握好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做到:简明扼要,详略得当,突出重难点。过难,幼儿不理解;过易,既降低了教学要求,又会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应注意对教学速度、重难点的调控,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可能就相对比较高了。
三、采用游戏活动,是有效课堂的主要途径
幼儿教育和游戏密不可分,教师要将生活贯穿于游戏之中,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社会生活。首先,游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其次,在游戏中,幼儿会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如小班语言课《拔萝卜》,老师首先让幼儿听故事,了解故事,引导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边讲边提问:教师:“谁来拔萝卜呢?”幼儿:“老爷爷来拔萝卜”;教师:“老爷爷拔不动萝卜,该怎么办呢?”幼儿:“老爷爷请老婆婆来帮忙。”就这样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直到把萝卜拔起来。然后,再通过玩“拔萝卜”游戏,让孩子们懂得有些事情光一个人努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配合,才能做成一个人不能做成的事情。一个人是要努力锻炼自己的生活本领,像老公公那样,种的萝卜比别人的个儿大,但还要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像“拔萝卜”那样一个帮一个,劲往一处使,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总之,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幼儿在游戏中分配角色、分配任务,交流与讨论,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技能。在游戏中,幼儿模拟真实生活的特征,会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幼儿掌握科学认知方法。鼓励幼儿提出疑问,引导幼儿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幼儿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幼儿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幼儿主体地位。我们要让幼儿先学,让幼儿按照老师揭示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老师再根据幼儿自学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幼儿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去寻找解决问题方法。
五、家园共育,是有效课堂的保障
家长是与孩子最密切的最直接的教育者,幼儿园的教育与家长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加大沟通与宣传力度,引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一体化,做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全面发展对有效课堂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引领家长科学育儿。平时多以短信、邮件、面议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及发展概况,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理念及家庭育儿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办法,让家长真正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更好地为幼儿服务。同时,要增进班主任、保育员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加深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为有效教学提供力量。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具备深厚的教学功底,形成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及课堂调控能力,灵活调控教学活动,灵活应对教学活动中的突发事件,随即生成新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要不断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总结反思,善于从教学活动的实际出发,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师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立足于幼儿园实际、教师实际与教学实际,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力度,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那么幼儿园应该如何把握20~30分钟的有效时间,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呢?结合自身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面着手:
一、选择有效性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没有预设课堂是杂乱无章的,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用好每一秒,充分课前准备非常重要。教学目标定位要难易适中,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因人而异,不同幼儿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教育内容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使活动内容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要“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很早就提出教育要引起和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并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为依据安排课程。
可见,课程内容不能脱离幼儿成长的生活世界。内容的选择应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也就是要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与幼儿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来确定,幼儿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才能真正有效。
对于课堂所需实现的目标,教师要从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去思考,明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在设计教案时有个总体的思考方向。
二、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幼儿创造潜能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各环节中,教师要牢记幼儿是课堂教学中心,精心设计调动幼儿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课堂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幼儿身上。只有通过幼儿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种使幼儿能真正处在做中学情景,促其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不仅仅要关注幼儿双基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语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信心。
在活动的组织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幼儿操作,使他们在动手动脑过程中提升经验,要把教育目标物化其中,重在指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在师幼互动中,师幼双方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发挥程度有很大差别,教师一般居于更为主动的地位,而幼儿则相对被动。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师幼互动质量,为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创造条件,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学质量。如,教师应精心设计提问,提问要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多样性并要尊重幼儿的差异,对不同的幼儿要考虑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问题。
教师还要把握好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做到:简明扼要,详略得当,突出重难点。过难,幼儿不理解;过易,既降低了教学要求,又会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应注意对教学速度、重难点的调控,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可能就相对比较高了。
三、采用游戏活动,是有效课堂的主要途径
幼儿教育和游戏密不可分,教师要将生活贯穿于游戏之中,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社会生活。首先,游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其次,在游戏中,幼儿会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如小班语言课《拔萝卜》,老师首先让幼儿听故事,了解故事,引导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边讲边提问:教师:“谁来拔萝卜呢?”幼儿:“老爷爷来拔萝卜”;教师:“老爷爷拔不动萝卜,该怎么办呢?”幼儿:“老爷爷请老婆婆来帮忙。”就这样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直到把萝卜拔起来。然后,再通过玩“拔萝卜”游戏,让孩子们懂得有些事情光一个人努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配合,才能做成一个人不能做成的事情。一个人是要努力锻炼自己的生活本领,像老公公那样,种的萝卜比别人的个儿大,但还要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像“拔萝卜”那样一个帮一个,劲往一处使,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总之,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幼儿在游戏中分配角色、分配任务,交流与讨论,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技能。在游戏中,幼儿模拟真实生活的特征,会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幼儿掌握科学认知方法。鼓励幼儿提出疑问,引导幼儿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幼儿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幼儿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幼儿主体地位。我们要让幼儿先学,让幼儿按照老师揭示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老师再根据幼儿自学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幼儿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去寻找解决问题方法。
五、家园共育,是有效课堂的保障
家长是与孩子最密切的最直接的教育者,幼儿园的教育与家长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加大沟通与宣传力度,引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一体化,做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全面发展对有效课堂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引领家长科学育儿。平时多以短信、邮件、面议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及发展概况,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理念及家庭育儿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办法,让家长真正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更好地为幼儿服务。同时,要增进班主任、保育员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加深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为有效教学提供力量。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具备深厚的教学功底,形成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及课堂调控能力,灵活调控教学活动,灵活应对教学活动中的突发事件,随即生成新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要不断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总结反思,善于从教学活动的实际出发,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师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22/7/17 19:30:52
- 【点击频次】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