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水平

 

【作者】 伍 艳

【机构】 四川省广安花桥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写作水平既不是一时半会的急抓速成也不是单一教学之径的获得实现,需要长期以往和多样化的培养实施。本文从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观察力、指导积累、培养想象力和强化评改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水平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写作教学;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斥着中学作文课堂。尤其是农村中学。写写、判判、看看这种机械的模式已形成一个教学误区。学生作文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言不及意,缺乏主动性和创新。诱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欲望,努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生作文,老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急于指导学生如何去写,而是竭尽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撩拨他们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在作文中快乐的行走。
  可以采取模仿的形式,由教师提供一些模仿的句子和文章,让学生先品位、鉴赏,然后再去学写、仿写,以期达到模仿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一部分同学克服语言呆板、不够生动,谋篇布局杂乱无序的毛病,提高其写作能力。经过反复的句、段模仿训练后再进行全篇训练,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就会消除,模仿起来也如鱼得水,写作能力也会像诗句中写的一样“润物细无声”
  二、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存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学生就缺乏发现的眼睛。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心中无货,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的确,学生蜗居校园,生活单调,信息闭塞,没有轰轰烈烈的所谓大事。其实,单调、平凡、琐碎、重复正是生活的原始形态,无论是谁,如果不是用心去读,可能永远都不会被生活所感动,当然也找不到任何值得一写的东西来。同样面对乏味的学习生活,鲁迅先生却写出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今也涌现出一批学生作家。因此,我们觉得,学生首先不是缺乏生活,最主要是缺少对生活的思考;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一旦“源头活水”滚滚而来,思想的火花就会迸射出耀眼的光芒,内心的情感就会随笔端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生活,我们就可以从一些看似平凡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其独特的一面,那么我们写作时就不愁无米下锅,写出的文章也会有新意。 
  三、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积累
  有一位作家曾经这样说过“我在写东西的时候,都要调动我的一切准备”其实,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调动过程,调动思维,调动材料,如果可供调动的东西多,写出的文章就会充实,言之有物.否则就只有一幅空架子,无血无肉。农村的学生,除了一本语文课本,很少有阅读的材料。既要让学生有书可看,又要让学生学会积累,这就需要教师在为学生架设放飞自我的写作平台的同时,还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性,为学生创设激发创意、生发灵感的生动情境,提供利于撷取素材的较大空间。
  那么可调动之物又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积累。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如:播种,收粮,洗衣,做饭等;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如:婚丧嫁娶,清明会等。这样,材料积累也就多了,写作时就能轻松自如,达到“下笔如有神”了。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充分利用课文范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在讲授《天上的街市》时,我就让学生想象作者当时是怎样由地上想到天上的,想象天上的街市有多么的神奇,并用语言把它描绘出来。这时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的想象。然后再让他们在班上交流,同学们一个个神采飞扬,描绘得有声有色。又如,我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先让学生到台上表演皇帝穿上新衣举行游行大典的情景,这样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时候我再进一步出击,引导学生想象当皇帝得知自己没有穿衣服时,会怎么处治那两个骗子?那些大臣们会有什么反应?那两个骗子又会怎样?让学生续写《皇帝的新装》,同学们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就会自由想象,挥笔自如。
  五、加强作文评改,培养写作能力
  传统的作文评改是这样的:每次学生交上作文后,老师对学生的每一本作文都精批细改,勾画圈点,眉批、记分样样全。可实际上学生对待老师的精心批改却视而不见,毫无兴趣。我们可以当面批改或学生互改。学生互改主要批改字、词、句及标点,把那些错别字,错误的标点以及不通顺的句子画出来,进行交流改正。还可以分组批改,把各小组选出来的有代表性的文章由一名同学在全班朗读,全班同学共同评改,提出各自意见,再与本文作者探讨,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出总的批改意见。这样,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经大家一讨论就都记住了。好的方面,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不好的方面,同学们可以吸取教训,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方法,经济实用,对提高农村学生写作水平大有作用。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下达到了优化教师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理想结果,使学生的作文摆脱平庸,在茫茫卷海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活动教育引论》,崔相录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2月第1版。
  [2]《作文与考试》,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会刊,2017年3月上旬刊。
  [3]《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王铁军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1月第1版。
  • 【发布时间】2022/7/17 19:26:34
  • 【点击频次】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