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袁世群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高中是学生要面对人生转折点高考的同时也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刻,我们不仅要抓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要培养学生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以及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政治教师以及学校都应当重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核心素养提升。本文将依据新课程标准,分析依据核心素养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基于核心素养下,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合理的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策略,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完全培养。高中政治教学可以让高中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所以在政治教学课堂中必须要更加突出对高中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方方面面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从而真正确保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他们以后的心理、生理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素养从字面意思来说是指人的素质或修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适应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素养、品质和能力,是以学生发展为主要核心的重要素养,贯穿于学生的价值观、技能、情感、知识等多方面。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则主要指的是学生综合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去发现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并教授正确解决问题的认知和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落实国家思想政治意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一)政治认同是核心素养的根本任务
  在情感中培养政治认同感是最有效的方法,创设良好的政治情境是组织进行政治活动的基本条件,我们可从情感与体验入手,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政治学习氛围,进行政治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在氛围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形成政治认同感。比如说在教学国家综合实力课程时,正式上课时利用前十分钟为学生播放一些类似国庆阅兵、G20峰会的视频片段,展示我国目前的综合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我国国力的上升,形成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深化政治情感。同时推荐学生下载“学习强国”等APP进行政治学习,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这周学习的收获,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愈发浓烈,进而在学习知识理论提高成绩的同时促进政治认同感,促进民族感情,加深对政治学习的兴趣。
  (二)科学精神是核心素养的基本条件
  科学的精神使学生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促进学生的成长,提高价值判断能力和抉择能力。在政治学科教学中立足于学生日常生活,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将真实事件巧妙植入课堂,制造认知的冲突,让学生在冲突中提出质疑、积极辩论,引发学生思维扩散,引起反思,并且针对高考的命题特点,将最新政论节目、新闻调查、焦点访谈引进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对情境设计进行提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考生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事情,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解答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培养个体理性思维、分组辩论和合作探究引发思维碰撞,从而树立高中生的理性精神,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法治意识是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新课标要求的“法治意识”培育不同于以前的“法律知识”教育,现今的法治意识不再单纯讲究法律基础知识传授的数量,而是对学生法律教育的全面培育养成。思想政治学科培养法治意识如果只在政治课堂中单纯地运用法律条理来进行教育是不会得到较好的效果的,多运用案例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法制教育的教学成果。选取真实、新奇、有转折的案例来教育学生,教师如果能根据教材内容,根据案件解释法律,不仅能使无聊、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有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紧张刺激的案例中去主动了解、学习法律知识,在感知感悟中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意识。可以从“今日说法”等法治视频节目片段中选取经典的案例让学生观看,结合法律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通过设置法律教学情景让学生切身处地的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庄严,还可以邀请法律专家进校举行法律科普活动,通过多种活动扩宽学生视野,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再通过一些网络最新现实发生的法律案例,和学生探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将问题逐渐引向深入,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四)公共参与是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
  校园不单单是教学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微缩版,可以说是教学资源最集中的场所,也是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场所,课堂教学的参与由于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有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完全解决,这时就可以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也就是书本教育学习以外的补充和发展,通过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人格塑造、能力培养,而通过组织开展活动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如和社区进行合作,拜访帮助一些孤寡老人,参与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这样可以拓展学生政治学习的社会空间,让学生从社会中学习、从实践中获得,体会人生百态、社会发展秩序、道德准则,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核心素质的提升有很大作用。
  三、结束语
  对高中政治教学而言,核心素养四方面内容是一个大整体,它们互相融合、彼此促进发展,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和提升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能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添加核心素养也表明了教师应当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自我的政治素养,借助于探究、实践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具备并提升政治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反作用于政治课堂教学,提升核心素养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及政治学科成绩,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储备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 【发布时间】2022/7/17 19:22:16
  • 【点击频次】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