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和背诵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朗读、背诵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尤其在我国实施新课标后,朗读在语文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做好朗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起点。朗读、背诵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更应该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环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背诵;创新策略
朗读、背诵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她和中华民族一样古老而悠久,其教学方法也有着深厚的积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深化改革,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朗读和背诵是因太旧、太传统必须摒弃呢,还是在继承中创新呢?
一、朗读、背诵是重视人的学习能力培养的精华
朗读,是一种大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起点的基本功;就语言学习而言,无论中文还是英文等任何语言学习,朗读是最重要的。
背诵,是通过诵读的方式记住识记的阅读材料。中国传统语文学习方法之一。其主要方法有比较法、归类法、熟记法、强记法、对比识记法、规律识记法、读写记忆法、列表记忆法、形象记忆法、反复熟读加尝试背诵的方法等。各种方法的运用应视材料的性质和长短的不同而定。一般而言,材料的数量不多,且富于韵律。如短诗短文,可运用整体识记法;对于长篇的课文或其他长篇的读物,则宜运用分段识记法以及整体识记文章框架与分散识记各段相结合的方法。它可促使学生在熟记教材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朗读、背诵,是传统语文教学重视人的素质培养、重视人的学习能力培养的精华。
其一,朗读和背诵是准确识记的基础
朗读、背诵的过程,是文字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中樞神经,大脑中枢神经指挥言语中枢乃至整个发音系统发出语言的过程。是人们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能力的扎扎实实的培养和提高,这正是最基础的阅读能力形成、提高不可缺少的。
其二,朗读、背诵的过程也是思维锻炼的过程和感情陶冶的过程
小学生的朗读背诵课内外优秀文章的过程中,文章中真的信念、善的情怀、美的理脉,潜移默化地造就人的灵魂、人的成长。
其三,朗读、背诵是表达能力的最基础训练
读、诵训练中人的语音发生系统得到全面锻炼,如气息、咬字、共鸣、肌肉的张弛等都不断完善、自如。又如停顿、重音、语调、语流也得以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典范文章的常读、常诵,也必然训练学生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其四,朗读、背诵能有效倡导学生主体作用,能使学生深得读书之法,深味读书之乐。
要真正理解文章的旨意、脉络,要真正体会文章的情致、风格,就算教师分析得再透、指点得再深,也绝没有让学生去反复诵读、涵泳感悟得深。其五,语文学习重在模仿与积累,朗读背诵在这一点上的重要性就是其它方法远远不能替代得了的。浩瀚的生字卡片,词语摘抄、名句选辑,只能是模仿与积累的辅助手段,且事倍功半,加重学生负担。而朗读背诵形成的积累,模仿的领悟,则受益终生。
二、重视朗读、背诵是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实施环节
朗读、背诵一直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且沿用至今。可以说它们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努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到教材、教法都应有大的改革,但继承中国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朗读、背诵,并努力改革,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之一。
若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需丰富语言的积累,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若要使学生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若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哪一样能离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广泛阅读,认真朗诵乃至名篇名段的熟读背诵呢?
素质教育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自主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教练、辅导员,学生是主角。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主要形式是读、思、忆,正好体现在朗读活动中,而背诵,更是充满学生个性的积极思维活动。让学生在高度思维状态下读、记、悟,才能学好语文,增长才干。
素质教育更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强项和职责。全神贯注,朗朗书声,口诵心思,思接千载,浮想联翩,情绪跌宕,感情起伏,在训练语言的同时也训练了思维,陶冶了性情,培养了语感,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朗读、背诵教学也要深化改革,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朗读和背诵也需要改革、提高。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教师认真了解学生实际,设计和组织有理解、有体验的朗诵,能传情达意的朗诵,浸透着朗读者思索与情感的朗诵,有着良好的基本功的朗诵。
首先,我们要全面认识朗读、背诵的培养功能,为其正名,为其定位,理直气壮抓紧、抓好。
其次,教师要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朗读、背诵的原则方法,要培养兴趣并促使学生主动投入,注意内容理解、感情陶冶与口语统一的要求和指导,对其严格要求步步提高。背诵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训练,许多人为之。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心理学关于记忆的规律,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方法加以引导。教师还要从现代教学论、心理学、语言学中吸取营养,给这种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方式注入新的活力,努力激活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增强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总之,要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必须应把朗读、背诵这一环节抓紧抓好,当然这里并不意味着以此来代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同时,朗读和背诵必须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既承继传统,又改革提高,这才是我们改革这一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施黎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指导策略[J].教师博览,2022(15):44-46.
[2]郑丽君.情由读中来——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2(09):48-49.
[3]舒校勤.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背诵的探讨[J].新课程,2021(44):71.
[4]王艳茹.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背诵效率的方法[C]//.2020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177-178.DOI:10.26914/c.cnkihy.2020.060246.
[5]杨四强.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呼唤朗读、背诵[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35.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背诵;创新策略
朗读、背诵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她和中华民族一样古老而悠久,其教学方法也有着深厚的积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深化改革,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朗读和背诵是因太旧、太传统必须摒弃呢,还是在继承中创新呢?
一、朗读、背诵是重视人的学习能力培养的精华
朗读,是一种大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起点的基本功;就语言学习而言,无论中文还是英文等任何语言学习,朗读是最重要的。
背诵,是通过诵读的方式记住识记的阅读材料。中国传统语文学习方法之一。其主要方法有比较法、归类法、熟记法、强记法、对比识记法、规律识记法、读写记忆法、列表记忆法、形象记忆法、反复熟读加尝试背诵的方法等。各种方法的运用应视材料的性质和长短的不同而定。一般而言,材料的数量不多,且富于韵律。如短诗短文,可运用整体识记法;对于长篇的课文或其他长篇的读物,则宜运用分段识记法以及整体识记文章框架与分散识记各段相结合的方法。它可促使学生在熟记教材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朗读、背诵,是传统语文教学重视人的素质培养、重视人的学习能力培养的精华。
其一,朗读和背诵是准确识记的基础
朗读、背诵的过程,是文字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中樞神经,大脑中枢神经指挥言语中枢乃至整个发音系统发出语言的过程。是人们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能力的扎扎实实的培养和提高,这正是最基础的阅读能力形成、提高不可缺少的。
其二,朗读、背诵的过程也是思维锻炼的过程和感情陶冶的过程
小学生的朗读背诵课内外优秀文章的过程中,文章中真的信念、善的情怀、美的理脉,潜移默化地造就人的灵魂、人的成长。
其三,朗读、背诵是表达能力的最基础训练
读、诵训练中人的语音发生系统得到全面锻炼,如气息、咬字、共鸣、肌肉的张弛等都不断完善、自如。又如停顿、重音、语调、语流也得以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典范文章的常读、常诵,也必然训练学生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其四,朗读、背诵能有效倡导学生主体作用,能使学生深得读书之法,深味读书之乐。
要真正理解文章的旨意、脉络,要真正体会文章的情致、风格,就算教师分析得再透、指点得再深,也绝没有让学生去反复诵读、涵泳感悟得深。其五,语文学习重在模仿与积累,朗读背诵在这一点上的重要性就是其它方法远远不能替代得了的。浩瀚的生字卡片,词语摘抄、名句选辑,只能是模仿与积累的辅助手段,且事倍功半,加重学生负担。而朗读背诵形成的积累,模仿的领悟,则受益终生。
二、重视朗读、背诵是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实施环节
朗读、背诵一直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且沿用至今。可以说它们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努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到教材、教法都应有大的改革,但继承中国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朗读、背诵,并努力改革,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之一。
若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需丰富语言的积累,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若要使学生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若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哪一样能离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广泛阅读,认真朗诵乃至名篇名段的熟读背诵呢?
素质教育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自主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教练、辅导员,学生是主角。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主要形式是读、思、忆,正好体现在朗读活动中,而背诵,更是充满学生个性的积极思维活动。让学生在高度思维状态下读、记、悟,才能学好语文,增长才干。
素质教育更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强项和职责。全神贯注,朗朗书声,口诵心思,思接千载,浮想联翩,情绪跌宕,感情起伏,在训练语言的同时也训练了思维,陶冶了性情,培养了语感,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朗读、背诵教学也要深化改革,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朗读和背诵也需要改革、提高。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教师认真了解学生实际,设计和组织有理解、有体验的朗诵,能传情达意的朗诵,浸透着朗读者思索与情感的朗诵,有着良好的基本功的朗诵。
首先,我们要全面认识朗读、背诵的培养功能,为其正名,为其定位,理直气壮抓紧、抓好。
其次,教师要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朗读、背诵的原则方法,要培养兴趣并促使学生主动投入,注意内容理解、感情陶冶与口语统一的要求和指导,对其严格要求步步提高。背诵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训练,许多人为之。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心理学关于记忆的规律,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方法加以引导。教师还要从现代教学论、心理学、语言学中吸取营养,给这种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方式注入新的活力,努力激活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增强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总之,要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必须应把朗读、背诵这一环节抓紧抓好,当然这里并不意味着以此来代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同时,朗读和背诵必须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既承继传统,又改革提高,这才是我们改革这一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施黎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指导策略[J].教师博览,2022(15):44-46.
[2]郑丽君.情由读中来——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2(09):48-49.
[3]舒校勤.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背诵的探讨[J].新课程,2021(44):71.
[4]王艳茹.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背诵效率的方法[C]//.2020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177-178.DOI:10.26914/c.cnkihy.2020.060246.
[5]杨四强.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呼唤朗读、背诵[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35.
- 【发布时间】2022/7/17 19:20:53
- 【点击频次】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