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的策略探究

 

【作者】 刘春容 谢 健 江雪莲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积极性是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前提。作为一线数学老师,我们应创新策略,注重学生积极性培养与调动。本文从趣、情、理、赛、评和用六个方面阐述了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
  没有积极性,就没有主动性,就不会使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所谓成功的教学,就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育人的高效性。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具有相对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较强的系统性等特点的一学科,再加上部分学生对此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还有对此“不感冒”,甚至厌学的现象,给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激发、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上好数学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又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自觉参与的实践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数学现实,采取相应而有效的策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下面,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策略。
  一、以趣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至少不要使学生厌恶数学。随着年级增强,数学的抽象性越来越强。而随着年级增高,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也越来越明显,这无疑给学生难度也随之增强。所以,作为一线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趣味性,化解学习过程的枯燥所带来的厌烦感,从而达到以趣调动积极性的目的。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介质材料,巧妙地设计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不要学生觉得数学学习就是“课本加粉笔”,学习方式就是算算算。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产生积极性。
  二、以情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方可乐其学。”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喜好程度,最初都是随着学生对于老师的喜欢程度直接关联的,甚至有时候,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所以会包容老师教学上的小的失误,不熟练等等;但是反过来,如果学生对一个老师带有哪怕只有一丝的不友好情绪,即使教师课程讲得再好,他总会有所怨言,在沟通交流时就会有所保留。而这种负面态度如果任其发展就很有可能在教学造成很大的障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有良好的师生情感。落实到实践中,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状况,给予鼓励和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在课下,更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生活。有经验的教师就会在新教师刚上讲台时告诉他们:课前早去几分钟,课下晚走几分钟。这一早一晚就制造了许多了解学生,融入学生的机会,学生也会渐渐地信任教师。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学生自然会爱上老师所教的学科,由此增强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理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儿童求知欲很旺盛,什么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如果在一个水平上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知”是一个层次,“知其然”又是一个层次,“知其所以然”是更高的层次,教学中要恰当掌握,注意“说理”。
  四、以赛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人人都有好胜心,少年儿童尤甚。数学与体育相似,也有很强的竞技性。体育是体力、技能竞赛,数学则是智力、技巧竞赛,课堂上适当引进数学知识的竞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以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评价是增强学生学习学习体验的有效方法,特别是积极的评价,更能调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合理的设想,教师对学生帮助要恰当,使学生感到主要是由自己努力所得。照此,习题应检测题难一点,为了保护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合格性考试题应是最容易的。我们知道,数学教学常常要进行单元检测或综合性考试,我们应设置好题目的难度与梯度,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蹦一蹦就能够到桃”,尽可能的收获成功的体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才能吸引他们继续前进,增加信心,他们才敢向更大的难度提出挑战。而这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采取积极评价,做到适时鼓励,增强他们学习动力,表现为强烈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面对后进生时,更需要加强鼓励力度,肯定其优点,认清其不足,绝不吝惜语言,让他们觉得“我们并没有那么差,当然我们确实存在问题,只要我开始解决问题,我就能进步”,从而坚定远行。
  六、以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实践中来到从实践去”,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前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后者让学生把数学知识转化成实践应用能力。而我们数学教学,这二者都缺一不可,而后者才是最终目的。我们知道,数学有广泛的应用,学生能真实的感受学的东西是有用的,就会有积极性,并随学习的深入而增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搭建平台,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即从问题出发,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推广知识,扩大运用,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就会不断增强。
  总之,作为奠基教育平台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应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充分调动、激发,使之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成为一个自觉的、积极性高的、自我建构的学习主体。
  参考文献:
  [1]刘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7年。
  • 【发布时间】2022/6/20 9:23:25
  • 【点击频次】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