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浅谈

 

【作者】 杨维虎

【机构】 四川省中江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学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而且学生的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高中数学教学若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将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上述情况,对高中数学进行分层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通过以往的教学表明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上存在差异.在普通高中,学生的素质存在偏差,导致学生在对高中数学的领悟和掌握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必将对高中数学带来不好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采取“一锅端”的教学模式,没能够对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分析,依然让所有学生在同一的环境教材下进行,必然会导致,优秀的学生觉得知识不够,较差的学生会觉得知识掌握不到位.这样不能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有确实的履行因材施教这一手段,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将会导致两级分化严重,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分层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在分层教学法的实践中,除了要做好学生的分类,还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在制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对于教学内容的接纳能力,从而分层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解“指数函数”的时候要注重对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的设计。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中,让学生了解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同时能运用所学解决一些基础性的数学问题。而对于那些层次较高的学生,要制定要求较高的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求这类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做到将指数函数和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结合,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思维,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学科综合素养。
  二、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分层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要注意,这个层次的划分不能只从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虑,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比如,班级中有些学生的成绩相差不大,但性格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就应该综合考量,将其分散开来,使其能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也便于教师管理。如此,教师就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而不至于在维持课堂纪律方面花费较多时间。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来说,如果将其放在等级较高的层次对其学习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就可以发挥该年龄段学生具有较强好胜心的特点,将其与学习认真的学生分在同一层级中,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避免学生在教师分层之后感觉被差别对待,也避免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因为分层而产生自卑心理。高中阶段的学生叛逆心理较强,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与帮助,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温暖,从而发奋学习。此外,教师还要不定时调整层次划分,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更高的层级,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如此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努力。比如,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成绩较好、学习态度端正且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学生;B层是班级中学习成绩中等,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与上进心,但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理解不足的学生;C层是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正确且学习不主动的学生。
  三、作业布置的层次性
  因为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水平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特征,对此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层次的方式对学生布置作业。例如,交织通过具体的数学目标,把相关常规性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类划分,设置不同的难度程度。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要对其具体的程度进行分类,第一种难度相对较低,主要是课堂习题的重现,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对其继续解决;第二种习题就是中等难度,教师通过对其习题设置的变化,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就可以解决;最后一种习题难度相对较大,主要就是整合新旧知识以及课堂知识点才可以开展。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设置不同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有针对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四、分层辅导 
  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我采用了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辅导,即通过“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辅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办法是,我课外直接对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B组的同学由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A组的同学由B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我对学生说,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只有你能讲解后别人能听懂则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另外,我给学生说,你们都是老师的助手,你们之间的相互辅导实际上也是在减轻教师的负担,因为两个班有一百多名学生,全靠老师一个人是照顾不过来的,给学生讲明了道理,学生都极为配合我和支持我的工作。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要有一个大转变,要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科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不解决,活动类课程就不能正常组织,“面向全体”、“促进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分层次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从最关键的环节上,解决“教育目标的短视性”、“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和“教育内容的片面性”,是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 【发布时间】2022/6/20 9:22:46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