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英语写作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解释和教学的重点,忽视过度培养学生实际语言使用能力的趋势,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提倡经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和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并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使用能力。“写作。作为四种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值得中学英语老师进一步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应当明白英语短文写作的三个要素:切题、达意和逻辑。切题也就是说要说的对路‘Do you say what you mean?’;达意就是要说的明白‘ Is your meaning clear?’;而逻辑则是指说的有序‘Do the sentences flow nicely’。在此基础之上, 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该注意训练学生六个方面的写作技能:1. 句子结构要正确。 2. 段落大意集中。 3. 篇章主旨切题。 4. 过渡连接恰当. 5. 标点表意明确。 6. 版面形式悦目。 前三者为语言素质要求, 后三者为写作技术要求。我们老师要善于化有形为无形, 将这些要求融合到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去, 从而提高广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牛津英语”教材。“牛津英语”教材是英国语言学专家根据现代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理论,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生而编写的。教材是英语信息输入的主渠道,作为基础阶段应用的“牛津英语”教材把语言结构、语言功能和主题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语言信息输入量大,选材广泛,主题有序,内容集中,循环递进,学习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由家庭过渡到社会,对衣食住行和重大社会课题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安排,使主题系统化,学了便于用。
“牛津英语”教材的编排是以modu1e为一主题内容单位的,在教学中,相关主题内容的发展保证了语言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循环,在各个层面扎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从一个层面向另一个层面发展。
“牛津英语”教材主张第二语言教和学的“自然途径”,即采用大量的自然输入信息的方法来学习英语。大量输入就是指大量地读和大量地听,在大量地听和读的过程中,学习者会自然吸收许多有用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句子、语段、词形变化规则、造句规则、行文和说话规则等。“听、读”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最大的语言输入。它不但可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同时也可丰富其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说、写”则是语言的输出。只有信息的输入达到一定量时,信息输出才成为可能。英语写作中突出的难点是写作内容贫乏和思路不畅。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应重视内容挖掘技巧的教学之外,还需通过大量的听、读积累相当的语言素材,使学生在写作中觉得“有话可说”。“写”要经过大脑思维的加工、提炼,因此它是最有效、最积极的学习心理过程。美国作家德尔文?G?舒伯特在其”Reading 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科书所编的阅读课文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因此,在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写的能力的训练,要把握好教材中的课文的示范作用。例如:“牛津英语”教材9A第一单元的maintask,要求学生向自己的老师写一封推荐信,推荐自己的同学当学生会的主席。如果不是使用本套教材的学生在拿到这样一篇作文题目的时候,也许会觉得无从下手。 然而,我们用过这本教材的同学就会觉得很简单, 就连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也能写出一些有用的句子来。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经过了前面‘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vocabulary, grammar, integrated skills, study skills’这些课时的学习, 基本掌握了表示人的性格特征的形容词以及一些形容人性格特征的有用的句型,再加上本课maintask当中写作提纲给予的提示,和maintask中的范文可供学生模仿写作,学生们自然就不怕了。事实上, 牛津英语中每个单元都是这样设置的,学生和老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前面的听和读, 加强素材的积累, 为后面的写作打基础。
在写作上,人们多注意阅读和写作方法的训练,而忽视说与写的关系,忽视说对写的影响和作用。语言的发展证明,书面语是从口语发展来的,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教师必须在教授写作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其口头表达的技能,因为口头形式往往包含了大量近似书面语的结构和措词。在现有条件下,学生说的能力要靠加强课堂活动来培养;要创设各种情景,充分营造课堂交际的氛围,从而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师生间或学生间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与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全体讨论和分组讨论等。William Sweigart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态度的测试,表明课堂上学生更喜欢把谈话当作一种工具来练习。小组讨论无疑会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谈话机会,因而非常有效。学生在谈话中互相启发,共同构思,使思路更开阔;这也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经过讨论再定稿,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和写作的能力。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要求解题,使学生尽力做到:要点全、语句顺、条理清、表达明、指代准、时态正、思路活、格式对、书写畅。
参考文献:
[1]初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困惑与对策[A]. 蔡青.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委会第一期“教育课题研究高级研修班”会议论文集[C]. 2019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应当明白英语短文写作的三个要素:切题、达意和逻辑。切题也就是说要说的对路‘Do you say what you mean?’;达意就是要说的明白‘ Is your meaning clear?’;而逻辑则是指说的有序‘Do the sentences flow nicely’。在此基础之上, 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该注意训练学生六个方面的写作技能:1. 句子结构要正确。 2. 段落大意集中。 3. 篇章主旨切题。 4. 过渡连接恰当. 5. 标点表意明确。 6. 版面形式悦目。 前三者为语言素质要求, 后三者为写作技术要求。我们老师要善于化有形为无形, 将这些要求融合到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去, 从而提高广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牛津英语”教材。“牛津英语”教材是英国语言学专家根据现代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理论,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生而编写的。教材是英语信息输入的主渠道,作为基础阶段应用的“牛津英语”教材把语言结构、语言功能和主题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语言信息输入量大,选材广泛,主题有序,内容集中,循环递进,学习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由家庭过渡到社会,对衣食住行和重大社会课题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安排,使主题系统化,学了便于用。
“牛津英语”教材的编排是以modu1e为一主题内容单位的,在教学中,相关主题内容的发展保证了语言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循环,在各个层面扎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从一个层面向另一个层面发展。
“牛津英语”教材主张第二语言教和学的“自然途径”,即采用大量的自然输入信息的方法来学习英语。大量输入就是指大量地读和大量地听,在大量地听和读的过程中,学习者会自然吸收许多有用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句子、语段、词形变化规则、造句规则、行文和说话规则等。“听、读”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最大的语言输入。它不但可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同时也可丰富其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说、写”则是语言的输出。只有信息的输入达到一定量时,信息输出才成为可能。英语写作中突出的难点是写作内容贫乏和思路不畅。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应重视内容挖掘技巧的教学之外,还需通过大量的听、读积累相当的语言素材,使学生在写作中觉得“有话可说”。“写”要经过大脑思维的加工、提炼,因此它是最有效、最积极的学习心理过程。美国作家德尔文?G?舒伯特在其”Reading 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科书所编的阅读课文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因此,在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写的能力的训练,要把握好教材中的课文的示范作用。例如:“牛津英语”教材9A第一单元的maintask,要求学生向自己的老师写一封推荐信,推荐自己的同学当学生会的主席。如果不是使用本套教材的学生在拿到这样一篇作文题目的时候,也许会觉得无从下手。 然而,我们用过这本教材的同学就会觉得很简单, 就连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也能写出一些有用的句子来。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经过了前面‘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vocabulary, grammar, integrated skills, study skills’这些课时的学习, 基本掌握了表示人的性格特征的形容词以及一些形容人性格特征的有用的句型,再加上本课maintask当中写作提纲给予的提示,和maintask中的范文可供学生模仿写作,学生们自然就不怕了。事实上, 牛津英语中每个单元都是这样设置的,学生和老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前面的听和读, 加强素材的积累, 为后面的写作打基础。
在写作上,人们多注意阅读和写作方法的训练,而忽视说与写的关系,忽视说对写的影响和作用。语言的发展证明,书面语是从口语发展来的,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教师必须在教授写作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其口头表达的技能,因为口头形式往往包含了大量近似书面语的结构和措词。在现有条件下,学生说的能力要靠加强课堂活动来培养;要创设各种情景,充分营造课堂交际的氛围,从而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师生间或学生间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与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全体讨论和分组讨论等。William Sweigart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态度的测试,表明课堂上学生更喜欢把谈话当作一种工具来练习。小组讨论无疑会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谈话机会,因而非常有效。学生在谈话中互相启发,共同构思,使思路更开阔;这也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经过讨论再定稿,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和写作的能力。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要求解题,使学生尽力做到:要点全、语句顺、条理清、表达明、指代准、时态正、思路活、格式对、书写畅。
参考文献:
[1]初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困惑与对策[A]. 蔡青.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委会第一期“教育课题研究高级研修班”会议论文集[C]. 2019
- 【发布时间】2022/6/20 9:17:59
- 【点击频次】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