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论如何提高初中体育学习兴趣

 

【作者】 姚丕华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金江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指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点,是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过去的体育课程中,教师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居于绝对控制和支配地位,反复练习和训练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种奇怪的现象呢?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实施有效教学,才让学生喜欢让体育课。
  关键词:初中体育;素质教育;兴趣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教育成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身体的健康情况,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增强,体育课教学已经引起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初中体育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这一思想正在被广大体育教师普及实施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也较之以前更加重视。在这一前提下体育教师应该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呢?下面,我就这一问题,结合平时的一些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注重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讲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要位置,学生在被动地接受着知识,在机械的记忆与重复的练习,不利于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体育新课程标准倡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揭示动作技术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技术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基本的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形成体育能力,并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使其思维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那种教师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大量机械重复训练,只注重基本知识与技能传授的传统教学观念,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体现出设计理念的动态性。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体现于教学设计中,将知识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学生,没有将学生的思考与实践,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疑问这些随机因素考虑在内,教学课前的设计,课中的教学,课后的反思不是一个个孤立存在的模块,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设计时要以一个全局的观念来统领教学,以先进的教学观念来指导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与思考的时间;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造就课堂生成的精彩;要将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掌握与行为习惯的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自主性。
  二、丰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手段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手段、组织方法的多样化,对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理学研究发现,长时间单调的刺激容易引起机体的超限抑制。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体育项目轮换的教学方法,当学生要对某一项目产生超限抑制时,学习新的项目,重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的选择场地、器材,给学生以视觉新颖的感受。在体育教学中,中长跑一向是学生最讨厌的项目,在田径场上进行中长跑,学生的参与情绪必然不高,如我们选择在野外进行,让学生集体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肯定高涨。当然,野外进行的中长跑是要在教师的可控范围内,安全是最重要的。教师还要采用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三、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
  大家都清楚,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行动。一切人的行动都是由人的意识支配着的,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目前,初中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纳。但体育训练是会有波折的,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而这一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要立足于平时的不断强化、不断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并构筑起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这个意识是主人翁的意识,可以改变先前那种“我不参与,是别人硬逼我要参与体育”的被动状态,变成“我要参与体育活动训练”的活跃、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在平时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二步法加以落实,强化学生参与体育课堂训练活动的意识的。
  四、灵活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以准备部分为例,体育教学中必须改变那种跑几圈和做一套徒手操的单调枯燥的做法,提倡新颖、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上课时可用游戏来代替传统的“准备活动”,具体表现为:1.教师结合本节课的上课内容制定相应的游戏;2.学生自主设计游戏,每节课由一位学生带领全班学生做一个游戏。这样不但改变了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而且有效的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同样可以运用游戏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穿插,进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我们要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初中教学阶段,将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体育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提高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 【发布时间】2022/6/20 9:17:18
  • 【点击频次】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