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群文阅读的思考探索

 

【作者】 王凤刚

【机构】 四川省剑阁县龙江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群文阅读是一种语文教学的新形式,它是在引导儿童开展课外阅读这一大课程背景之下,结合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为切实增加儿童的阅读量提出的。群文阅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语文材料,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群文阅读的突破点放在如何组合文章上,组合方式灵活多样,不同议题的群文阅读,达成的效果也不一样。落实“群文阅读”的前提是选好文章,教师要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内容选择,进而才能进行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大量的去阅读,去寻找同一个主题的文章,对大量的文章筛选之后给学生去读。这样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可以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

     群文阅读理念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儿童阅读的希望之光,用这样一种全新的思想来打造阅读课堂,将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情。群文阅读让学生由阅读单篇文章到同时阅读多篇文章,不仅扩大学生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实现全营养的均衡阅读,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我在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结合课外链接,确立“全面认识人物形象”的议题,组织学生阅读《儒林外史》中另外三个写严监生的故事,为妻子王氏延医求药,说明他深爱妻子,自掏腰包为哥断官司,说明他胆小怕事,病后求老舅照顾儿子,说明他喜爱儿子。不同读者,留下的不同印象。严监生是一个既慷慨又吝啬的人,严监生虽吝啬但不贪婪,没成为“鬼”,充其量是一个胆小怕事,勤俭本分的封建土财主而已。严监生是一个谨小慎微,懦弱善良的人。严监生是一个有情有义,人情味十足的乡绅形象。同时在认识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时,我还把更多的描写吝啬鬼的文章,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莫里哀的《吝啬鬼》,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以及果戈里的《死魂灵》组合起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师选择小说中最经典的片段,让学生自由阅读,自主感悟,最后领悟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折射出吝啬鬼的共同特点的写作方法。

     又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时向孩子们推荐少儿版《三国演义》,让学们更多地去了解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

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等。了解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在教学《景阳冈》一课时,我向学生推荐少儿版《水浒传》,让子们更多地去了解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同学们对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等人物形象颇感兴趣。我在教学《猴王出世》一课时,向孩子们推荐少儿版《西游记》。孩子们一提到书里的人物和故事时简直就是手舞足蹈,神采飞扬,仿佛想一下子钻进书里去与师徒四人同行。又如我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中《“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时,向学生推荐少儿版《红楼梦》,孩子们对书中的其他人物贾宝玉、林黛玉以及其他小姐丫鬟等都非常有性趣,仿佛想穿越时空,走进去跟他们对话。

      再如,我在教学《刷子李》一课时,先略读《刷子李》,再群文阅读《俗人奇事》一书中的《快手刘》《泥人张》等文章,感受“一波三折”的叙事方式,体会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感受冯骥才语言表达的风格,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我在设计群文阅读教学的时候,重点强调一个“读”字,不板书,不笔记,不归纳,不分析,一切的一切都通过阅读去体会,去感悟,让孩子们顺着不同作者的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去寻找,什么是美,文字的美,语言的美,世界的美。 在群文阅读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分清师生的角色,要求学生要自读、自悟、自问、汇报交流、 讨论。教师要巡视、辅助、陪伴、分享、欣赏、点拨,集体建构形成共识。总而言之,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读书权,捍卫学生的话语权,悦纳学生的独到见解,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乐趣。

    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能够营造轻松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感受到群文阅读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上额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安徒生,我及时地启发同学们还看过安徒生的哪些童话故事,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是啊,卖火柴的小女孩,善良的拇指姑凉,坚定地锡兵,历经磨难的丑小鸭……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都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同学们兴致非常高昂,还联想到格林童话,还有许许多多的童话故事。

对照传统的群文阅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充分认识到“群文阅读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活动。它冲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无论从形式、理念还是思想上都有着全新的变革首先是活用了教材,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以一篇带多篇进行阅读,这里的多篇大多是同一单元的文章,探索教材之外的文章不多。而“群文阅读”立足于“议题”为贯穿线索,进行选文教学。它虽然以课本文章为引领,但从形式和思想上突破了教材的束缚,给阅读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教材具有“活化石”的韵味。其次活跃了思维,“群文阅读”教学围绕着一组选文所贯穿的“议题”展开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多文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看到同一事物和问题,形成强烈的思维张力,极大地开阔了学生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大大提升了阅读效能,教师必须进行选文重组,调动自己的思维功势从思想上,形式上突破旧的阅读框架,这种“群文重组”讲课内和课外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在 教材之外还有那么多篇多好的篇章值得他们探索,自然会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学生经历的是一个主动探险,主动发现的过程,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心灵得到张扬,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群文阅读”既活跃了教师的思维,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再者活化了模式。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教者常根据教材的单元组合形式先提出单元主题,让学生接受然后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被动式探究”,它是由“师讲解主题,生被动式接受”的模式进行。而“群文阅读”中的议题是有可议论性,它对学生是开放的,是学生可以深度参与建构的强调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文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看到同一事物或者是问题,极大地开阔了学生视野,让学生在阅读中转换心智模式,学生从而获得心灵成长。

群文阅读活验了教师专业思想及能力,群文阅读教学对教师是一种考验,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语文知识而且还需要博览群书,具有很厚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积极地倾听,并依据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和提炼。在这个意义上群文阅读教学是有效检验教师素质,教学境界的基本途径之一。

群文阅读的出现,赋予了我们普通一线教师“编者”的身份,让我们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教师研究群文阅读,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自己对语文的认识和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群文,实践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同时,群文阅读之路漫长,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又不断探索,使我们的群文阅读 课堂 更丰满,更精彩,更能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发布时间】2021/10/26 20:03:09
  • 【点击频次】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