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 范 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自身要学会合作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交流技巧、合作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学习方式不断变化,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注意时刻变化身份,有时是促进者、有时是合作者、激励着、帮助者。针对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教师角色是合作者、促进者。按照学习任务难度、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充当指导者。在指导学生新知识提炼和运用时,教师是一种引导者,认真倾听学生汇报,主动回到学生所提问题,概括学生结论,提高学生新知识运用能力,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意见。尤其是不同学生分工问题,教师应及时综合各种观点,与学生正确交流、合作,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二、明确布置小组学习任务
  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序性,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明确布置任务,让学生知道在小学学习中需要探讨的问题以及得出的结果。另外,教师在为小学生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中,还要让为学生分解步骤,指导任务内容需要什么角色,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与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不会盲目的针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合作学习,也实现了课堂整体的有序性。例如,在学习《分类与整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将课文、文具等学习工作拿出来,先让学生按照不同的性质对这些工具进行分类,如书本为一类、铅笔为一类、橡皮为一类等,这样小组内的学生可以由一人复杂一项分类目标,明确的展开学习;或者可以让学生按照性别对班级的同学进行划分,学生可以划分为6人一组,组内有男有女,学生要跟根据同学的性别进行分类并将最后的结果汇聚成表格,这样每位学生都要通过数数的方式将小组的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记录下来,保障全员有秩序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三、合理调控合作过程
  因为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模式,教师很难发现学生个人的问题,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学生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加入他们,密切关注小组情况,并且从旁引导协助,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进行及时调控是小组学习的关键。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需要时刻观察,及时做出指导和协调,加强对指导和协调后的成效跟踪,使小组教学的成效显现出来。
  四、建立健全小组间的评比机制
  为了增强小组之间和凝聚力和小组间的竞争精神,建立健全小组的评比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老师通过小组间评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老师可以让小组派出代表进行组间竞赛,组员可以在下面为参加比赛的学生出谋划策,这可以提高小组内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带上具体的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明了地看出图形的三视图究竟是如何得到的,因为在课堂上让每一名学生上前参观图形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小组中选出代表进行观察再给组员进行讲解,这样每组的学生都可以对图形有直观的感受,这有利于促进小组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健全小组间的评比机制,关键在于对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评比和小组之间的评比,老师可以对上课积极发言、完成作业等的小组个人进行奖励,每次可以加1到2分,对没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进行1之2分的减分,同时老师可以在上课对赢得竞赛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并且老师要做到每天对小组情况进行简单总结,每周对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大的总结,并且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在期末综合小组的总成绩对前三名的小组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这可以激励小组内成员的学习热情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并确保真正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而不是只是进行小组分配,走一个形式而已。
  合作学习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而且如果运用成功能够帮老师解决很多问题,这样的方式应该大力推广,让更多的人熟知并认可。而且合作学习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也能让他们的合作能力有所提升,这会让他们受益终身,对学生有很多好处,合作学习在运用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阻力,但是小学生的这些问题都很好解决,只要教师用心实施,最后的成果一定会让人眼前一亮。老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创新,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拘于形式,要灵活掌握这种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探索数学的能力,为以后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 【发布时间】2019/8/7 20:26:45
  • 【点击频次】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