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小学语文课前的导入

 

【作者】 杜 霞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复龙镇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一节语文课都离不开巧妙的导入,精彩的导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新课的金钥匙,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绪和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上,还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为整堂课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课前导入导入方法
  “导”即“引”。课堂导入就是在学习新知或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境的一种方式。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如果教师的开讲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这样的导入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求知欲,又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定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模式可套,它需要紧扣教材和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那么我们应如何导入新课,努力打造课堂的“磁石”呢?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指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产生一种季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后自然导入新课的一种学习方式:一节谋的导入恰似一出戏的序幕,或似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抹有艺术性,富于变化,悬念叠起,往往能像磁石引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很快调集他们的注意力,点燃智慧的火花,使人们进入活跃的思维状态,开启智慧的闸门,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奇效.
  二、讲故事导入,引生入胜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抓住小学生这个心理特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运用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家或名人的故事,甚至教师自己根据教材编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容易使学生领悟教材的内容。例如,《太阳》一课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寻自然奥秘的愿望。  
  三、音乐助力语文教学
  音乐是抒发情感的最直接表示,也是心灵和艺术的窗口,采用音乐导入法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状态,并且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想起了江涛的歌曲《愚公移山》,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一上课,我就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学生一听就来精神了。它贴近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优美的旋律陶冶学生情操,它也暗示了《愚公移山》这篇课文的主旨,它同样告诉学生:语文博大精深,只要有用,皆可拿来。你看一首歌竟然能达到如此悦耳、悦心的神奇功效。
  四、导游解说导入
  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从内容上看,风土人情,山川村舍,花鸟虫鱼,无所不及,包罗万象。如果我们能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在可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游人的身份,让其身临其境,会更好地促学生的兴趣,激发思维火花。例如:我在教学《颐和园》一文时,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登过长城,游过漓江,去过鸟的天堂,欣赏过异国风光,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去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颐和园去玩玩好吗?颐和园不但构思巧妙,而且建筑精致,集我国园林艺术之精华,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好我先定一下我们游览路线。我们先去有名的长廊,再到美丽的万寿山,最后去水平如镜的西湖。再如教授《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出示有关威尼斯美丽图片的课件并伴着优美、轻柔的音乐介绍:“威尼斯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小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飞机穿越时空隧道,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体验威尼斯的小艇。”老师、学生的身份发生转变,学生们就会兴趣盎然的随着导游去仔细的游览。
  五、温故而知新法
  语文教学一般每一课都要两个课时,每个单元都有4篇文章,四篇文章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导语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因此复习知识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掌握住同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揭示课题所蕴含的寓意,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
  六、游戏导入,寓乐于学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所以适当的课前游戏环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提高全班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游戏导入法,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有效果,更能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可这样设计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不好?生:好!师:用手巾蒙住两个同学的眼睛,分别让他们来“贴鼻子”。生:一个学生把鼻子贴到了嘴巴上,另一个则贴到了眉梢上。同学们笑得前俯后仰,课堂上乐成一团。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俩都贴错了?生:因为他们的眼睛被蒙住了,看不见。师:对!他俩的眼前是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当然贴错了。那么,蝙蝠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自由地飞行呢?飞机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安全地飞行呢?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蝙蝠和雷达》,课文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总之,语文课堂中的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选择最合适的导入方法,灵活设计,巧妙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论文范文,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导入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 【发布时间】2019/8/7 20:22:12
  • 【点击频次】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