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游戏策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抓住孩子爱游戏的特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游戏策略,既能营造氛围,趣化课堂,又能彰显学生主体性,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发展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重大。
关键词:小学音乐;游戏策略;应用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抓住孩子爱游戏的特征,是我们开展音乐教学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激趣,满足学生爱游戏的需要,更能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音乐特点的游戏,这样的游戏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实践证明,音乐游戏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应用于音乐教学中,是我们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音乐教学,谈谈音乐游戏在其间的实践应用。
一、应用于音乐课堂中的游戏类型
在音乐课堂整合音乐游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要知道,音乐是音乐课堂的灵魂,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不能把辅助地位的音乐游戏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追求,否则就会偏失方向。所以,音乐游戏的运用,我们应把其作为一种辅助策略,在教学中就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和使用,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训练了听觉、视觉和运动觉,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音乐游戏除了具有“音乐性”这一主要特点外,还应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创造性等游戏的共同特点。为便于教学与运用,根据游戏的功能,把音乐游戏分成以下几类:一是节奏训练类游戏;二是音准训练类游戏;三是培养音乐感受力游戏;四是训练动作与音乐协调类游戏;五是识谱类游戏;六是其他游戏等。不同的音乐游戏,作用不同,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需要,选择和搭配相应的游戏进行教学。
二、游戏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游戏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别是的游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精心选择,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开展。
(一)应用趣味游戏施教,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源泉。而趣味游戏不仅能使教学过程趣味化,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提高音乐热爱程度。所以,趣味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感受声音高低时,课前我们准备七种大小不同、形不同状、材质不同的玻璃杯,让学生通过敲打这些玻璃杯来区分音域高低和找出音色的差异,也可让学生利用自身现有文具,用不同文具敲击课桌发出不同大小的声音,来感受高低音之别。这样教学,整个课堂趣味无穷,生动活泼。学生注意力集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教学效果好。
(二)应用情景表演游戏,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情景表演游戏是音乐教学中的常用游戏,通过节奏明快、曲调优美的音乐中律动表现,体现了声、舞、情的融合。我们知道,每首歌都有主题和深刻内涵,而小学生往往难以体会。这时,我们就可应用情景表演游戏来促进学生身临其境,配合音乐旋律起伏,合理创造音乐表演情境,如果单纯让学生从音乐中读懂歌曲背后的含义着实困难,但若是配合情景表演游戏,同学自身变成了歌曲主题人物,便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深层次内容,音乐游戏也是抓住了歌曲情节性较强和学生好表演、爱活动这一特点,才使得音乐教学活力无限。
(三)应用比赛活动游戏,能培养竞争意识。小学生不仅要活动,更好竞争。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如果将比赛活动融合于其中,就能满足学生好竞争的心理需求,从而产生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好的游戏必然离不开积极的活动。在音乐课堂上创立比赛游戏,正是充分运用游戏活动性。例如,在“跳圆舞曲的小猫”这堂课上,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服装,在班级内开展小范围的简单舞会,并且此次舞会以比赛形式呈现,学生们自行组合成单人组、两人组和多人组,随意创造舞步进行表演比赛,跳舞过程根据音乐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表现出相应情绪,由音乐教师给出评分。比赛活动有效锻炼了学生胆量、提高表现能力,给了他们相互配合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竞争意识。
三、游戏策略应用于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游戏策略辅助教学,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首先,体现了寓教于乐思想,满足了学生好游戏的年龄特征,实现了快乐教育,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加快了认知和学习技能目标的达成。特别是好的音乐游戏集中体现了音乐的艺术性、技术性、抽象性与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因为游戏可以将丰富的教育要求以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孩子在乐此不疲的、喜闻乐见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获得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的能力,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再次,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营造氛围,趣化课堂,凸显主体,激发兴趣,培养技能,促进创新,培养情感,提升品德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启迪学生道德情操,还能促进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
总之,游戏策略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巨大,特别是小学阶段,我们更应充分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通过情境创新和动作引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音乐教育。值得注意的是,游戏在教学中只是辅助策略,不能宣宾夺主,抢了新知学习的“风头”,其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来进行,这样才能使游戏的作用发挥到最好,成为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叶春梅,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7年。
关键词:小学音乐;游戏策略;应用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抓住孩子爱游戏的特征,是我们开展音乐教学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激趣,满足学生爱游戏的需要,更能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音乐特点的游戏,这样的游戏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实践证明,音乐游戏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应用于音乐教学中,是我们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音乐教学,谈谈音乐游戏在其间的实践应用。
一、应用于音乐课堂中的游戏类型
在音乐课堂整合音乐游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要知道,音乐是音乐课堂的灵魂,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不能把辅助地位的音乐游戏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追求,否则就会偏失方向。所以,音乐游戏的运用,我们应把其作为一种辅助策略,在教学中就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和使用,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训练了听觉、视觉和运动觉,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音乐游戏除了具有“音乐性”这一主要特点外,还应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创造性等游戏的共同特点。为便于教学与运用,根据游戏的功能,把音乐游戏分成以下几类:一是节奏训练类游戏;二是音准训练类游戏;三是培养音乐感受力游戏;四是训练动作与音乐协调类游戏;五是识谱类游戏;六是其他游戏等。不同的音乐游戏,作用不同,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需要,选择和搭配相应的游戏进行教学。
二、游戏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游戏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别是的游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精心选择,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开展。
(一)应用趣味游戏施教,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源泉。而趣味游戏不仅能使教学过程趣味化,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提高音乐热爱程度。所以,趣味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感受声音高低时,课前我们准备七种大小不同、形不同状、材质不同的玻璃杯,让学生通过敲打这些玻璃杯来区分音域高低和找出音色的差异,也可让学生利用自身现有文具,用不同文具敲击课桌发出不同大小的声音,来感受高低音之别。这样教学,整个课堂趣味无穷,生动活泼。学生注意力集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教学效果好。
(二)应用情景表演游戏,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情景表演游戏是音乐教学中的常用游戏,通过节奏明快、曲调优美的音乐中律动表现,体现了声、舞、情的融合。我们知道,每首歌都有主题和深刻内涵,而小学生往往难以体会。这时,我们就可应用情景表演游戏来促进学生身临其境,配合音乐旋律起伏,合理创造音乐表演情境,如果单纯让学生从音乐中读懂歌曲背后的含义着实困难,但若是配合情景表演游戏,同学自身变成了歌曲主题人物,便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深层次内容,音乐游戏也是抓住了歌曲情节性较强和学生好表演、爱活动这一特点,才使得音乐教学活力无限。
(三)应用比赛活动游戏,能培养竞争意识。小学生不仅要活动,更好竞争。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如果将比赛活动融合于其中,就能满足学生好竞争的心理需求,从而产生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好的游戏必然离不开积极的活动。在音乐课堂上创立比赛游戏,正是充分运用游戏活动性。例如,在“跳圆舞曲的小猫”这堂课上,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服装,在班级内开展小范围的简单舞会,并且此次舞会以比赛形式呈现,学生们自行组合成单人组、两人组和多人组,随意创造舞步进行表演比赛,跳舞过程根据音乐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表现出相应情绪,由音乐教师给出评分。比赛活动有效锻炼了学生胆量、提高表现能力,给了他们相互配合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竞争意识。
三、游戏策略应用于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游戏策略辅助教学,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首先,体现了寓教于乐思想,满足了学生好游戏的年龄特征,实现了快乐教育,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加快了认知和学习技能目标的达成。特别是好的音乐游戏集中体现了音乐的艺术性、技术性、抽象性与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因为游戏可以将丰富的教育要求以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孩子在乐此不疲的、喜闻乐见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获得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的能力,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再次,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营造氛围,趣化课堂,凸显主体,激发兴趣,培养技能,促进创新,培养情感,提升品德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启迪学生道德情操,还能促进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
总之,游戏策略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巨大,特别是小学阶段,我们更应充分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通过情境创新和动作引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音乐教育。值得注意的是,游戏在教学中只是辅助策略,不能宣宾夺主,抢了新知学习的“风头”,其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来进行,这样才能使游戏的作用发挥到最好,成为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叶春梅,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7年。
- 【发布时间】2019/8/7 20:21:13
- 【点击频次】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