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谈谈小学生合唱训练的方法

 

【作者】 江 玲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是新课程标准下音乐课外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严格挑选队员、精心选择演唱曲目、教会专业的合唱技巧、进行严格的训练四个方面谈谈小学生合唱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训练;训练方法
  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要求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它必须经过严格而科学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合唱是新课程标准下音乐课外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团体性很强的音乐演唱形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笔者在教学和训练中边摸索边前行,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小学生合唱的训练方法:
  一、讲究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合唱表现力
  1、训练正确的气息扎实音准基础
  孩子们的嗓音、身体都在发育时期,唱起歌来容易用胸部呼吸去歌唱,普遍存在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我们应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让声音稳定而灵活,用“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使声音的音准和音质更好。
  2、运用“轻声”唱法找准音高
  “轻声”唱法能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避免学生喊唱。“轻声”有效地克服了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硬,使学生能更加自如和自信地找到音高,并准确地唱出来。要求学生采用打呵欠等放松练习,然后,用气息支撑的力量找到声音的高位置,轻轻地唱出声音来,并提醒学生声音仿佛在头腔里“敲小鼓”。
  二、统一音色      
  要想使众多的团员声音和谐统一,融为一体,必须进行较长时间的训练。没经训练的声音往往音域比较窄,存在低音区苍白无力而高音区“喊唱”的问题。要训练学生在有气息支持的情况下,高音区以假声为主,声音位置靠后,中音区真假声,低音区以真声为主,声音位置靠前,但不能“白”,声音要唱得“浑厚”一些。通过训练将歌唱的音域扩展四至六度。
  三、歌唱中的轻声哼唱法
  歌唱中的轻声训练可以加强声带发声机能的耐力,既能保持声带的健康,又能避免大音量练唱时声音的粗糙、刺耳以及过分用力所造成的声带损坏。轻声训练还可以自然地使声音里混进假声成分,较容易的找到发高音的位置,增强演唱高音的能力。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田玉斌讲道:“我经常小声为学生做示范,尤其是为高声部的学生做示范时,为了能唱出很高的音,我总是努力将喉咙打开唱轻声。这样久而久之,我可以唱出连我自己都感到很吃惊的很高的声音。”确实如此,在合唱训练中经常让学生练习轻声哼唱,用闭口哼唱和开口哼唱交替练习,使声音逐渐变竖、变圆、变集中,使集中的声音往头腔里输送获得头腔共鸣。通过轻声唱法的训练,对解决高音有着明显的效果,既适合美声唱法的训练也适合民族唱法的训练。
  四、教员要擅长灵敏处置曲目,培育合唱的兴味 
  有的教员和先生在思想上惧怕合唱曲目,感觉多声部曲目不行唱,专业性太强,往往在训 练中逃避多声部曲目,或许改为单声部来演唱。教员要从灵敏处置曲目和合理制定教学重点来 追求打破点。事实上合唱中的声部基本上协和一致的,要准确对待声部训练。其它的声部和旋律声 部是协和融合的关系,不是统一的,在声部训练中让先生从简明的和声入手,让先生一边唱一 边倾听,感遭到和声的巧妙后再逐渐加大难度,向复杂旋律和多声部递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员要能灵敏的处置曲目,多挖掘教材曲目中的亮点和切入点。构建良好的初中先生合唱 课程,能够依照教学目的需求,灵敏处置教材,适当的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 轮唱是中先生 能够掌握的一种演唱办法。
  在教先生欣赏《雪绒花》的基础上,添加了该曲目轮唱的排演,让 先生在演唱中感遭到依次进入的各声部相互交织、叠置,构成此起彼伏的声响成效。合唱教学 中,教员还要在擅长思考、研讨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布置教学重点,一切教学从重点开赴,辅 助一些教学手法,将复杂的教学简明化、灵敏化,引导先生启齿合唱,爱慕合唱。演唱中要使 先生取得优美的音质,要紧要处置吸心胸、操作才干和睦与声准确结合的关系。这是先生较难 掌握的一种技巧。因此,提高先生演唱程度,要分秒必争,合理布置教学重点。教员在合唱教学中确定教学重点,就仿佛画家找到创作灵感平常,如此既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又培育了先生 的兴味。
  教员是先生合唱兴味的主导者,要经过教材的灵敏处置和教学重点的准确定位,焕发 和提高先生对合唱的兴味。
  香港的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合唱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合唱的基本学习和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才能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班级合唱教学由于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活动,需要师生之间的长期合作与积累,特别是教师既要担任指导者,又是合作者与实践者,更需要付出辛劳。相信,只要做有心人,总会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
  • 【发布时间】2019/8/7 20:20:29
  • 【点击频次】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