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
【关键词】 ;
【正文】 关注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自从有了文字,就产生了传授文字的写字教学。早在甲骨文、金文时代,就开始了家传师教式的写字教学;秦汉时出现了私塾,把识字、习字作为传授文化启蒙的重要手段。今天写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又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更是衡量每一位语文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尺度。
一、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书写能动性
小学生正处于初识世界和事物的阶段,比较好奇、贪玩,喜欢新鲜的事物,对于语文课中的写字等内容没有很大的兴趣和动力。因此,语文老师需要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利于激发小学生书写兴趣的方案或者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主观上自愿且喜欢去写字,并努力去写好字。
1.名家故事激趣,引导学生欣赏和模仿佳作
我国的书法大家很多,如柳公权、颜真卿、王羲之、张旭等,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书法达人。其书法作品流传至今,被人们广为临摹和传颂。当然,他们的“趣事”也不少,柳公权进京拜无臂老人为师、王羲之“墨池”“入木三分”等。以名人故事激趣,激发学生练字的热情。小学生是善于模仿和学习的。老师引导学生认识书法大家的伟大作品,使得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欣赏书法大家的作品并从中吸取写字的灵感,从而不断地激发小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和向往,激励小学生练习书法的斗志和精神。只要乐于参与、主动练习,学生的写字能力和兴趣就会迅速提升。
2.定期开展书写竞赛
小学生都有好胜心、进取心,这是小孩子的心理特点。老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设计活动,以培养小学生的书写兴趣和能力。例如,定期开展班级的书写竞赛,定内容、定时间。开展竞赛时,将语文课本里的课文作为书写竞赛的内容,先让小学生运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书写,并在下课前将书写内容交到老师处。老师对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批阅和总结,并将学生好的竞赛作品放到班级的光荣榜上展示,且给表现优异的学生佩戴小红花,以示鼓励;也可以准备如铅笔、文具盒、橡皮以及作业本等学习用具,奖励给优秀或者进步大的学生,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和激情。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规范书写习惯
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方面。所以,从指导学生握笔的那一时起,就要严格把握好书写姿势这一关。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对于教师,心理也充满了崇拜,因此教师正确的书写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不管是在黑板上板书,还是在作业本上写评语,都要写得工整、大方、美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规范书写。
为了让正确的书写姿势牢记在心,我们根据正确的坐姿要求、握笔姿势、运笔方法以及汉字的笔画特点、结构规律编写出了生动形象、上口好记、易掌握、可操作的儿歌《写字歌》。如书写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让学生熟记成诵,并相互监督。
三、在写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而言,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属于良好写字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细心观察,学习写字技巧,对字体结构和版面安排等细心分析和模仿,才能够有效促进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这将对深入学习语文知识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让学生对整个字的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仔细研究不同偏旁部首的位置,然后对整个汉字结构形成系统的认识,明确其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感悟汉字字体中点画的不同形态、笔法特点等,进而对汉字的书写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5]。唯有做到全面系统观察,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对深入学习书写知识也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逐步发现汉字的艺术美感,也能够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这对学生良好书写能力和书写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会更加关注汉字的结构模式、书写的整体美观度等,从而最终养成良好的书与习惯。
四、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能听听同学生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
个人的评比:每节课每个同学都有一张《成长的脚印》记录表。先由每个同学根据自己本节课上卫生习惯情况、课堂参与情况、书写纪律情况进行自评。然后再由指定帮评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他评。每个同学的个人得分积累到期末求总后,按等级给出书法课的学习习惯态度分,并记入《评价手册》。
每个月小结:到了每月末,我还要把每个孩子评比的情况进行小结,评出卫生习惯、课堂参与、书写纪律、作业加分以及总分五项的冠、亚军。凡是在月内因作业优秀或作业进步得到奖励加分的同学,可荣登“光荣榜”。凡是月内在习惯态度评价中获得满分的同学,可以荣登“习惯态度优秀榜”。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极为重要的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神经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习惯成自然”的思想,切切实实地做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工作,从“习惯”上做文章,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书写能动性
小学生正处于初识世界和事物的阶段,比较好奇、贪玩,喜欢新鲜的事物,对于语文课中的写字等内容没有很大的兴趣和动力。因此,语文老师需要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利于激发小学生书写兴趣的方案或者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主观上自愿且喜欢去写字,并努力去写好字。
1.名家故事激趣,引导学生欣赏和模仿佳作
我国的书法大家很多,如柳公权、颜真卿、王羲之、张旭等,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书法达人。其书法作品流传至今,被人们广为临摹和传颂。当然,他们的“趣事”也不少,柳公权进京拜无臂老人为师、王羲之“墨池”“入木三分”等。以名人故事激趣,激发学生练字的热情。小学生是善于模仿和学习的。老师引导学生认识书法大家的伟大作品,使得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欣赏书法大家的作品并从中吸取写字的灵感,从而不断地激发小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和向往,激励小学生练习书法的斗志和精神。只要乐于参与、主动练习,学生的写字能力和兴趣就会迅速提升。
2.定期开展书写竞赛
小学生都有好胜心、进取心,这是小孩子的心理特点。老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设计活动,以培养小学生的书写兴趣和能力。例如,定期开展班级的书写竞赛,定内容、定时间。开展竞赛时,将语文课本里的课文作为书写竞赛的内容,先让小学生运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书写,并在下课前将书写内容交到老师处。老师对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批阅和总结,并将学生好的竞赛作品放到班级的光荣榜上展示,且给表现优异的学生佩戴小红花,以示鼓励;也可以准备如铅笔、文具盒、橡皮以及作业本等学习用具,奖励给优秀或者进步大的学生,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和激情。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规范书写习惯
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方面。所以,从指导学生握笔的那一时起,就要严格把握好书写姿势这一关。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对于教师,心理也充满了崇拜,因此教师正确的书写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不管是在黑板上板书,还是在作业本上写评语,都要写得工整、大方、美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规范书写。
为了让正确的书写姿势牢记在心,我们根据正确的坐姿要求、握笔姿势、运笔方法以及汉字的笔画特点、结构规律编写出了生动形象、上口好记、易掌握、可操作的儿歌《写字歌》。如书写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让学生熟记成诵,并相互监督。
三、在写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而言,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属于良好写字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细心观察,学习写字技巧,对字体结构和版面安排等细心分析和模仿,才能够有效促进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这将对深入学习语文知识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让学生对整个字的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仔细研究不同偏旁部首的位置,然后对整个汉字结构形成系统的认识,明确其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感悟汉字字体中点画的不同形态、笔法特点等,进而对汉字的书写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5]。唯有做到全面系统观察,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对深入学习书写知识也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逐步发现汉字的艺术美感,也能够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这对学生良好书写能力和书写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会更加关注汉字的结构模式、书写的整体美观度等,从而最终养成良好的书与习惯。
四、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能听听同学生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
个人的评比:每节课每个同学都有一张《成长的脚印》记录表。先由每个同学根据自己本节课上卫生习惯情况、课堂参与情况、书写纪律情况进行自评。然后再由指定帮评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他评。每个同学的个人得分积累到期末求总后,按等级给出书法课的学习习惯态度分,并记入《评价手册》。
每个月小结:到了每月末,我还要把每个孩子评比的情况进行小结,评出卫生习惯、课堂参与、书写纪律、作业加分以及总分五项的冠、亚军。凡是在月内因作业优秀或作业进步得到奖励加分的同学,可荣登“光荣榜”。凡是月内在习惯态度评价中获得满分的同学,可以荣登“习惯态度优秀榜”。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极为重要的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神经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习惯成自然”的思想,切切实实地做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工作,从“习惯”上做文章,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终身受益。
- 【发布时间】2019/7/2 18:29:54
- 【点击频次】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