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李素琼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白坪乡叶家庵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识字教学是引领学生走进语文世界的重要平台。教学中,要提高其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就需要我们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的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就可以化枯燥为趣味,提升识字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策略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学生走进语文世界的有效平台。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识字不仅难度大,而且还相当枯燥乏味,大量的识字任务,让很多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艰难”。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如何化解识字学习枯燥,让学生快乐识字,就成为我们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在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又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和效果呢?下面,我们结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其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有“我要学”之需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要让学生乐于识字,就必须激发其识字兴趣,让他们产生“我要学”之需要,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主动识字。我们知道,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识字教学中,不仅任务重,识字量大,内容也比较枯燥。新课标要求“遵循识、写分步,多认少写”原则教学要求,低年级要求会认1800个,会写800-1200个。这对低段学生来说是个比较艰巨的任务。而识字任务又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为此,我们就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欲,有强烈的学识汉字的需求,从而带给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灵活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我识了”的成功感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识字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识字教学时,我们应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让他们有“我识了字”的成功感。
  (一)采用部件识字法。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利用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本领。如在识“青”字后,让学生加上偏旁,组成尽可能多的字,有的学生加上“日”旁,组成“晴”字;有的学生加上“目”旁,组成“睛”字;有的学生加上“讠”旁,组成“请”字;有的学生加上“氵”旁,组成“清”字;还有的学生加上“忄”旁,组成“情”字……通过组字,使学生发现:原来汉字竟有如此奥妙,识字也可以有如此乐趣,一下子就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二)采用字谜识字法。字谜具有益智性,也是学生极感兴趣一种活动,运用字谜来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能理解字义,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一点一横,两眼一瞪——六”,“日月同辉——明”,“一口咬掉牛尾巴”,“五木同在——森林”等等,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学生印象非常深刻。
  (三)采用情境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抓住这个特征,我们可将一些抽象的汉字改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他们出趣味情境来激发学生识字需求。如教学“睛”字时,就可以创设这样的的故事情境:有一个小朋友不爱保护眼睛,老在太阳下看书,结果双“目”给晒“青”了,成了近视眼。这样,学生就牢牢地记住了“眼睛”的“睛”字是“目”旁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了字,长了识,自然就有了“我识了”的成功感。
  (四)采用游戏识字法。识字教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例如我在教“口、耳、目”时,就利用这三个字做个小游戏,老师随意指一个字,请你快速读出字音,并从自己身上指出它在哪儿。三个字同属人体器官部分,为下节课给字归类的游戏做辅垫,同时也调节了课堂气氛。我将每课的生字都做成卡片,让学生在比赛中识字,如果识对了就把字卡给他,让他领着全班同学读。小游戏的目的,一是检查识字效果;二是渗透归类的概念。此时,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三、拓展识字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识字机会
  识字教学,不能仅限于教材,要拓展识字空间,让学生有更多地识字机会,作为教师,我们应搭建平台,让学生乐于其中,主动识字。
  (一)联系生活识字。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识字,更能促进学生识字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我们应鼓励学生要留意身边的字,通过积累、收集来提高识字量,如名字、路牌、广告牌、超市里物品名称等,如在家具上贴上其名称标签,孩子在家中接触家具时通过这些标签很快认识了名称,增加了识字量。一个班级几十个不同的名字,可以让学生互相叫叫名字,识识名字,这样的教学,也能让学生从中获得识字快乐,提高识字兴趣。
  (二)课外阅读识字。识字是阅读的前提,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获取更多语文信息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我们在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同时,还可让学生带来各种生活中见到的字,比如报纸、零食包装袋等等互相交流学习。在交流学习中分享识字的快乐,体会识字的成功感,提高识字的欲望,自然而然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提升,识字空间大了,识字平台就多了。
  总之,要提高识字教学效果,我们就要灵活识字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帮助学生找到喜欢或合适的识字方法,提高他们识字兴趣,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提高他们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边新梅,提高低段识字教学效果的实践方法探究[J].教育研究,2017年。
  [2]郑琴,提高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学园,2018年。
  • 【发布时间】2019/7/2 18:29:45
  • 【点击频次】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