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探微

 

【作者】 周益琴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黄桷庄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它的出现不仅在教师群体中得到了重视和肯定,在教育界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内涵,而小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也能判断出这种新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是否可行。实践证明,这种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的学习非常有效,我们在运用这种方法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一种新型模式被提出来的时候,讨论和尝试的人就会数不胜数。群文阅读的提出,为教育界尤其是小学语文学科带来了“光”。群文阅读,顾名思义,是几篇文章为一组的一种阅读方式。群文阅读不是没有规则的略读,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以快速整合的方式阅读一组息息相关的文章。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阅读多篇相关文章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多篇文章为阅读形式,阅读资源更加丰富,阅读思维更丰富。“它不是只把文章按人文内涵组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内部,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内部结构、核心观点、承载信息。”群文阅读不是几篇文章的简单组合,教师要精心设计群文阅读,才能使群文阅读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具体来说,群文阅读要具有创新意识,使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发展语文思维;群文阅读要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要紧紧围绕发展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标;群文阅读还要具有发展性思维,做到以点带面,突破单篇静态阅读现状,凸显群文阅读优势。
  二、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群文阅读的策略
  1.根据层次结构设计群文阅读组合。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阅读文本,还需要教师对所筛选的文本进行合理排序,根据各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来进行排列组合,这样能使学生的阅读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进而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群文阅读的主题以及文本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多次反复阅读、分组递进阅读、小组对比阅读等。教师在对群文阅读的文本进行具体的排列和组合时,要从活动的训练目标、教学实际、学生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如从预设的教学中心目标(知识中心、能力中心、方法中心、价值观中心)、文章要素(主题、体裁、语言形式、表现手法、深度)、作者(年代、国度、写作特点)等不同角度进行组合和合理搭配,使群文阅读活动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合理搭配与科学组合群文阅读活动的文本,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比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既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另外两篇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来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山河之美以及文本中蕴含的对祖国美景的赞美之情,还可以围绕描绘祖国美景这一主题,搜集和整理《黄山记》《石林》《壶口瀑布》等文本让学生阅读。通过开发新阅读素材,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进一步领略到我国河山的壮阔、秀丽之美,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起保护自然的意识。33.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群文阅读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阅读多篇在某方面相关的文章,对阅读信息进行提取和整合,使学生对阅读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组织,而有效的引导方法就是提问。教师要将群文阅读的各篇文本看作是一个整体,找出文本之间的共同点或者联系,进而设计出具有层次性、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文本进行阅读、分析、整合、评价、创新等。比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对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了“刷子李”的人物形象,并引导他们总结出“描写人物要抓特征”的写作手法。之后,教师让学生阅读《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并提问:“这几篇文章在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方面有什么创意表现?”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会有侧重地对文本进行解读,不仅找到了各篇章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还学习了不同的描写手法,进而对人物描写技巧有了一定的认知,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是非常有帮助的。
  2.合理选择文章
  群文阅读的重点是文章选择,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爱好和具体情况来选择文章,还需注意所选文章必须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同时,要选择主题一致的相关文章,主题的跳跃性不宜过大,这样选择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找出相同与不同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不可以在文章选择完成后交由学生自主学习,而要依据教学规律合理的编排所选文章的学习和讲解顺序,便于教师去组织课堂,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书本内容毕竟有局限性,涵盖范围小。将课外阅读引进班级,课堂,不定期按小组分类方式抽查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评比奖励,并将优秀读书笔记展览与大厅,定期更换,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得到鼓励。还可以在班级里设计一本别出心裁的记录本,记录学生每月阅读量,营造持久的阅读氛围。日积月累的阅读能加深学生学习和写作的功底,会对群体阅读教学方式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结束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阻碍了教育前进的脚步。主导与被主导之间的失衡,导致学生的阅读环境差,阅读速度低,阅读质量跟不上。群文阅读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适当的引导、科学的提问,阅读气氛的营造,能够使落后的语文教学水平逐日提高。我们应当与时俱进,不断跟进社会前进的步伐,适时完善和创新教学理念,使小学生语文的阅读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4.读写结合,互为促进
  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读、写、听、说等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这几者有机融合起来。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做到读写相长,互相促进。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对文章的主题、写作方法、文体等形成鲜明的认识,如何将阅读感受与体会及时转化为实际能力,写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习惯,将阅读感受与收获及时记录下来,强化阅读成果。
  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收获着进步和喜悦,对课堂的驾驭能力的增强,孩子对阅读的热爱,让我们更坚信群文教学之路的光明未来。虽然我们初尝了群文阅读教学的甜头,但鉴于经验上的不足,在教学中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没能做出更深入地研究及分析,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希望通过此文引起各位同行的广泛关注,并期得到更多的真知灼见,以推进群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们受益。
  • 【发布时间】2019/7/2 18:21:57
  • 【点击频次】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