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高中德育实践教学的研究

 

【作者】 杨煜霖

【机构】 四川省南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我国是否能完成现代化人才建设的目标有赖于高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所以,作为高中学校,不仅要关注高中的必修课程,还需要提高对高中生德育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高中;德育模式;实践研究
  在教学改革的大形势下,高中学生德育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要。在全新的挑战面前,在德育教学中,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并在之后大胆探索分析,建立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模式,以全校学生为基础,立德树人,建立一个良好的德育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接班人。
  1.现状
  (1)德育方式的整体错位
  当下的德育教育重在言语,而忽视实践,因此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十分的扎实,但是在实践方面却一窍不通,而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少,对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德育教育十分忽视,只要能够为班级,为学校,为自己带来一定的荣誉,教师就不会对学生进行过深的德育教育,即使犯了一些错误,也不过是口头上的批评,导致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十分失败。
  (2)受社会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即使高中生在课堂之上听了许多关于德育方面的知识,但是受科技的影响,导致德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除此之外,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到课堂之上。另外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性发展潮流的现实情况下,西方各种敌对势力,越来越注重利用现代科技加强对我国年轻人的争夺,通过政治、文化等各种手段进行渗透,导致德育教育的进展缓慢。
  (3)对学业的担忧
  大多数高中生对于自己的要求在于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以后能够有一条好的出路,除了学生之外,学校的教学目标非常明显,那就是学生的升学率,在升学率以及学生的双重影响之下,学校以及教师对于德育教师十分的轻视,最终被忽视。
  (4)授课者水平不高
  大多数高中的德育课程都是由教师传授,这些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德育指导,授课往往都是凭借着经验,有的教师习惯并不好,而教师又是学生的主要模仿者,教师在课堂之上教导学生不要抽烟,抽烟有害健康,而自己在课堂之外又吸烟,导致学生对于德育教育认识不清楚有的甚至会反驳德育教育的观点。德育教育受到非常大的阻力。
  2.得要德育教育的策略
  (1)理论与规则并重
  大多数高中生都接受比较详细的理论知识,但是因为学校是一个教学的地方,对于学生的管理并不严格,而高中生又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这样导致学生常常过于反对德育教育所尊崇的。解决这种状况,应当在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的时候,对学生的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规则,改变理论说教的方式,达到理论与规则并重的德育教育。
  (2)结合实际生活
  如果我们想要加强高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那就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目前有很大部分的学生都有些排斥老师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引导,原因是高中生们认为德育教育不存在实际价值,只是一种模式化的东西。但其实,德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让高中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渐将自己的行为转变为道德行为。所以,当高中老师在给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要满足高中生的内心诉求与心理,使得德育教育更加地贴近生活。在落实德育教育时,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在高中生成长的过程中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通过这些心理需求,分析高中生内心的特点,继而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3)充分了解学生道德心理
  教师在开展日常德育教育时,要充分了解高中生德育特点,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德育教育作用。高中生群体的道德品质问题在我国较为突出,其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公德心,叛逆心理严重等。在分析学生心理特点时,教师要重点了解表现出道德水平缺失的学生的心理表现。例如,在学生业余时间或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自行观察学生主要存在哪几个方面的道德缺失表现,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汇总后将其制作成为相关案例在德育课堂上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采摘的问题,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教养、懂礼貌、积极阳光的新时代高中生。
  (4)从学生中树立典型榜样
  通过对高中生群体进行心理分析发现,如果能够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氛围,能够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提供很好的帮助。为此,教师可以从班上选择几名平时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学生树立典型,公开在班上对其进行表演,使其成为全班学生的榜样。也可以让这些同学在课堂上就自己的道德观念及感悟进行讲述,通过这种方式启发其他学生,激励他们向榜样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通常具有很强自尊心和荣誉感,这身边榜样力量的刺激和带动下,会不自觉的加强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这样一来,教师就实现了对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校德育水平的提升。
  (5)社会实践
  1.感恩教育。举办一次“今天我当家”的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并将过程性资料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保存下来,装入学生《成长记录册》。利用学生周末期间,帮助父母洗衣服,为父母做一顿香喷喷的饭菜,给父母洗一次脚。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体验父母的辛苦,增进与父母的情感,感受孝顺父母的幸福。
  2.远足活动。举办“振奋精神,迎战高考”的50华里远足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用活动带德育,用德育促智育。践行“流汗不流泪,掉皮不掉队”的远足精神,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敢于挑战、勇于向前的良好品质。
  3.举行“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暨成人礼”活动。本活动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家长给学生佩戴象征“成人”的绶带,并进行贴心交流,互传信件,既是励志教育,又是感恩教育,通过这样的活动,点燃高三学子的学习激情,坚定学生顽强的意志,师生携手,家校合力,冲刺高考,赢得成功。
  总而言之,高中教学中德育工作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部分。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采用不同的模式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学校的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林.高中生在德育中主体意识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3(12):20-21
  [2]康茜,黃柳新.城市高中生思想行为特点与德育方法创新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5(5):13-14
  • 【发布时间】2019/7/2 18:21:32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