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浅谈聋校高中生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关键词:听障;数学;实践活动;体验
听障高中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少,数学知识不会应用,他们更需要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为一名聋校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帮助听障高中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为例加以阐述。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听障高中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教师引导学生从合作探索、尝试运用入手,有助于学生积累运用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听障高中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学习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后,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人口增长问题。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课本的例题8 :截至到1999年底 ,我国人口约为12亿,如果今后能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那么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数最多为多少亿?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下列表格
由上述表格,可以方便地得到经过x年后,我国的人口数为
y=13(1+1%)x
通过例8的学习,学生不仅初步体会指数增长,还要导出以下常用的指数增长模型:设原有量为N,每次的增长率为p,经过x次增长,该量增长到y,则y=N(1+p)x(x∈N).形如y=kax(k∈N,且k≠0;a>0且a≠1)的函数是一种指数型函数。然后结合例8给出第58页的“探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指数增长,初步感受“指数爆炸”的含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何看待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从而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千年大计。
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听障高中生学习的合作性和主体性
从社会互赖理论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的理论核心可以用很简单的语言来表述:“当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1)互勉,愿意做任何促进小组成功的事;(2)互助,力使小组成功;(3)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
例如:为了让高三年级的学生亲自了解函数的形成、发展的历程,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我们开展“实习作业”的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初步确定实践活动的选题,其次,分成4各组,3个人为一个实习小组,确定一个人为组长;再次,分配任务,根据个人情况和优势,经小组共同商议,由组
长确定每个人的具体任务。最后,学生通过搜集资料,针对具体的选题,通过各种方式搜集素材,包括文字、图片、数据等,并记录相关资料,并用实习报告的形式展现小组的成果和进行全班范围的交流、讨论和总结。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每一位小组成员为共同的学习目标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次合作学习中,每一位成员应注意与其他成员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既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听取他人的想法与建议,大家相互取长补短,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获得思想的启迪,而且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三、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听障高中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当代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习过程的学习,即让学习者“学习如何学习”,学习的重点是“形成”,学习的内容则是次要的。一堂课结束的标志,不是学生掌握了“需要知道的东西”,而是学会了怎样掌握“需要知道的东西”。
例如:在学习《分数到分式》的导入环节,教师先出示一张高二学生“助残日”义卖文具活动的照片,然后再出示文具(下转第27页)(上接第28页)图片 ,引出问题1:老师若用10元在网上购买4个笔筒,则每个笔筒多少钱?由于情境导入是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学生很容易联系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得到答案■。当把问题中的数字换成字母:老师若用m元在网上购买n个笔筒,则每个笔筒多少钱?学生更容易得到答案■ 。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呈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体验实践,解决分数的知识,并自然过渡到教学新知,为下面获取分式的数学活动经验打下基础。
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听障高中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效地吸引和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丰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手抄报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与普通儿童相比,听觉障碍儿童具有更高的视觉敏锐度和视觉搜索能力,对于视觉信息的记忆能力也更好。由于听觉障碍儿童十分依赖视觉经验,因此针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充分注重听障儿童“以耳代目”的特点,给予充足的视觉信息。例如利用手抄报培养聋生的整理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的能力。整理与复习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查漏补缺,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对本单元知识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每次学完一章时,让学生对本章设计一份数学手抄报,把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有的学生用的是表格式,有的用的是大括号式的,还有的用的是树枝状式的等等,不管哪种形式的整理,学生都能把本单元知识梳理得条理清晰,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理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作为聋校的数学教师不仅仅把各种概念、法则、性质、定理灌输给学生,而是创造适合的条件,提供很多知识载体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获取”和“再创造”各种数学知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2]《特殊儿童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特殊儿童教育导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1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册)[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410
- 【发布时间】2019/7/2 18:21:17
- 【点击频次】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