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方法

 

【作者】 邹晓兰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金沙江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小学生思维,提高小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小学生学好数学是每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学好数学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参考国内同行的研究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以期见仁见智,有益于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基本方法
  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数学教师要为人师表,从而让小学生喜欢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来完善自己,比如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与人为善、平易近人等等,让小学生从内心尊重你。要和小学生结交成各方面的朋友,从而使小学生喜欢你的同时,也喜欢你所教的课程。现在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思考如何让小学生学好数学时,经常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自身修养。如果自身水平低下、口无遮拦,这样怎么让小学生喜欢上你,更不用说喜欢你讲授的知识了。如果小学生一开始就怀有抵触情绪,那么无论如何你也难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寓教于乐,让小学生喜欢数学课
  兴趣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诱发小学生从新课刚开始时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至关重要的。欢快诱人的游戏能唤起小学生的愉悦感,引发小学生的直接兴趣,并由逐步发展间接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导入新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可选择组织小学生做数学游戏,让小学生人人参加,就能很快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我让一部分小学生当作售货员,一部分小学生当作买东西的顾客,让他们从实际出发,从一买一卖中得到乐趣,更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让小学生懂得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三、培养小学生细心计算、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小学数学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等一定要整洁、规范,从而对小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比如计算检查方法就要做到以下四点: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第三、加强小学生的口算训练。小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小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注意对小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练习,基本上采用听算和看算训练。持之一恒,小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第四、教育小学生养成验算习惯。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小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我们要求小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复核或验算。
  四、激发小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通过换位思考,改变以前小学生被动学习的境况,让小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让小学生产生“疑”。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小学生萌发出求知的欲望,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应用设置认知冲突的方法,让小学生发现错误的认知,形成正确的认知、激发小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让小学生在争论中提问,从而开拓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劳动。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小学生在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与升华。如果一个小学生懒于学习、不愿思考,是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条件,让小学生充分施展才能,鼓励小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要求小学生勤思善思。其次,课堂上组织小学生讨论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升华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采用小组、同桌、全班等讨论形式,组织小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让小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触发,交流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师总结概括。利用这个方法能引起小学生更深入地钻研某些问题的兴趣。
  六、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表扬、鼓励,让小学生体验喜悦
  小学生有了兴趣,还要想方设法使兴趣持久,因为小学生的兴趣既不稳定又不长久。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意念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发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种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也就是小学生兴趣的源泉。对小学生来说,数学老师的一点鼓励、一次表扬、一次肯定,都是他成功的标志,他都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时小学生的兴趣就会永不枯竭、浓厚持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捕捉小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予以表扬或奖励,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开心的事情。不同的小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从而做到“因人而异,分层达标,共同发展”。
  七、培养小学生发现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师要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小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小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小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学习、发现和实践。如:我在教学“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小学生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小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善于运用总结各种教学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好数学知识,圆满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周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素质教育,2005
  [2]刘朋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
  • 【发布时间】2019/7/2 18:19:20
  • 【点击频次】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