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作者】 吴全兴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李庄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是枯燥乏味和困难的代名词,他们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味地逃避数学难题。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高中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这一问题,分析了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以期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帮助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兴趣培养;信心;能力
  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创设教学情境 
  美国着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所以,在新知识教学之初,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教师应当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冲突,并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冲突,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恰当穿插有关生动的数学趣题、典故以及数学谜语,巧设悬念。如讲等差数列求和,算法,概率的起源背景以及祖暅定理,高斯的故事等等。讲授解三角形应用时,一开始我就设下悬念,你能否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树测出树高。这种悬念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使他们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贴近生活教学,引导学习兴趣
  兴趣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例趣”,用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又饱含数学知识的例子开始课程被认为是兴趣教学中最有效的。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又推动了数学的发展,生活与数学永远无法剥离对待,也只有根植生活的数学才能具有生命力。所以,华罗庚先说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将数学生活化,可以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将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课堂学习。如讲授排列的概念,可以先给同学们说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每天来上学过几个红绿灯、走不同的街道,总共有几条路可以到学校;用电视节目中常用的“砸蛋”中奖来引入概率的知识;用教室的构造引入几何的知识等等。生活中数序的例子比比皆是,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进入课程学习。实践表明,以生活化的例子引入数学课堂讲授的效果,远好于开门见山讲定理的效果。
  三、好奇心是兴趣的充分条件
  科学始于好奇,好奇心的探究会引起对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兴趣,也能引起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关注。高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较旺盛,因此,在这个阶段让他们明白数学中,还有许多问题等着他们去研究,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较重要,也比较容易实施。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期待答案的给出,当然了,教师绝对不能简单的将答案给出。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兴趣因素可以挖掘,尤其是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既适合高中学生心理特征,又具可操作性的动手实践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人文性。这样的动手活动,学生兴趣很浓,既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又触及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问题,学生动手活动的内容也可以为讲授新知识作准备和铺垫。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的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开放题会给课堂带来生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首先,教师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做一个品德端正的人。其次教师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要刻苦钻研教材,要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充分的渲染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的知识。一节课不能只讲,学生像个机器人一样,你说动就动你说不动就不动。一节课不能像一潭死水,教师要给学生制造悬念,这样才能带动学生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课堂要有充满活跃、民主激励的气氛。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多提问学生,不管是答对还是答错都要鼓励,不能一棒子打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地运用图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的方法较好,则一定要给予充分肯定,并加以表扬和鼓励。课后多进行师生交流,增进师生间的信任。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习惯。
  再次,教师对学生要象对自己孩子一样充满爱心,要多鼓励和关心学生。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还要适时给予表扬,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反应,情感总是相互的。教师只有去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从心理学角度感召学生学数学的浅层倾向,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和尊重,进而热爱数学这一学科,这对后进生而言,尤为重要。只要他们感兴趣,就会克服困难,努力达到提高数学的目的。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用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充满趣味的例子等方式为学生讲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达到数学教学目的。
  • 【发布时间】2019/7/2 18:18:42
  • 【点击频次】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