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的奥秘:营造气氛与激发兴趣

 

【作者】 张标林

【机构】 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让学生爱上数学课是每个数学教师梦寐以求的教学境界。本文结合自己初中数学课堂实践,认为让学生爱上数学课的奥秘可以概括为两部分的实践:营造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为今后更好的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爱上数学课;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从初中开始,不少学生慢慢感觉上数学课是一件很枯燥无味的事,不想上数学课,甚至有排斥心理。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告诉我们:“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笔者结合个人经历,就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谈谈几点看法。
  一、营建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
  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会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就会摒弃畏惧心理,积极参与,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效率当然就高。若教师在教学中带着不良情绪,就会让学生感到课堂压抑与枯燥,与教师的配合不和谐,教学效率低下也就显而易见了。可见,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和安全和谐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桥梁和润滑剂。
  1.尊重、关爱学生
  爱默生说:教育的秘诀就是尊重学生。“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注意感情投入,尊重、关爱学生,构建一个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形成不怕出错、敢于求异、敢于发言的良好学习心理。比如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错误或失败时,我们应给予帮助与鼓励,从而让学生培养起正确对待失败的心理,激发其不畏艰难、不断探索的热情与品质。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教学时应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同样的地位和机会,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后进生崭露头角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我的教学经历中,常常有这样的学生,接触开初,其成绩在班上倒数行列,但我总是表现出对他们的的尊重与信任,鼓励他们,并不时给予学习上的帮助,而且我这种态度没有因为他一时的进步不了而改变,到了后期,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总会成为班上进步的典型。
  2.公正、平等对待学生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有赖于教师对待学生公正和平等。我发现,学生是最忌恨那种自负、有偏见的老师。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而冷落成绩差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就会慢慢产生抵触情绪。一旦有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会变苍白无力。因此,教师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亲疏而厚此薄彼,而应给学生更多的亲近感、信赖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切实实践、落实我们的数学课程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3.信任、赏识学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人心,恶语一句伤死人”!信任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对学生而言,当老师用信任和欣赏的眼光看待他并寄予他某种较高的目标值、期望值时,他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潜意识地靠近这一目标从而超过了以前的表现;而当老师用厌恶的眼光看待他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上进的动力。一个学生总会有他闪光的地方,发现这些闪光点,随时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加以欣赏和赞美,对学生将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定会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一个老师一辈子要面对无数的学生,懂得信任和欣赏学生,会助学生成才,会助他们成功;反之,很可能是教育的失败。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笔者认为,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把数学与现实紧密联系
  数学家H·Freudenthal指出:“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学内容要面对现实,通过生活事例、资料图片、实地参观、实地测量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去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明白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希望与信心。如我在教学“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时,把学生带到教室外面,指导学生为了知道旗杆或建筑物等的高度而测量一些数据,再根据所学的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等来计算出相应物件的高度。这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使学生眼中的三角函数等知识不再是一堆抽象的符号,又让学生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让课堂知识有趣、有挑战性
  为了让课堂知识变得有趣,老师可以通过直观、游戏、调查研究等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比如在讲授概率时,联系生活中的抽奖,骗子的骗术,彩票等问题,由于贴近生活,而且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便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感到困难的还有繁多的公式定理,记不牢,也就用不好,而单纯的死记硬背,又往往容易记错。这时我们可以对公式适当加以概括提炼,找一些形象的口诀、图表,学生会很感兴趣,易于接受。如初学“余角”、“补角”时,学生容易混淆,我告诉他们可以借助其字形来记忆和区分这两个定义,“余”中的“人”头视为“直角”,“补”字中的“卜”视为“平角”,这样的处理,让学生觉得新鲜、形象、有趣,自然很快就掌握了。
  此外,教学中可采用如设疑的方法,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从中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如学习“乘方”时,我让学生估计一下“一张厚0.1mm的足够大纸张对折20次后,约有多厚”,没有学生能想象到这时的纸厚度已高达近30层楼高了,当我们把答案告知时,看着他们惊奇的、期盼学习的目光,你说这种效果会是如何呢?
  居于学生的好胜心,我常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并且不断增设重重的障碍,为了抢先解决问题,碰到障碍学生往往会对新知识有所渴求,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3.用风趣、幽默的言语吸引学生
  多数学生反映,他们喜欢有激情、有幽默感的老师。数学教师可以充分根据所教学的内容,用风趣、幽默的言语来煽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吸引到所学的内容上。同时也让学生觉得,原来数学知识也是可以很有趣的。
  总之,我们应该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觉得课堂应该是一个让人值得留念的地方,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01.
  [2]苏岳.情感教育与数学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6. 
  [3]郭天成.成功教育探索[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12.
  • 【发布时间】2019/7/2 18:18:21
  • 【点击频次】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