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作者】 罗佳梅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研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为了让孩子在学校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界很久以来就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课标更是明确要求教育者要关注每一个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现阶段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需要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发挥语言文字的功能。在语文课堂中,充分结合教材中的思品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些恰如其分的德育渗透,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完善他们的人格,以便将来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不能脱离思想道德内容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也不能简单地把语文课当成思想品德课。因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毕竟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学者,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抓住课文中的思道教育内容,适时而扎实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去感悟,去检测自身,让这一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在语文课绽放它最绚丽的光彩。
  一、开展讨论,深入感悟
  有些课文内容,主人公谁对谁错,学生一读课文就能判断,还能简单地说出对或错的原因,对于这样的课文,我觉得仅仅让学生肤浅地知道谁对谁错的原因还不够,更应该让他们知道更深一层的原因,这更深一层原因,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挖掘。如我在教学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在学生知道皇帝和众官员不对是因为他们把根本不存在的新衣撒谎说成是举世无双的美丽衣服,孩子对是因为他看到皇帝没穿衣服就诚实地大声说出来了时,我就提出问题“皇帝和官员为什么要撒谎?孩子为什么诚实?”先让小组讨论:新装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没看见所谓的美丽衣服,怕被人说自己当国王不称职,或是愚蠢得不可救药,以致王位不保,所以撒谎;众官员怕被皇帝说自己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而自己官位不保,所以撒谎;孩子还小,内心纯洁,天真无邪,所以实事求是,看到什么说什么,很诚实。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不仅懂得了课文内容,而且更进一步懂得了一个道理:不要为了一时虚荣的满足而放弃做人的原则,放弃那一颗真诚的心。
  二、适时表扬,激发奋进
  课程标准极力推崇“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欣赏,一个表扬,往往就能激励起孩子的学习欲望,向着更好的目标进发。多年的教学,让我也认识到这一条真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就结合课文的内容,对学生毫不吝惜自己的表扬。记得我在教学文言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时,讲到陈太丘骂元方父亲不守信用时,孩子们很是气愤:明明是你陈太丘不守信用,还骂别人不守信用。见此情景,我抓住此时机提问:“老师相信孩子们在生活中肯定比陈太丘做得好,那把你们守信用的故事给我们大家交流一下,好吗?”同学们马上陷入回忆之中,几分钟后,就要同学举手,在学生讲述后,我就说:“你守信用的故事感动了我,老师给你握握手,为你点赞!”说完,并与之握手。这样的表扬后,举手的同学就多了起来,一个个十分兴奋,很多学生由此找到了自身从未发现的闪光点,都兴奋不已。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三、联系实际,拓展思想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内容,并不只是呈现在文字叙述中,只要教者善于去挖掘,还会有其他的思品教育内容包含其间。在《再塑生命的人》一课教学中,同学们都懂得了莎莉文老师的耐心教育和无微不至的关爱,成就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教育家和作家的海伦.凯勒。上完课文,我突然想到班上有不孝敬长辈、不尊敬老师、自私自利的现象,于是抓住“关爱”一词,展开以“爱”为主题的讨论,我提出“我们除了在学校爱同学之外,还可以爱谁?”有同学说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还有说要爱老师的,我紧接着问:“你们是怎样爱亲人的?”“你是怎样爱老师的?”学生讨论十分热烈,发言也十分积极。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明白了“爱”,其实就在一件非常小的事情里,做起来并不难,也知道怎样去爱周围的人。
  四、联系生活,亲自实践
  当今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家中所有人的大人都围着自己转,自得其乐地享受着家人给予的爱。由于享受得多了,便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一种自私自利的坏习惯,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结合课文中的思想内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亲自实践。如教学完课文《再塑生命的人》一课后,我便在当天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回家为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体现出你对亲人的爱,边做边记住做事的经过,做完后,请家长评一评做得怎么样,你心情如何,自己听了家长的评价,心情怎么样,心里还会想到什么。第二天,我问了同学们是否完成了家作,都说完成了。于是,这一天的家作便是——习作,把自己为家长做的事情写下来。后来读了同学们的习作,知道了他们为家长做多少可多了,有洗衣、做饭、扫地、倒洗脸水等,绝大部分家长评价孩子做得好,夸孩子是“好孩子”“乖儿子”或“乖女儿”、“你真能干”“你长大了”等等,家长心情高兴,学生听了家长的表扬,心里美滋滋的,还有学生表示以后要多为家长做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我还把写得好的作文在班上范读,大大激发了这些同学为家长做事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写作的欲望。
  五、时时关注,督促提高
  由于中学生持久性较差,自控力也较差,所以时间一长,他们就难把握自己,我在课堂内外,时时关注着学生的言行,好的及时表扬,不足的及时提醒帮助。
  经过以上的方法,我让语文课课程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张出了它的光彩,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想觉悟有了一定提高,比如,主动借笔给同学,同桌忘记带课本,课上主动把课本放在课桌中间大家看,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回家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
  语文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把思想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知识传授和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这是一项艰巨的育人过程,任重而道远。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更应该立足于学校教育这块主阵地,把道德教育长久而深入地进行下去,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站立的一代,奋发的一代!
  • 【发布时间】2019/7/2 18:09:27
  • 【点击频次】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