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体验,让有效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作者】 何在碧

【机构】 四川省江油市小溪坝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增加学生体验的机会,运用好体验的策略,让学生在体验中前进。
  关键词:有效体验;联系实际;动手操作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有效体验
  感惑然后解惑,这是探究数学、体验学习的必由之路,而探究性问题正是激学生之疑引其探究解惑的关键所在。然而,很多时候由于我们对探究性问题缺乏斟酌,出现了问题过大或者过细的现象,以致学生要么茫然不知所措,无法顺利完成体验活动,要么体验单一,思维僵化。因此在教学活动前,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找准切入口,设计好开放性适度的探究性问题,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把探究引向深入。
  曾经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上课伊始,我就给学生提供这样一条信息:
  杨老师比方老师大6岁。
  然后设问:看了这条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这个问题,试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引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有关知识。然而,除了部分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之外,大部分学生感到思考没有方向,要让学生自主概括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更是成了镜中花、水中月。究其原因,我们就应该想到,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从研究静态到动态、从具体到抽象的数量关系的转折点,对于学生认知建构而言是质的飞跃。教学过程中,直接对这一信息加以研究,显然不能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耦合,不能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可见,在教学之前,我们不但要了解一下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应该了解一下,哪些知识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够自己解决的,哪些知识经过学生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还有哪些必须经过教师的指导才能够解决的。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教学的起点,设计好探究性问题并以此展开教学。
  在第二次教学中我作了较大调整,先联系生活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悟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在例题教学中通过“你能用一个简洁的式子表示杨老师的年龄吗”、“a+6可以表示什么”、“a可以是哪些数”这三个设问引领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与探究。“你能用一个简洁的式子表示杨老师的年龄吗”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简洁地表示一个数量;“a+6可以表示什么”进一步引领学生体验了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a可以是哪些数”的探究,学生明白了在用字母表示数中字母有一定的取值范围。通过三个问题的引领探究,学生逐步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以及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知识建构顺利而扎实。
  因此,我觉得在设计引领性的探究问题时,既要找准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又要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够引导学生通过个体思考与操作或小组合作与交流顺利完成体验任务。设计时,既要防止由于问题过于宽泛而使学生无从入手,又要防止问题过细而无法体现策略的多样性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联系实际生活,唤醒学生已有体验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主体的间接或直接的生活体验,对学习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题材,运用学生的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解决数学问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下列就是几个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进行设计的题目:
  ⑴学校召开运动会,小东同学以15秒的成绩获得了100米跑的年级冠军。全班同学在高兴之余也有些遗憾,因为明明同学参加600米比赛只拿到了第5名。王伟同学议论说:“小东是我们班的小飞人,跑100米用了15秒,照这样计算,他跑600米只需要1分30秒。如果他参加600米比赛,肯定也是冠军。”你认为王伟同学的议论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⑵上星期六,我们班张仁杰、吴天祺、费明三位同学一起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回来时一起合租了一辆出租车。张仁杰在全程的1/3处下车,吴天祺在全程的2/3处下车,费明在终点下车时共付了23元。吴江的出租车起步价是8元(起步里程3公里),起步里程以外每公里1.5元。你认为他们该怎样分摊车费比较合理?
  ⑶五一期间,商家纷纷降价促销。红红准备买一辆“奇安特”牌山地车,在两家商场内,标价都是860元,其中一家打八八折,而另一家不打折,送一身价值98元的雨衣。你认为哪一家商场的山地车比较便宜,为什么?
  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丰富,也就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在数学学习中,一旦遇到与生活有关的知识或题目,就能在和生活的联系中加深体验。因此,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引进生活活水,唤醒学生体验;要善于寻求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共同处,打开学生的记忆仓库,调动背景知识,以唤醒、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相关的体验。
  三、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儿童的思维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可见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又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由感性到理性,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这,正是体验数学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我门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前,就布置学生收集各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并带到学校里来;在进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时,组织学生课前准备好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木棒,在课堂内开展摆放三角形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新知探究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也是学习的目标之一。通过实际应用,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灵活性,体验到了成功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愉悦之情。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发布时间】2019/5/28 17:35:27
  • 【点击频次】313